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诸解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方: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 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清 ·张锡驹 :

此言发汗吐下而伤其肝气也。若吐若下后,则中气伤矣,中气伤,故心下逆满。《金匮》云:知肝之病,当先传脾。土虚而风木乘之,故气上冲胸,即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是也。起则头眩者,诸风掉眩,皆属于木也。(掉:摇也,即肢体的震颤动摇。)脉沉紧者,肝之脉也。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经脉空虚而风木动摇之象也。此虚肝之气,实脾则肝自愈,故用茯苓白术甘草以补脾,桂枝以助肝。

清·柯琴 :

伤寒初起,正宜发表,吐下非法也。然吐下后不转属太阴,而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阳气内扰也;起则头眩,表阳虚也。若脉浮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今脉沉紧,是为在里,反发汗以攻表,经络更虚,故一身振摇也。

夫诸紧为寒,而指下须当深辨。浮沉俱紧者,伤寒初起之本脉也;浮紧而沉不紧者,中风脉也。若下后,结胸热实而脉沉紧,便不得谓之里寒。此吐下后而气上冲者,更非里寒之脉矣。

盖紧者弦之别名,弦如弓弦,言紧之体,紧如转索,谓弦之用,故弦紧二字可以并称,亦可互见。浮而紧者名弦,是风邪外伤。此沉紧之弦,是木邪内发。观厥阴为病,气上撞心,正可为此症发明也。

吐下后胃中空虚,木邪为患,故君茯苓以清胸中之肺气,而治节出;用桂枝散心下之逆满,而君主安。白术培既伤之胃土,而元气复;佐甘草以调和气血,而营卫以行,头自不眩,身自不摇矣。

若遇粗工,鲜不认为真武病。

清·黄元御 :

吐伤胃阳,则病上逆,浊气冲塞,故心下逆满。阳气浮升而无根,故起则头眩。下泻脾阳,则病下陷,风木抑郁,故脉沉紧。木愈郁而愈升,升发太过,而不得平,故气上冲胸。又复发汗,以亡经中之阳,温气脱泻,木枯风动,于是身体振摇,势如悬旌。

此缘于水旺土湿而风木郁动也,苓桂术甘汤,苓、术泻水,桂枝疏木,而甘草补中也。

丹波元简云 :

《伤寒准绳》曰:凡伤寒头眩者,莫不因汗吐下虚其上焦元气之所致也。眩者,目无常主。头眩者,俗谓头旋眼花是也。《针经》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按:逆满者,上虚而气逆不降,以为中满;气上冲胸者,时时气撞抢于胸胁间也。二证递别。

刘渡舟:

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反用吐下,使中、上焦阳气受伤,形成心脾阳气虚而水气上冲的证候。“心下逆满”,指胃脘部因气上逆而感觉胀满,同时还有“气上冲胸”的感觉。气上冲一证,临床上还可以见到冲至咽喉部而有憋气、窒息之感者。“起则头眩”,是指病人头晕很厉害,只能静卧而不敢起动。造成眩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脾阳虚,清阳之气不足以上养清窍;一是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清阳被水寒之气所冒蔽。“脉沉紧”即沉弦之意。沉主里,又主水病,弦主饮邪,沉弦正是水气为患的脉象。从以上脉证可知,伤寒经吐下后,病已离表,不能再用汗法解表。若再行解表发汗,则可能动伤经脉之气,“发汗则动经”,使阳气更虚,不能荣养筋脉,则“身为振振摇”,即肢体战振摇动,甚则站立不稳而欲仆。治宜温阳健脾,降冲利水之法,轻者用苓桂术甘汤,阳虚者用真武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是苓桂剂群的代表,善治水气上冲,又治痰饮内留等证。方中苓术健脾利水,桂枝甘草补心阳之虚,且桂枝又善降冲逆之气。此方在临床若灵活加减,则十分好用:如痰湿特盛者,可与二陈汤合方使用;眩晕重者,可加泽泻;兼见面热、心烦者,为阳气与水气相搏而有虚热的表现,可加白薇;兼血压高者,可加牛膝、红花、茜草;兼见脉结代者,去白术加五味子;兼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去白术加杏仁,或薏苡仁;兼夜寐惊悸不安者,加龙骨、牡蛎等等。

