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仇女简史上

热播的《都很好》总算放完了,前面看到16集实在看不下去了,身为一名女性,感觉到这世界对女性的森森恶意。顺便DISS一下作者阿耐,这奇葩的三观,居然还能引起如此多的共鸣,可见往往最为难女人的总是女人。

一、

中国神话里,女娲是创造人类的神灵。

男人们,如祝融共工,就喜欢满世界撒欢打架,说是神明,怎么看都是熊孩子,打着打着,把不周山撞到了,天就捅了个窟窿。于是世间洪水泛滥,猛兽肆虐,老百姓眼看都活不了了。

于是女蜗就辛辛苦苦的炼五色石,补了天,再砍断神鳖的四肢,做了擎天柱。再拿芦灰把水堵上了。杀了猛兽,调理四季,让大地阴阳调和,人民安居乐业。

 哎,女蜗真是太好了,真像家里的妈妈一样,熊孩子把家弄得一塌糊涂,慈爱的妈妈默默的收拾了残局,并不责怪你,连唠叨都没有,最后妈妈还没有把自己摆上神坛,别说西方来的释迦摩尼了,就连小小的土地,都比女蜗受的香火多。真是伟大的母亲啊!

然而,女子如果不论母性,在神话里就很受歧视了。

比如说精卫填海这件事吧,炎帝的女儿在海里玩耍淹死了,化成一只鸟叫精卫,它死了也不服气,于是天天往海里扔石头子小木棍,想把海填平报仇,可惜力量太小,到成了笑话。后来有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精卫,他也成了笑话。

可是男人们做同样的事情就能成功,愚公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打算把山移动一下,多么自私的男人,你移了山,你倒是方便了,那是不是也会有别人被你搞的格外不方便呢?干嘛不搬家?偏不,愚公是个熊孩子,熊孩子的思路一条筋,他可以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就不信搞不定你,这样老天爷就开始心疼熊孩子了,于是作法把山移走了。撒娇成功!

一样喜欢做探险者,嫦娥只能偷了后裔的灵药,飞到月亮摆脱控制,没有人羡慕她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还能玩兔兔,都在讽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她长生不老,住着琼楼玉宇,而你连的茅草房屋顶都被风刮走了,还去意淫人家夜夜心?

很浪很潇洒的夸父,赶着太阳跑了又跑,最后人家太阳比较厉害,一发功,就把夸父晒死了,传说他的身体却化成了大山,手杖都变成了桃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夸父的精神到成了颂扬的对象,然而伊明明是憨死的。

动了凡心的女神仙更惨,好好一个织女,被个偷窥狂还是放牛的农夫就这样拐进家里了,然而织女突然就成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对于犯罪分子百般依赖,虽然他贫困而且粗鲁,但仙女就执着到家族长辈来解救都不肯回家,跟个神经一样的,最后可怜兮兮的,每年非要从天庭疗养院里出来会那个放牛的,真是受够了。

男神仙思凡结果就要好很多,无非是来尘世间历劫一场而已,过完之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浪漫的传说,比如说吕洞宾再三调戏了白牡丹,依然是倜傥的上仙。

神话故事是给最下层人民都灌得迷魂药。

代代相传,从文化里,女人往往就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女人人性的一面,这是被仇恨的对象,另一部分是母性的一面,这就被神化了。

而这种打击,最重最狠的,往往来自于家族里的女性长辈。

女人总是要为难女人,从来最难相处的是婆媳关系,因为这代表了女人的母性和人性之间的冲突,毕竟谁都不会一生下来就有母性的。

一旦女人在这种家庭冲突里成熟,变成一新一代婆婆,那么她很有可能加倍的敌视自己的儿媳妇。我总以为,这种感情与其说是在儿子争夺战中积累的怨气,还不如说一种对后一代女性的嫉妒,对青春时光的羡慕。

女人像女娲这样,创造一切,又自甘隐忍,男人们像熊孩子一样到处搞破坏,女人默默的善后处理,连点埋怨话都没有,到头来该死就死了,死了以后并没有像后来的异国懒汉释迦摩尼一样,被愚民们顶礼膜拜,因为补天造人这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是的,后来在中国社会里,父权社会形成以后,女人们都必须学足了女蜗的榜样,居功还不能自傲,奉献并不被感激。为了个不靠谱的男人,就必须苦守寒窑十八年,人家爱勾三搭四那是应该的,你跟陌生男子说两句话就是罪大恶极。

男人们熊孩子的天性一直在作怪,所以女人要么物化为玩具,要么神化成圣母,你要是人为女人跟男人一样,都是个人,就犯了众怒。

打开一部中国的二十四史,抛开权谋算计,只看历史上的女人,怎么看都是一部仇女控诉史。

所有被仇恨的对象都是不够圣母,当然,纯粹的玩物也会被批判,但那要好一点,道德君子们恨得是你这个男人,不够物化女性,竟然如此宠爱纵容一个玩物,只知道玩,而忘记了物的本质。

道德君子们给女人树立了一个无比高尚的榜样,集中起来在一本书上,叫做《列女传》,把圣母们的品德来了个一一列举,各位自己对照着看,到底哪里错了?

