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簠 隶书《诗轴欣赏》
隶书剑南诗轴,纸本,纵104cm,横5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录七言诗一首,末识:“劍南詩庚午春歸日書,谷口鄭簠。”下钤“鄭簠之印”、“脈望樓”印二方,首钤“酒原泉處福長”印。右下角钤“伊秉綬印”。“庚午”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郑簠时年68岁。
此轴书法用笔厚重,结字稍扁。郑簠隶书到晚年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在用笔上少了一些轻灵飘逸而增加了沉实厚重的气息,特别是一些出挑的用笔变化较大,结字也更加紧凑,在汉隶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反映了郑簠弥老弥坚的艺术追求。此轴曾藏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处,伊氏也为隶书名家。
隶书五律册页,纸本。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清方朔《枕经台题跋.曹仕碑跋》云:“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史晨碑跋》云:“本朝习此体者甚众,而天分与学力俱至,则推上郑汝器,同邑邓顽伯。汝器戈撇参以《曹全碑》故沈著而兼飞舞。”可见郑谷口是偏爱汉碑《曹全》及《史晨》两种,他可以移步换形,化为烟云。沈著而兼飞舞,却很适切地概括了郑簠那种飘飘然如羽化登仙,錚錚然似曲音升华。皆是师古人而能消化成自已的血肉的很好的例子。但这不是一蹴可及的,清张在辛《隶法锁言》曰:“作字正襟危坐,肃然以恭,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迟,敬慎为之。”这当然是指的书学的基础,要有点滴的累积,辛勤的耕耘。最重要的是诚心笃实,持敬为之。
郑簠的这件隶书五言诗,大体都和史家所评类同,但它却多了点媚态,表现在收尾的波磔裹,笔长意远,像长袖善舞,面貌姣好的女子,轻轻一挥便飘进了曹全登上了史晨,把汉碑的两种石刻碑美的极致即刻化成历史的烟和云。(文/李肃錕)
陶渊明诗一首,纸本,录陶渊明《移居》诗一首。
释文: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诗轴,隶书,纸本。
录陶渊明《时运》诗第三首,诗云:“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谢灵运诗轴,纸本。纵200.2厘米,横98.8厘米。
录谢灵运诗《石室山》一首,诗云:“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垌郊。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作者时年六十七岁。清初号“实庵”者有二,一为巴陵人黄秀,字君实,康熙进士,官至山东道御史,尚朴学;另一为安丘人曹贞吉,字升元,亦为康熙进士,官礼部郎中,擅诗。题中所称或为其中一人。 此轴书法虽以《曹全碑》为宗,但去其俏丽而略增雄浑之气,用笔较为粗放,逾规越矩,别具风采,是其晚年佳作。
李白诗一首,隶书,纸本。
郑簠《隶书七律条幅》,绢本。纵167.5厘米、横47.5厘米。西泠印社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郑簠_隶书欣赏
清代隶书第一人 郑簠 墨宝欣赏
飘逸奇宕的“草隶”书家--郑簠
王时敏《隶书陶渊明诗轴》纸本隶书
在清代能把隶书玩成这样便是高手
清代 郑簠《陶渊明诗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