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考点

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痫病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痫病的辨证论治

(一)痫病的辨证要点

痫病的辨证首先要辨病情轻重,其次辨证候的虚实,再确定病理性质,即风、痰、热、瘀。

本病之病情轻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痫病发作期多实,多由风痰闭阻,痰火或瘀热扰动神明;间歇期多虚,或虚中夹实,常由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夹风夹痰夹瘀所致,宜分而治之。

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病性属风;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病情属痰;有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黄者,病性属热;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紫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史者,病性属瘀。

(二)痫病的治疗原则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息风,开窍定痫;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证治分类

1.风痰闭阻证

证候主症: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证机概要: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

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代表方:定痫丸加减。

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石菖蒲、琥珀、茯神、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参。

加减: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珍珠母重镇安神。

辛热开破法是针对痫痰难化这一特点而制定的治法。痰浊闭阻,气机逆乱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故治疗多以涤痰、行痰、豁痰为大法。然而痫病之痰,异于一般痰邪,具有深遏潜伏,胶固难化,随风气而聚散之特征,非一般祛痰与化痰药物所能涤除。辛温开破法则采用大辛大热的川乌、半夏、南星、白附子等具有振奋阳气、推动气化作用的药物,以开气机之闭塞,破痰邪之积聚,捣沉痼之胶结,从而促进顽痰消散,痫病缓解。

2.痰火扰神证

证候主症: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

加减:有肝火动风之势者,加天麻、石决明、钩藤、地龙、全蝎,以平肝息风。

3.瘀阻脑络证。

证候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证机概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地龙、僵蚕、全蝎。

加减:痰涎偏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竹茹。

4.心脾两虚证

证候主症:反复发痫不愈,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证机概要:痫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代表方: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当归、丹参、熟地、酸枣仁、远志、五味子。

加减:若痰浊盛而恶心呕吐痰涎者,加胆南星、姜竹茹、瓜蒌、石菖蒲、旋覆花化痰降浊;便溏者,加炒苡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泻;夜游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铁落等镇心安神。

5.心肾亏虚证

证候主症: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证机概要:痫病日久,心肾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代表方: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生牡蛎、鳖甲。

加减:若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补益心血;心中烦热者,加焦山栀、莲子心清心除烦;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当归、火麻仁以养阴润肠通便。

虫类药具有良好减轻和控制发作的效果,对各类证候均可在辨证处方中加用,因此类药物入络搜风,止瘀化痰,非草木药所能代替。药如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蝉衣等。如另取研粉吞服效果尤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材料之一:中医医术专长综术感冒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68天
阿虎医考小编整理了几首实用中医内科病证方...
中风七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中医确有专长考点:郁症,虚劳,痹症的辩证论治
《中医诊断学》表里出入、寒热转化的考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