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要娃满满的幸福感,这样教育准没错!

作者:Cindy

本文由:神奇麻麻在哪里(sqmmznl)

授权发布

  土根快两岁了,有时候我感觉离terrible 2越来越近,或者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开始名目张胆地挑战我们的权威了。

 

  那天饭吃了一半,从餐椅上站了起来,故意朝我和他爸挥挥手,看着我们有啥反映。他爸让他坐下,他就嘿嘿一笑,站得更高了,差点要从餐椅上晃下来。


常常喜欢从餐椅上站起来的土根


  我和土根爸一起喝令他坐下,他竟然把勺子扔了过来。这分明寻衅滋事战事升级啊。土根爸直接上前把他摁回座椅里,还打了一下他扔勺子的手。


  土根一下子想哭,但憋住了,随后低下头去脸涨得通红,好一会儿都没抬起头来。


  我觉得奇怪,咋没声儿了,仔细去看他表情,他竟然把手伸进喉咙欲作呕吐状……


  真的把我惊到了,这娃是怎么了,竟然搞自虐!不会是他爸打过分了伤到了自尊,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会不会影响安全感和日后的心理发育啊……脑海中已经自动播放土根青春期离经叛道离家出走的视频了。


  我和他爸面面相觑,他爸说,我就轻轻打了一下,不至于吧。


  我赶紧去逗逗土根,摸摸他的手,没想到他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好家伙,跟我演戏,戏精你赢了!


  但是土根手指伸喉咙去催吐这样的行为还是让我很不安,什么不学学自虐……我跟土根爸说,改天去问问土根的医生吧,为啥这么小的孩子会自虐。


01


  医生说:孩子自虐的方法有很多,

手指伸喉咙没啥大不了


  土根自从上了托儿所,他的私人意大利医生从以前几个月见一次,变成一个月得见几次,不过也给了我请教问题的机会。


  我跟医生说了土根自虐的事,土根爸还演示了他是怎么打的(估计也是怕自己打重了,哈哈),医生都看笑了,她说,孩子自虐太正常了,只是他是手指伸进喉咙里去,别的孩子是撞地撞墙满地撒泼,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父母。但这时候如果父母怂了,马上态度转变去安慰孩子,就让孩子得逞了。



  接下来,医生说了一句话让我惊醒,她说:


  在孩子3岁前,父母必须是孩子的权威,否则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会因为失去规则意识而没有安全感。


  这真的让我醍醐灌顶,但同时也感到一些疑惑,我们一直在说,3岁前要给足娃爱和及时回应,否则娃会缺乏安全感;这边又要同时表现父母的权威,不然娃又会缺乏安全感,这是矛盾吗?父母会精分吗?怎么都缺乏安全感,这娃也太难搞了吧……


02


为什么3岁前尤其要表明父母的权威?

为什么缺失了权威反而会失去安全感?


  孩子在刚出生时,他以为和妈妈是一体的,当妈妈无法满足他时,他大声哭闹,妈妈必须为他服务,世界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这也无可厚非,宝宝自己无法独立生存,我们也要给足耐心和爱。


  这种“为我独尊”的意识一直到2岁的时候发展到极致,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自主意识变得更强,必须“我”来支配一切(可怕的T2,有些孩子可能一岁半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3岁)。


  这时候父母的角色就要从“服务者”转向“权威者”了,宝宝要开始明白,父母不是由他支配的,世界也不是围着他转的,“我”不过是沧海一粟,才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我和父母之间原来也是有边界的呀!”



  医生说,“树立权威”和“及时满足”之间,并不矛盾,他们是共同作用的关系,你必须在爱孩子的同时,让他明白独立自主和为所欲为并不是一回事。


  成人都知道,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如果父母从小没有给孩子树立规则和边界感(溺爱或者全然不管),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以为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但想象一下,孩子长大以后没有可依赖的规则,遇到问题没有可信赖的(有规则意识的)人为榜样,他的行为找不到正确的参照,迟早会被社会教育;他的心是孤独的,漂泊而无处可依。



  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搏击俱乐部》,里面布拉德皮特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规则意识的人,本来以为他会因为这种无所畏惧的自由感到狂喜,可是他却无比孤独并走向了毁灭。



电影《搏击俱乐部》片段


  著名的心理学著作《孩子挑战》一书里也写道:清晰和明确的界限,能给人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


  规则和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最大用处,就是节省他做判断的成本,什么事儿可以做,什么事儿不可以做,心中有了坚定的观念,对于他将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是父母教给他最好的一课。


03


需要精分吗?

如何一边保持权威一边爱意满满?


  意识里认为娃在3岁前要给足爱和安全感,所以当土根自虐时,我一下子就心软下来乱了阵脚,差点就从“权威者”的角色又退化成了“服务者”,生怕他因为我的“权威”而失去安全感。现在有医生的这番话,我在原则性问题上的坚持就更坦然而轻松了。


  我记得当年在意大利留学时,去我的同学家做客,这是一个意大利女孩,她的父母看上去非常nice又开明。女孩悄悄跟我说,别看他们很nice,其实以前对她管教很严,因为大部分意大利的父母对孩子都相对自由,所以当初没少为这个和父母吵架。但是现在她非常感谢她的父母对她的管教,让她获得了很好的教育,很多她当年的朋友现在都“迷茫而不知未来”。(意大利的就业率很低,年轻人如果不努力读好的学校,很难找到工作)


  现在想来,她的父母很好地贯彻了一种“严格但却温暖人心的教育风格”。这种教育风格符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的一个著名理论,就是从“响应程度”“要求是否严格”为两个维度,来研究怎样的孩子最幸福,最后发现,只有一种情况能造出幸福的孩子:权威型的父母。


要区分“权威型”和“独裁型”父母哦(图片来自《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权威型的父母不只是有权威、严格要求,同时是积极响应,及时满足,善于表达爱。(独裁型父母是过于严苛,而忽略了情感)


也不要做溺爱型和忽略型父母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温柔地坚持”,就是这个道理。这无论对于大孩子还是3岁以前的宝宝都是适用的。

04


但也不能限制太多,

只有原则性问题要坚定say no!


  医生在跟我说一定要坚持“权威”后,也补充了一句,这不是说要时时限制孩子,事事表示权威,什么都对他说no, 而是在涉及孩子安全、涉及公共意识等原则性问题上不能手软。(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条,就是极度触及情绪底线,毕竟人无完人,孩子的行为再天真可爱有时候也会让人抓狂)



  2岁的宝宝,智力还没跟上身体的发育,父母在安全等原则性问题上一定要帮助他分清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可是孩子不听啊。”我说回土根最开始的情况,让他从餐椅上下来完全当耳旁风。


  “这就需要父母的坚定和耐心了,可能一开始他仍旧以哭闹或自虐来表达不满,但是父母就是要一以贯之自己的立场。你不必生气,也用不着吼,直接把他抱下来,然后郑重其事地握住他的手,说不可以,这样会有危险。




  “那实在不听话可以打吗?会留下心理阴影吗?”我补充问。


  “打一打也没啥,但其实是没用——因为你说什么孩子真的都明白。”


  和医生的这次聊天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都“绝不姑息”了,虽然娃还是常常重复犯错,但有一次土根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和他爸一瞪眼睛,土根就乖乖坐了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其当奴隶爸妈,真特么不如不生
没有早教班的意大利娃,周末有点“无聊”,却多了这四个字的美好!
可怕的两岁T2背后居然藏着这个奥秘,影响未来30年啊!
2岁叛逆期宝宝撒泼哭闹怎么办?从1到9轻松搞定
6A教育理念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庭关系是首因!你给对孩子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