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6
1、嵌绿松石金耳环
明永乐十九年
长5.1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夫人墓出土
耳环用金丝扭成三角形,三角形顶端再用金丝绕成一螺旋形小圆饼,其上饰一菱形绿松石,三角形两腰各穿一六瓣花形绿松石。
从目前南京地区明墓所出土的资料看,这种耳环在明初一段时期极为流行。
2、嵌绿松石金耳环
明永乐十六年
长5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夫人墓出土
耳环用金丝扭成三角形,三角形顶端再用金丝绕成一螺旋形小圆饼,其上饰一菱形绿松石,三角形腰部则用金丝绕成半圆形。
3、嵌绿松石金耳环
明正统四年
长 4.7厘米
南京江宁殷巷沐晟墓出土
耳环用金丝扭成三角形,三角形顶端再用金丝绕成一螺旋形小圆饼,其上饰一菱形绿松石,三角形两腰再用金丝绕成半圆形。
4、葫芦形金耳环
长 5.5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铁心桥出土
耳环上部用金丝绕成螺旋形,下接一葫芦形。
5、兔纹金耳环
长 1.5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邓府山出土
耳环为一如意云形,其上用錾刻工艺刻划出兔纹。
6、圆钉头金耳环
长 1.5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邓府山王克英夫人墓出土
耳环锤打成颗粒状,因形状与丁香花相类,故亦名"耳丁香"。使用时附缀于耳垂,通常用于常服,为明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耳饰。
7、金耳环
长 2.4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安德 门纬八路出土
耳环呈上端较细、下端较粗的"S"形。
8、金耳环
明长3.7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曹国山出土
整个耳环造型为"S"形。其下部为竹节形,末端用金丝盘绕。
9、葫芦形金耳环
长6.2 厘米 宽 1.7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尧化门出土
耳环采用锤镍工艺制成十棱形空心葫芦状。
10、花卉纹金耳环
直径 2.4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环形。在锤打成扁平的金片上采用錾刻工艺刻出花卉纹。
11、菊花纹金耳环
长2.8厘米
南京江宁龙都出土
耳环采用锤镍、錾刻工艺制作成一朵扁菊花。
12、九珠花形金耳环
直径 3.3 厘米
南京光华门出土
采用锤镍工艺制成花托,上为九个相连的花蕊。
13、金耳环
直径 2-2.4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用金丝绕成环形。
14、兽面纹金耳环
直径 2.6 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一端作长条状绕成环形,上錾刻一简易铺首纹。
15、玉耳环
直径 2.5厘米南京武定门外出土
白玉。环形。其上镂雕钱纹、形字纹及花草纹。
16、鸳荷纹金栉背
长9.6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长岗村出土
金栉背是明代贵族妇女所用木梳或木篦背上的镶嵌物。木梳或木篦已不存,现只剩金质栉背。呈拱形,其上锤镍、錾刻荷叶、荷花、鸳鸯纹,并用荷梗缠绕。鸳鸯比喻夫妻恩爱,是明朝人喜用的装饰题材之一。
17、鸳荷纹金栉背
长9.6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长岗村出土
金栉背是明代贵族妇女所用木梳或木篦背上的镶嵌物。木梳或木篦已不存,现只剩金质栉背。呈拱形,其上锤镍、錾刻荷叶、荷花、鸳鸯纹,并用荷梗缠绕。鸳鸯比喻夫妻恩爱,是明朝人喜用的装饰题材之一。
18、花卉纹金栉背
长9厘米
南京中央门外回家山出土
金栉背呈拱形,在锤镍的金片上,平錾细珠纹作地,其上錾刻梅花、扁菊花、牡丹花、莲花、芍药一组四季花卉纹,两端各錾刻一朵如意云纹。金栉背是镶嵌在贵族妇女所用木梳或木篦的背上,既可实用,又可用来插在发警上作妆饰之用。
19、竹节纹金栉背
长8.5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母墓出土
金栉背呈拱形,其上等距离錾刻竹节纹,计十八节。这件饰物以清新高雅的竹为原型,简洁大方,独具匠心。
20、牡丹莲纹金钏
明正德十二年
直径 7.2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铺夫人墓出土
金钏为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臂饰。此钏用扁金盘成七圈,每圈用四道金丝相连,上下两头左右可以活动,以便松紧,末尾一头以金丝相缠,另一头扁金上平錾梅花、芍药、荷花、牡丹、菊花等四季花卉,并以缠枝叶相勾连。金钏在我国唐代贵族妇女中已流行使用,但在历代墓葬中很少出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10)
中国古代饰品赏析[61P] - 【写作素材】 - 小说吧论坛
明·徐俌夫妇墓出土部分文物
【收藏鉴赏】世界顶级绿松石首饰,原来这么美
古代耳饰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每天老照片】-2万-790-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南京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