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气行水清痰湿

中医学认为。痰饮是人体津液在代谢失常后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痰指质地较稠浊部分,而饮指质地较清稀的部分。中医学把我们所熟知的那种咳出来的痰饮称之为“有形之痰”。把停留在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间隙中的痰饮称之为“无形之痰”。

痰湿质女性的很多问题都是“无形之痰”捣的乱。如果痰饮停留在肺部,人就容易喘咳痰多。如果闭阻心脉,使得心血运行不畅,就会觉得胸口闷闷的。如果停留在胃,就会觉得恶心、想吐。如果留滞在皮肤肌肉间,就会使人觉得身体困重,甚至出现水肿。痰饮就像清溪中的污泥沙。不仅搅混了一汪清流,也堵塞了清溪的畅行,导致清溪里的废物越积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那么痰饮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说: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话描述了水液进入人体后的个正常代谢过程。由此可见,水液在人体内的代谢和脾、肺、肾三脏息息相关。一旦我们的身体受到外邪的干扰或者本身虚弱不足,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液停聚就成了病理性的痰饮。

正常情况下,肺、脾、肾三个脏腑负责我们身体的水液代谢。脾将我们吃进去的水和食物吸收运化成津液一类的水液物质。肺将其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肾总管身体的水液,负责“化气行水”。如果脾“怠工”,水液和食物就不能正常转化。如果肺“不务正业”,水液就不能被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如果肾失职,就不能制约水,水就会泛滥成灾。一旦水液异常羁留体内,就变成了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的痰湿。《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痰饮产生的关键在于脾。因为脾的运化是水液代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别小看了痰饮,它要是滞留体内,那可是后患无穷。一旦外邪入侵,胖美人就容易出现咳嗽痰多、哮喘、头晕、肠胃不适、骨节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不善加调理,任其发展的话就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胃肠道疾病等疾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医论医话100则——痰饮论(一)
老中医:怪病皆由痰作祟,痰饮湿邪是百病之源!
执业医师真题精炼第145期
文声: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案例)
寒痰在肺,粘痰在脾,顽痰在肾,一盒中成药,补肺健脾 壮肾祛痰
咳而遗尿临床医案一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