做了那叫本分,可惜的是,社会对于太过本分的女人一样还是欠缺尊重,最后她沉默得如同影子,连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如同从来没有存在过。

想要活的像个人一样的,那就是你不够本分,然后等着被许多仇恨的眼睛来批判吧。

二、

信史记载的第一个仇女的大人物是秦始皇。

始皇帝历史记载有33个子女,后宫女子无数,但没有一个有姓名流传。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始皇帝,但第一个皇后却是吕后。祖龙仇女到连皇后都懒得立,这都拜他老娘赵姬所赐。

当年始皇帝少年即位,赵姬听政,总归深宫寂寞,所以赵姬太后先跟前夫吕不韦好上了,后来吕不韦惧怕朝野议论,推荐了一个面首嫪毐来替代。怎奈嫪毐并不安心做一个本分的面首,竟然妄想干掉嬴政,让自己和赵姬生的儿子取而代之。

最后嫪毐被杀,两个孩子被扑杀,赵姬被囚禁,嬴政开始特别害怕政治女性。当初赵姬跟他在赵国相依为命的八年人质岁月里,大概还是很有个慈母样子,一到回来秦国当上太后,过上了好日子,母性慢慢被复苏的任性所取代,这份任性又跟太后的权势挂上了钩,就开始击倒嬴政了,令他终身有阴影,不敢立皇后。

后宫的女人虽多,那都是物化的女子,都是玩物。

后来有个叫寡妇清的女子入了皇帝的法眼,这个女人当了寡妇还能乐意守寡,把家业做大,最后毫不犹豫的就捐给了嬴政,让他用来统一天下。这样的女人,大概就是始皇帝心中理想的母亲形象吧,所以最后祖龙还造了一个怀清台来纪念这位理想中的母亲。

美丽的范冰冰小姐根本想不通这世界上为何有嬴政这样仇女的男子,所以靠着脑补大法,编了一个赢天下,YY寡妇清才是祖龙最爱,搞得连皇后都不要,一辈子当个鳏夫。

瞎YY祖龙会遭报应的,这两个好看的人儿去年都惹上大麻烦了。

当然仇女也是会遭报应的。

当祖龙死后,遗诏被赵高李斯篡改,长子扶苏看到诏书想都不想就自杀了,可见父子之间亲情有限。因为没有有力量的后宫来干预,所以沙丘行宫死了以后,厉害的始皇帝只好变成一具腐败的尸体,任凭宦官、熊孩子和大臣勾结着拉着到处乱晃,还顺便把苦心经营的国家折腾得稀巴烂。熊孩子后来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了个精光,杀兄弟容易理解,但是姐妹?根本不能威胁到政权,为何也要赴死?

原来仇女这件事还能遗传,姐妹们也有可能沾染上政治属性,所以一并屠戮了。

汉代的皇帝们很注重总结秦代的政治得失,所以不但有皇后,每每国家的真主人变成了太后。吕后专权时候爱杀个刘姓宗室,以至于最后皇位侥幸落到了汉文帝手中。

文景两位皇帝,也免不了受后宫的约束,汉文帝的皇后窦氏是个厉害角色,一直到汉武帝初年,还把持朝政不放,给少年的皇帝留下了心里阴影。到汉武帝晚年,巫蛊之乱卫皇后和戾太子双双殒命,皇位继承人成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于是狠心的皇帝毫不犹豫的就杀了备受宠爱的钩弋夫人。

历史上总说钩弋夫人无辜,但巫蛊之乱中,钩弋的身影格外可疑,皇帝身边的太监,没有钩弋示意,哪里敢随便编造太子的错处,怀孕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刘弗陵,只怕也是钩弋早有预谋的谎言。

汉武帝是个感情很炽热的皇帝,最后不愿意让钩弋背着罪恶去死,让刘弗陵有个狠毒的母亲,所以只好做个狠心的父亲了。

可惜这份舔犊之心被后来的人学歪了,搞得整个北魏的后宫谁都害怕生儿子,这是后话。

但终整个汉代,太后们的权力都很大,所以外戚集团脱颖而出,因为西汉最后亡在外戚手中,到东汉,皇帝就引入制衡外戚的士人集团。

东汉的权力蛋糕在外戚、宦官和士人三家之中分来分去,其中宦官是皇权的延伸。大家斗来斗去,最后倒霉的是皇帝,东汉的皇帝常常很年轻就很可疑的死去了,然后产生下一代的外戚来参与角斗。

