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志异《侯静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侯静山》原文
高少宰念东先生云[1]:“崇祯间[2],有猴仙,号静山。托神于河间 之叟[3],与人谈诗文,决休咎[4],娓娓不倦。以肴核置案上[5],啖饮狼藉, 但不能见之耳。”时先生祖寝疾[6]。或致书云:“侯静山,百年人也[7],不可不晤。”遂以仆马往招叟。叟至经日,仙犹未来。焚香祠之。忽闻屋上 大声叹赞曰:“好人家!”众惊顾。俄檐间又言之。叟起曰:“大仙至矣。” 群从叟岸帻出迎[8]。又闻作拱致声[9]。既入室,遂大笑纵谈。时少宰兄 弟尚诸生[10],方人闱归[11]。仙言:“二公闱卷亦佳[12];但经不熟[13], 再须勤勉,云路亦不远矣[14]。”二公敬问祖病,曰,“生死事大,其理难 明。”因共知其不祥。无何,太先生谢世[15]。旧有猴人,弄猴于村。猴断 锁而逸,不可追,入山中。数十年,人犹见之。其走飘忽,见人则窜。后渐 入村中,窃食果饵,人皆莫之见。一日,为村人所睹,逐诸野,射而杀之。 而猴之鬼竟不自知其死也,但觉身轻如叶,一息百里[16]。遂往依河间叟。 曰:“汝能奉我,我为汝致富。”因自号静山云。
[1]高少宰:指高珩。高珩号念东。少宰,对吏部的别称,高珩曾任吏部侍郎,故称其为“少宰”。详见《上仙》注。
[2]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托神:迷信所说的神灵托附人身,显示灵异。河间:今河北省河 间县。
[4]休咎:吉凶。
[5]肴核:指肉类、果类食品。
[6]寝疾:卧病。
[7]百年人:年老有道之人。
[8]岸帻(zé啧):巾高露额。岸,露额曰岸。帻,头巾。
[9]拱致:拱手致意。
[10]少宰兄弟:指珩及其兄高玮、弟高■。高玮、高珩以崇祯己卯(崇 祯十二年)年同中乡试。见乾隆《淄川县志》卷六。在诸兄弟中,玮、珩中 乡试最早。所云“时少宰兄弟尚诸生”,时间当在玮、珩中乡试之前。
[11]人闱(wéi 违)归:指参加乡试回来。
[12]二公:指高玮、高珩。
[13]经:指儒家的“五经”。
[14]云路:直上青云之路,喻仕途。
[15]太先生:指高念东祖父。太,对上辈的尊称。
[16]一息:呼吸之间,极言时间短暂。
聊斋志异《侯静山》翻译
吏部侍郎高念东先生说:“明朝崇祯年间,出了个猴仙,号叫静山。它的神灵托附在河间县的一个老人身上,能和别人谈论诗文,判断吉凶,讲起话来娓娓动听,不感到疲倦。如将肉类、果类食品放到桌子上,猴仙便吃得一片狼藉,只是不能见到他。”那时先生的祖父卧病在床,有人来信说:“侯静山,是个年老有道的人,不能不见见他。”于是高家便派仆人骑马去河间县请那个老人。这老人来到一整天了,而猴仙还没有来到,便烧香祭祀。忽然听到屋上大声赞叹说:“这真是家好人家!”众人惊讶地看去,又听屋檐上还这样说。河间老人站起来说:“大仙到了。”众人便跟着老人整理衣帽出去迎接,又听到拱手致意的声音。随后走进房内,大笑放声言谈。当时高侍郎的兄弟还是秀才,刚刚参加乡试回来。大仙说:“二公考得好,不过《五经》不熟悉,还需要努力,飞黄腾达之时不远了。”高公兄弟听完后很恭敬地询问祖父的病情,大仙说:“生死是件大事,其中的道理很难讲清楚。”于是都知道病人有不祥之兆。不久,先生的祖父就去世了。
起初有个耍猴子的人,到村子里去耍猴子。猴子把锁着它的铁链弄断逃跑了,没有追上,它便跑进了山里。过了几十年,人们仍然能见到。它走起来像飞一样,看到人就躲藏。后来渐渐跑进村里偷吃果饼,可村里的人都看不见。有一天,村里的人发现了它,跟着追到野外,用箭把它射死了。但是猴子的灵魂居然不知道自己死了,只觉得身子像树叶一样轻,瞬间就能走百里路;于是去依附河间老人,说:“你能敬奉我,我就让你发家致富。”于是自号叫静山。
湖南长沙有个猴子,脖子上系着条金链子,曾经往来于士大夫家。见到它的人必定会有喜庆幸运之事。给它果子,它也吃。但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它到哪里去。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说:“我小时候好像见到它链子上有个牌子,上面有明代藩王官府的识记。”想来这猴子也成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志异》侯静山
聊斋之齐天大圣的往事
侯静山
白话聊斋——鄱阳神,骂鸭,侯静山,钱流,(附原文)
蒲松龄年谱
《聊斋志异》(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