本方温中降逆,其所治之证以气上冲逆为主。有的注家认为,水邪本属阴,其性沉降,本不应冲逆上乘,而若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等上冲之证,则多与挟肝气上逆有关。桂枝辛温芳香,既可温通心阳,又可舒肝降气,治水气上冲在所必用。本论第29条亦为水饮之证,但其仅见“心下满”,而并非“心下逆满”,因无上冲证候,故方用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可见均属水饮为患,其治,用桂与去桂,关键在于有无上冲之证。

陈慎吾:

“起则头眩”是上虚的现象,上虚则眩,头眩和头晕一般都属于上虚,上面虚才头晕。如果是气血能达到的时候他头不得劲,那是另外一说了,比如充血,另当别论,要是血气太多,不但晕还容易死。本条是邪气上冲,正气不能达。因为水的阻碍,水气上冲,阻碍了正气的循环,上面就气血虚。有水是实证,可是上面气血虚,上面气血虚的原因是因为有水阻碍。“因邪盛而正虚祛其邪”,因为水饮阻碍使上面气血虚,这时候你要不祛水,反补气血,这一补,水饮堵住了。因为邪实、邪盛而正气虚应该祛水、治上冲,用苓桂术甘汤,千万不能发汗,这一条主要就是写这个。

本条是水饮上冲,跟苓桂枣甘汤的“欲作奔豚”有什么区别?

①、部位不同:“欲作奔豚”的水在少腹,苓桂术甘汤的水在心下。

②、苓桂枣甘汤证责之于肾。苓桂术甘汤责之于肝。因为它上冲,虽然脾胃有毛病了,但是木克土,还是肝气上冲。所以很多上冲的毛病中医都责之于肝。

胡希恕:

“若吐、若下”都属于误治。会表不解。如果此时里有停水,非挟气上冲往上犯不可,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里有停水,心下逆满。吐下都伤胃气,胃气虚损,所停之水就往胃上来,因此心下这个部位便觉“逆满”逆是从下往上来。“起则头眩”一动脑袋就要晕,这是胃有停水的一个主要症候。

“脉沉紧”说明里有水饮,水饮入胃,脉大都会现沉象。紧脉也主饮、主痰。脉沉紧是里有寒饮。《金匮要略》:“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治用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能降冲气,加苓术就能利尿。

“发汗则动经”有停水的情况下,发汗就会使得水邪乘虚而入到经脉里去,也就是进入血管,这就是“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是动悸经脉之后的体征。

苓桂术甘汤证的头眩晕得厉害,说明胃内蓄水多。白术健脾胃,用白术效果好的情况是胃里有停水,因为白术利尿作用强。如果胃虽然有炎性病变,却没有水,这种情况下用白术反而有害而无益。白术味苦性温,按照西医的说法,白术含有一种刺激性挥发油,能刺激胃黏膜充血,如果用在发炎的胃上,反而会治坏。

苓桂术甘汤这个方子很常用。临床一般见到头晕,只要没有其他的病变,很多都可以用,尤其是还有心悸的情况。心悸、头晕,或者兼有小便不利的,再加上泽泻就挺好的。如果因为贫血而导致的头晕,并且也有这个方剂的表现,可以合用当归芍药散。苓桂术甘汤合当归芍药散,尤其能治疗女同志的贫血头晕、经血不利。

临床上有个体会,白术不如苍术。古人不分白术、苍术,但后世给分了。我在临床上觉得,苍术要比白术好,白术有点燥。

古人有句话:“怪病当问水”,神经官能症也与停水有很大关系,经常表现为无故眩晕,诸如此类大多都是停水,气上冲,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有恶心的症状就不能用了就是吴茱萸汤证。只要不恶心,这种头晕、心跳,这个方子基本都可以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晕眩的妙方-《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4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
茯苓泽泻汤
坐车晕车开车不晕车合方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为主方治疗低热
“胃痞”——陈皮苓桂术甘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