最后两汉可以说都是亡于外戚,但这恰恰是对女性过于物化而造成的,那些女子,被命运之神送到了帝国最高位置之上,但她们并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如何能够掌握权力,运用权力,一旦得到了权力,心里惶恐,只好通过重用娘家人来弥补自己执政上的缺陷。

从东汉开始壮大的士人集团恨透了外戚,因为外戚这个东西,太邪门了,母仪天下的那个人虽然说是天选之女,但往往由不可预料命运安排而成,从带来一群身份可疑的外戚,士人们虽然掌握话语权,但比粗鲁,他们干不过不讲规矩的外戚,所以只好从否定女性政治地位上入手。

此时儒家已经成为了官学,儒学传承靠士人,士人们不加点私货,那就不是人了。

我总以为孔子不会那么无聊,说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话,女子这两个字,一定是后来加进去的私货,毕竟最早的时候,所谓的经典都靠口口相传,竹简记录,加几个字算啥?

最后一个奇葩的北魏就此诞生,遵循汉武帝的传统,太子的母亲一定要被杀死,可惜,皇权从来讲究血统传递,只要有年幼的皇子继位,就逃不过一个母后行使皇权,千防万防,最后北魏干政的女主一样的强悍。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朝代,但彪悍的独孤皇后可以算是独一份的,即便后来的武则天能称帝,但一开始还是打着圣母神皇的母亲身份来执掌天下的,而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后虽然专权,二圣临朝,但后宫里依旧有别的嫔妃,一直到最后,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女儿。

可见,武皇虽然自己彪悍,但她并非女权主义者,只是自我权力欲太强了,又身为女性。

而独孤皇后则不一样,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里,她是唯一一个彪悍的坚持一夫一妻的女子,隋文帝老年偶尔花心偷腥,皇后毫不犹豫的打死了小情人,逼得皇帝离家出走。

不仅如此,彪悍的独孤皇后还要求臣子、儿子们一夫一妻不花心。

当然,隋文帝的皇帝工作,她也要分担的,二圣临朝,并不是武则天首创的。

很可惜,这种平等的思想从独孤以后就消失不见了,后世以为编写了《女则》的长孙皇后才是贤明代表,而独孤氏,被各种历史书籍歪曲成了一个泼妇。

自唐以后,女人们的地位每况日下,最后索性裹起了小脚,关在闺中,至于政治吗,呵呵,后宫不得干政,何况其他?

到最后一个王朝我大清,最后出了一个慈禧太后,虽然她性格彪悍,手段高明,无师自通的学了许多帝王心术,但奈何先天不足,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教育。完全是命运之神钦点了她,把她送上了最高领导者的高位,或者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一代女主,耗尽心力,勉强维持住了从丈夫手中接过来的一片破烂的江山,还能收回新疆,为大清朝续命半个世纪,真是不容易。

领养了个傻儿子光绪,被一个天阉翁同龢教育长大,最后所谓的维新,完全就是打着维新之名,搞争权之实,毛躁急切之下,终于惹出了一场庚子之乱,最后东南督抚都自保了,天下都知道大清气数已尽。走向共和里,老太后最后给皇帝定庙号叫德宗,算是对这个缺德缺心眼的养子最终的讽刺。

后来很多人都在那里咒骂慈禧太后,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女人走到权力的顶峰,固然有命运的青睐,但在所谓的祖宗家法辖制下,还能独掌政权半个世纪,这难道不是能力?

把亡国在责任归结与她,总是她是女人,在传统体系里挣扎自学而成的政治家,能有这个水准,已经是超水平了。世界洪流里,晚清不乏名臣,然而谁也不能挽救帝国的命运,皇帝们都愚蠢且短命,连生育能力都没有了。但把责任推卸到女人身上,轻松又惬意,毕竟王朝的历史从来都是仇女嘛!

来自太后的凝视,就问你怕不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纪|不似吕后心狠手辣大封外戚,却凭忍耐谦和玩转东汉王朝
皇帝驾崩时,皇后想杀尽宠妃,国丈想杀尽宦官
谁才是唐太宗真正的后宫之主,揭秘李世民最宠幸的后妃
汉成帝班婕妤:冷心冷面的才女,有学识没谋略,见死不救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三分钟了解东汉后宫的等级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