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久不衰,琳琅满目的盏托
盏托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
可以说,盏托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小型的“古人饮茶习俗史”。透过这小小的盏托,便能一窥千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宋人有趣的爱好和风俗。
什么是盏托?
盏托起源何时?
盏托,顾名思义,即托承盏的器物。
宋代 漆艺嵌螺钿盏托
盏托是茶具的一种,与盏配套使用,在宋代较为流行。
关于盏托起源,唐李匡乂(约806年~?)在《资暇集·茶托子》一文中记载:
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手。取碟子承之。既啜。杯倾。乃以蜡环碟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工以漆环代蜡。宁善之。为制名。遂行于世。其后传者。更环其底。以为百状焉。
可见盏托最初是为了防止烫手而设计的。
宋代僧家使用盏与茶托品饮茶
至于盏托的出现年代,宋代程大昌(1123年-1195年)《演繁露·托子》:
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
而根据考古出土的情况,江西吉水东吴墓(墓葬年代追溯至三国东吴晚期,距今1700多年)出土文物中就有包括盏托在内的一套青瓷器。
江西吉水东吴墓
出土的包含盏托的一套青瓷器
也就是说,盏托最早在三国东吴时期,便已经出现了。考古资料进一步表明,盏托的雏形为耳杯与托盘。
西晋越窑青瓷杯盘
唐代盏托的特点——雍容饱满,因佛教盛行,特别喜欢花形盏托
东汉时期托盘普遍较大,一盘可以放置四到六只耳杯。之后托盘面积逐渐缩小,到东晋时期,一盘常放一两只耳杯。
越窑青瓷点彩耳杯托盘
其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托盘由斜直壁形改为内弧壁形,后来为了固定出现了直口深腹假圈足盏,从此盏托取代了托盘和耳杯。
南朝时期,盏托大量生产,成为了当时的饮茶、饮酒的器具,盛行于江浙闽一带并向北方传播。
盏托历经南北、唐、宋、元、明数朝,在这期间也产生了诸多变化,每个时期各有其特点,下文将逐一分析。
两晋、南北朝盏托的特点
古朴厚重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盏托大多为圆盘式的托盘,托心向下凹陷,圈足较矮,盏与托连为一体,整体造型古朴厚重。
德清窑黑釉盏托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
瓯窑青瓷盏托
南朝梁 天监九年(510年)砖室墓出土
南朝青釉莲瓣纹盏、盏托
2016年秋 香港佳士得拍卖
唐代盏托的特点
雍容饱满,因佛教盛行
特别喜欢花形盏托
盏托在唐代很流行,唐代的盏托,相较于南北朝,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雍容饱满的特点。
由于唐代佛教文化兴盛,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盏托出现了荷叶、莲瓣、海棠花等造型。
五代 白釉带托花口盏托
中晚唐流行的盏托款式基本固定,主要有五瓣梅花式、五瓣花口凸筋式以及圆盏,定窑中有不少此类佳品。
唐代金属盏托
唐白釉盏托
1985年河北省临城县东街砖厂刘府君墓出土,现藏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高5.6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4厘米
中晚唐流行的盏托款式基本固定,主要有五瓣梅花式、五瓣花口凸筋式以及圆盏,定窑中有不少此类佳品。
唐代 定窑五瓣梅花盏托
宋代的盏托特点
秀丽挺拔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茶事繁荣,各大窑口林立,瓷器高度繁荣,盏托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盏托的设计更加精巧实用,造型更加秀丽挺拔,釉色和装饰更具有别致柔美,其样式种类也更加多样。
器形上,宋代盏托相对于前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宋前中期的盏托,圈足较矮,托心内凹,腹部齐整平直,柔美的线条勾勒出饱满的轮廓,远近皆美。
北宋晚期,圈足逐渐加高,并呈现出外撇的倾向,看上去更加挺拔秀丽。
南宋中早期,圈足又回调到原先较为低矮的样式,盘沿几近平直,杯托也改为矮圆球腹部。
南宋晚期,盏托无明显特色,从那之后逐渐没落。
宋代出土的盏托数量位列历代之首,从中选取几只欣赏。
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瓣式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宋代 官窑青釉盏托
高5.7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6.7厘米
宋代 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
高6.5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8.2厘米
北宋 钧窑天蓝釉盏托
高5.6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4厘米
北宋 定窑柿釉茶盏托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宋 青白瓷六孔连杯盏托
南宋 扣银描金黑漆托盏
1998年故县黄涣墓出土
南宋漆托盏
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出土
现藏常州博物馆
宋代的盏托,都是由盏与托两件组合而成。在各种盏和托的搭配中,尤其要说到建盏与盏托的“黄金组合”。
盏与托,相得映彰。可以说,建盏这个黑釉瓷,是个盏托的百搭。盏托衬得盏更为有气质,而盏使得盏托更为精美,什么材质的盏托与建盏最为相配呢?下次再讲解。
宋代 建窑兔毫束口盏及盏托
2021年北京保利约1750万人民币拍卖
南宋建窑曜变盏及盏托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
南宋建窑油滴盏 及唐花唐草文螺钿台
德川美术馆藏
宋代 建窑油滴盏及盏托
根津美术馆藏
南宋 建窑油滴盏及盏托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盏托细节图1
南宋 建窑曜变盏及盏托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南宋 建窑油滴盏及盏托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建窑兔毫束口盏及盏托
林原美术馆藏
南宋建窑盏及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盏托细节图1
盏托细节图2
金、元、明、清的盏托:
元代以降,斗茶之风消散,冲饮散茶成为主流。
明代朱元璋一道“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的圣旨,废进团茶和饼茶,改为散茶。饮茶方式的改变,也促使了饮茶器具的更替。盖碗兴起,宋盏逐渐式微。
翠盖碗,清
通高8厘米,口径11.6厘米
作为与盏配套的器具,盏托历经金、元、明、清诸朝,实用性逐渐削弱,慢慢成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并最终淡出大众的视野。
这几个时期的盏托,放在一起展示。
金代的盏托
金代 山西窑口黑釉鹧鸪斑盏托
元代的盏托
元 耀州黑釉盏及盏托
明代的盏托
明代永乐 剔红云凤纹盏托,高9厘米,口径9.7厘米
盘径16.9厘米,足径8.4厘米
明 朱漆戗金花卉纹盏托
清代的盏托
清乾隆 紫檀螭龙双耳杯盏托
明末清初 掐丝珐琅螭寿纹葵瓣式盏托
清代乾隆玉雕杯盏托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纵观历朝的盏托,不由得让人感慨:还是宋代盏托颜值高。
宋代盏托造型典雅,设计简洁,处处流露出一种文人秀气,自然天成。
此外,宋代的盏托与盏、深浅搭配合理协调,整体色调以素雅简朴为上。这种素雅简朴,符合宋人大雅无华,崇质尚理的艺术品味。
当然,宋代盏托的设计在注重“超高颜值”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总而言之,宋代盏托是极具颜值的“实力派”,美誉加身,当之无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2图欣赏中国历代盏托,实用与美观并存
品评历代盏托
茶酒两生花————台盏与盏托
埏埴志 | 浮海升仙:宋元“惊喜盏”
(十)广学天下名窑的典范
视觉盛宴,一代传奇!预测今年临宇山人收藏又会拍出怎样的价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