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例题讲解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典例1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老虎沟流域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的上游,老虎沟流域面积为36.2 km2,老虎沟12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型冰川,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明显。下表示意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年变化率情况。

年份

面积/km2

面积变化/km2

面积年变化率/%

1957

54.320



1994

52.949

1.371

0.066

1999

50.758

2.191

0.672

2006

48.972

1.786

0.411

2009

48.024

0.948

0.436

请分析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变化的特点和可能原因。

答案 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19571994年间变化较小,90年代以来变化较大。其中,19941999年间变化最大,1999年以后冰川面积减小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冰川总面积总体减小的原因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描述?

答案 分时间段描述冰川的面积变化。

典例2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案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二、跟踪训练

1.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一)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形态、地势和分布格局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图二)的地形特征。

(3)结合图一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解析:(1)读图,根据等值线分布原则可知,甲地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洋较远,加之受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读图可知,图中山脉走向和分布可知其地形特征。

3)伊犁河谷成为湿岛的原因应从地形、盛行风、水汽来源、冰雪消融等方面来分析。向西开敞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比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

答案:(1)。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

(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2分),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盆地)相间的分布格局。

(3)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2分)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从而成为西域湿岛”。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岛被誉为椰岛,文昌椰子产量占全海南岛一半还多。洋流是椰树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成熟的椰果掉落到海滩上或海水里,被暖湿的洋流载到适合的环境,就生根发芽,繁衍成林。椰树喜光耐盐,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高温湿热、年均温24度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的环境下。

材料二:海南岛本地椰树品种是经过漫长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海南本地高”,但跟东南亚优良椰种相比,具有挂果晚、产量低的缺点。近年有人直接从东南亚引进优良品种栽种,却没有成功。

材料三:海南岛气温、降水、台风频次、椰树种植等资料(下图)

1)简述海南岛台风频次的分布特征。

2)分析椰树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部而不是西部的原因。

3)简析海南岛栽种东南亚优良品种却没有成功的原因。

【解析】(1)分布特征要说明变化的规律和地区分布的差异。读材料三海南岛台风频次图分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海南岛台风频次分布不均,从东或东南往西或西北次数逐渐减少。文昌、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2)读海南岛椰树种植分布图分析,海南东部地区椰树种植面积大,西部小。根据海南岛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更加丰富。暖湿洋流和台风为东部地区增加了更多降水。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图,该地一、七月均温分布表明,东部地区受冬季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年平均温度高,冬夏温差小,更适宜椰树生长。洋流携带椰果到达海南东部,种植历史悠久。

3)根据材料,椰树适宜生长在高温湿热、年均温24度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的环境下。海南跟东南亚相比,纬度更高,结合材料三图可以看到,海南的温度较低。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受台风影响大。自然条件与东南亚有明显差异,所以椰树品种没有经过改良,直接载种,不易成功。

【答案】(1)分布不均;从东(南)往西(北)影响次数减少;文昌、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2)海南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大,降水更加丰富;暖湿洋流和台风为东部地区增加了更多降水;中部山地的阻挡使东部地区受冬季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年平均温度高,四季温差小;洋流携带椰果到达海南东部,种植历史悠久。

3)海南跟东南亚相比,纬度更高,温度较低;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受台风影响大;椰树品种没有经过改良,直接载种,不易成功。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地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图中左图为陕西省水系与干燥度分布图。

材料二:陕西省原煤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和5%.图5中右图为2000年至2010年陕西省煤炭转换变化图。

(1)根据图示指出陕西省34゜ N以北地区地势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图示分析陕西省干燥度的空间特征及形成原因。

(3)结合陕西省的位置,比较该省南部与北部地区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差异。

(4)陕西将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

 (1)地势整体上西(北)高东(南)低。理由是河流几乎都自西(北)向东(南)流。

(2)由南向北干燥度愈来愈大。原因:受秦岭阻挡,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愈来愈小),降水量逐渐减少;愈向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大风天气越多,蒸发愈强;愈向北,植被覆盖率愈低,蒸发更旺盛。

(3)北部:位于秦岭以北,旱地农业为主,作物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谷子).。

南部:位于秦岭以南,水田农业(立体农业)为主,作物一年两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4)赞同。理由: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主要地位,市场需求量大;该省是我国的煤炭储量和生产大省,(紧邻京津唐地区,距沪宁杭地区近),能源的区位优势明显;大力发展火电可以缓减煤炭外运压力;围绕发电和炼焦等产业,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并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其最终目的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不赞同。理由:加大煤炭转换将带动原煤开采量增加,会进一步使当地(生物、土壤、河湖等)生态环境恶化;次生灾害加剧;火力发电和炼焦业需要大量淡水,而当地水资源缺乏;火力发电和炼焦过程中将产生三废,污染环境;尤其是集中炼焦和发电,致使污染物相对集中,对当地危害性更大;加大煤炭的转化,可能抑制其它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

