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脂肪”、“坏脂肪”,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摄入脂肪?


编者按


脂肪作为人体三大能量营养素之一,对人体的功能非常重要。在传统的认识中,脂肪往往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但不同类型的脂肪对健康的影响有所差异。对于糖尿病患者,日常摄入脂肪有什么讲究?如何选择合适的膳食脂肪来源呢?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是否可取?



什么是“好脂肪”、“坏脂肪”[1]



脂肪用于提供能量,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脂肪对血糖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 好(健康)脂肪:一般指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如无盐坚果、种子、鳄梨、油性鱼、橄榄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等食物中。


  • 坏(不健康)脂肪:一般指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和熟食中,如红肉和加工肉、酥油、黄油、猪油、饼干、蛋糕。《2015~2020年美国人膳食指南》建议限制饱和脂肪的来源,比如红肉、黄油,因为它们与心脏病有关[2]。在标准美国饮食中,大多数反式脂肪来自氢化反应,它把油变成固体,防止变质。生产商就是这样制造人造黄油的。然而,美国FDA在2015年禁止生产商在食品中添加反式脂肪,因为它们对健康无益,且会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降低有益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


  • 2020CDS指南推荐[3]一般认为,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如果是优质脂肪(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脂肪供能比可提高到35%,应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部分坚果及种子)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血脂,可适当增加。应控制膳食中胆固醇的过多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mg。另外,对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30%以内。


橄榄油是食用油的最佳选择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油,常常出现在炒菜、煎炸、炖煮等日常餐食烹饪中。对于糖尿病患者,在烹调方法上,应多采用蒸、煮、烩、焖、炒、凉拌等方法,避免食用炸、煎等油脂含量较高的烹调方法。一般每天植物油用量不超过25g,烹调时应选用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取代色拉油、调和油等普通油脂。近日,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探索了6种常用食用油与心脏、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4]。经研究发现,黄油和人造黄油的摄入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相关,而菜籽油和橄榄油的摄入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有关,每天多食用1汤匙黄油或人造黄油,全因死亡率分别增加7%和4%;相反,每天多食用1汤匙菜籽油或橄榄油则会使死亡率降低2%和3%。《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推荐:膳食中宜增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根据2021年最佳饮食榜单,地中海饮食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而在地中海饮食金字塔中,橄榄油被认为是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这是因为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它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适量食用坚果对T2DM患者的健康益处



坚果含有大量的有益脂肪,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如支持细胞生长和保护器官,包括心脏。此外,坚果富含蛋白质,还含有一系列对身体健康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E)、叶酸、硫胺素、矿物质(如镁和钾)、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植物甾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年人每周应摄入50~70克的坚果,相当于每天摄入10克左右,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可以考虑摄入较小的份量。日常中,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坚果包括:杏仁、核桃、开心果、腰果、花生。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1]



红肉和加工肉(如火腿、培根、香肠、牛肉和羊肉)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建议将红肉和加工肉替代成豆类、蛋、鱼、鸡肉等家禽及无盐坚果。豌豆和扁豆等豆类的纤维含量非常高,让人感觉饱腹的同时不会过多地影响血糖水平,因此它们也成为了加工肉类和红肉的绝佳替代品。众所周知,鱼类可带来健康获益,尤其是鲑鱼和鲭鱼等高脂肪鱼,有助于保护心脏,建议每周吃两份高脂肪鱼。《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推荐:推荐每周吃鱼2~4次(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鱼),每天摄入3.5 g的ω-3脂肪酸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是否可取?



生酮饮食是一种限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用脂肪代替了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法。这会使人体处于生酮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会通过燃烧脂肪来获取能量。生酮饮食的食物一般都包含大量的脂肪和极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标准的生酮饮食[5]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分别为:70%、20%、10%。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生酮饮食可显著降低体重,在中短期内减重效果优于低脂饮食和正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但是长期(1~2年)优势并不明显[5~6]。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产能营养素,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类饮食会导致营养缺乏等系列问题,过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和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长期维持生酮饮食会造成机体营养失衡,增加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鉴于生酮饮食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擅自盲目尝试,请务必在临床营养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等指导下科学开展,并完善长期随访,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评估危险程度,防范严重并发疾病。在2021 EASD大会上发布的《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指南》专门指出:不推荐使用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生酮饮食)。



小结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保存能量平衡,做到既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日常生活中,糖友们要选择含有有益脂肪的食物,做到均衡膳食。

参考文献:

1.https://www.diabetes.org.uk/guide-to-diabetes/enjoy-food/eating-with-diabetes/10-ways-to-eat-well-with-diabetes.
2.https://health.gov/sites/default/files/2019-10/DGA_Cut-Down-On-Saturated-Fats.pdf.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4.Zhang, Y., Zhuang, P., Wu, F. et al. Cooking oil/fat consumption and deaths from 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and other causes: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521,120 individuals. BMC Med 19, 92 (2021).
5.Shilpa, J., et al. (2018). Ketogenic diets: Boon or ban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51269/.
6.Crosby L, et al. Ketogenic Diets and Chronic Disease: Weighing the Benefits Against the Risks. Front Nutr. 2021; 8: 702802.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脂肪的真相:减脂更需要摄入脂肪?
【听健康】不反弹的安全减重?你需要吃更多...
饮食指南:根据营养师的说法,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应该吃的5种健康脂肪
210630-橄榄油对您的心脏和大脑都有益处
吃了好多年,原来坚果吃错了!吃错血糖不降反升, 怎么办请看这
早餐来点“油水” 全天候提升燃脂速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