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题 选择题——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 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盐分上升

C. 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D. 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 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光照强

B. 温差大

C. 天气炎热

D. 多大风天气

3.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 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

B. 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D. 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地表土盐碱化

【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掌握突然次生盐碱化形成的原因。

1题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小,地上生物根系不吸收盐分,A错;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B对;甘肃降水量较少,淋溶作用不强,C错;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盐分增加,D错。

2题详解】

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7月份天气炎热,水气蒸发量大,表层盐度增加很大,选择C。

3题详解】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增加绿色覆盖密度,不是防风固沙,A错;不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B错;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但不是生态效益,C错;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蒸发量,减轻表土盐碱化,D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题】(1692)河套平原灌区土壤表层盐分的月份分配
【地理热点】从河北春灌供水看春旱与土壤次生盐碱化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很头疼,这里有妙招!【蔬菜卫士报 805】
蔬菜保护地如何防止盐渍化?查清原因,6项措施综合防治效果好
“土壤医生”破解农田“营养过剩”难题!
【每日一题】(050)台田与盐碱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