1)由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河流几乎都自西(北)向东(南)流,可以推断陕西省34°N以北地区地势整体上西(北)高东(南)低。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陕西省由南向北干燥度愈来愈大。陕西省南部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干燥度较低,北部受秦岭阻挡,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愈来愈小,降水量逐渐减少,愈向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大风天气越多,蒸发越强烈,而且愈向北,植被覆盖率愈低,蒸发更旺盛,空气湿度更小,所以陕西省干燥度由南向北愈来愈大。

3)北部位于秦岭以北,大面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农业生产以旱地农业为主,作物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谷子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南部位于秦岭以南,水田农业和立体农业为主,大部分地区作物一年两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既有利也有弊,所以在答题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从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主要地位,市场需求量大,陕西省是我国的煤炭储量和生产大省,从位置来看虽然紧邻京津唐地区,距沪宁杭地区较近,能源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由于该省位于黄土高原,东有太行山阻挡,西、南有黄河阻隔,运输压力较大,而大力发展火电可以缓减煤炭外运压力,围绕发电和炼焦等产业,能够延长产业链,使能源得到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最终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以赞同其大力发展煤炭的转换。但是加大煤炭转换将带动原煤开采量增加,会进一步使当地生物、土壤、河湖等生态环境恶化,次生灾害加剧,并且火力发电和炼焦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淡水,而当地水资源缺乏,不能满足火力发电和炼焦过程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且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三废,污染环境,尤其是集中炼焦和发电,致使污染物相对集中,对当地危害性更大,而且加大煤炭的转化,可能抑制其它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所以不赞同陕西省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能源资源的开发。

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 200米以上,沼泽和湖泊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 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区域内降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A地降水最多的成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条件。

(3)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物种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分布不均;总体西南多于东北 ,中间多于西北、东南两侧;A地附近最多。距海较近;外宽内窄的山谷地形;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了大量地形雨。

2)夏季气温不高,作物生长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少等。

3)生物物种宝库的理由:该峡谷水热充足,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生物资源种类多。

地质博物馆的理由:峡谷相对高度大,两侧垂直岩层多;位于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附近),岩石及地质构造种类多。

【解析】

(1)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方式来描述即可;注意图中孟加拉湾,体现了海陆位置的影响;等降水量线弯曲主要受地形的影响。读图,图中1000mm等年降水量线所围区域内降水量分布不均,总体上西南多于东北,中间多于西北、东南两侧。A地附近降水量最多。A地距海较近,位于外宽内窄的山谷地形,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了大量地形雨。所以A地附近降水量最多。

(2)农产品品质优,一般从有机质积累多(生长期长、海拔高、光照充足导致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以及病虫害少、污染少等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夏季气温不高,作物生长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少等。所以作物品质优良。

(3)注意要回答两个问题,生物物种多一般从热量差异大角度分析;“地质博物馆”要分析岩石和地质构造多且可见。

5.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柑橘历史最早的国家,柑橘品种多样,被称为世界柑橘资源的宝库。近年来,我国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柑橘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图。

材料二 我国柑橘成熟期分布。

(1)根据材料一,说出柑橘优势规划区域中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2)甲、乙两区域纬度位置相近,但甲区域是柑橘优势产区,乙区域柑橘产量却较小,从气候和地形角度推测其原因。

(3)简述我国柑橘成熟期的特点,并说明其对柑橘销售的影响。

(4)分析我国柑橘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

答案 (1)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2)气候:甲区域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受冷空气影响范围较乙区域小,柑橘冻害少。地形:甲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宜种植柑橘;乙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3)特点:我国柑橘的成熟期较为集中,主要在秋冬季节,其他季节较少。影响:会导致市场销售期集中在秋冬季节,售价低,春夏季节柑橘供应不足。

(4)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柑橘种类多样,物种资源丰富;我国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低山丘陵广布)适宜种植柑橘的面积大;我国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柑橘生产成本较低。

6.图甲中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区,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渭北黄土高原区是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区适宜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

(3)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据图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出“绿色”苹果?

(4)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

答案 (1)渭北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500 mm,虽光照、热量比较充足,但降水不足和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的种植。

(2)①渭北黄土高原区海拔较高,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②土层深厚,土壤的矿物养分与微量元素含量高;③远离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清洁;④地广人稀,土地辽阔。

(3)该生产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农药与化肥对果品质量的损害。

(4)果树与三叶草、青草间种,草木结合,增加了植被的覆盖率,发挥了植被的生态效能。

解析 第(1)题,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区位因素是气候、土壤、灌溉水源和地形等。图甲显示,渭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由此判断流经这里的河流水量小和地下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因此制约渭北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应是降水和灌溉水源。第(2)题,影响苹果果品质量的自然条件有光照、气温、土壤肥力、空气与水源质量等。第(3)题,从图乙可知,该生产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农药与化肥对果品质量的损害。第(4)题,从图乙可知,果树是与三叶草、青草间种的,草木结合,增加了植被的覆盖率,发挥了植被的生态效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南岛西部的“热带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南阳盆地
2011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3)大气
【地理吉尼斯】中国雨极—火烧寮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