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律失常---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区别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这一概念和命名首先由Ferrer在1968年提出(JAMA 1968;206:645-646),其中一种类型称为“慢快综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brady- tachy syndrome)”,临床上又称为“缓速综合征(slow-fast syndrome)”,主要表现为在窦性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出现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和房颤,其中多数为阵发性房颤。随后在1973年进行了系统的描述(Circulation 1973;47:635-641),同年Kaplan BM等首次提出了“快-慢综合征(tachycardia-bradycardia syndrome,tachy-brady syndrome)”这一概念,认为是所谓的病窦的一种类型(Am J Cardiol 1973;31:497-508)。具体表现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在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之前有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搏,患者可以出现头昏、胸闷、黑朦甚至晕厥症状。
一.慢快综合症:符合病窦的基本型诊断标准,即平时主要表现为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同时伴有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可以定义为原发性窦房功能障碍(Primanary Sick Sinus Dysfunction)伴继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Secondary tachyarrhythmias, Escape tachyarrhythmias)。
二.快慢综合症:缺乏病窦的基本诊断标准,即平时不伴有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但有各种主动性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频发房早、短阵房扑和阵发性房颤,心律失常发生前为正常窦性心律(图2),但在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出现一过性的窦房结功能的明显抑制,从而出现头昏、胸闷、黑朦,可以出现晕厥症状。可以定义为原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Primanary Atrial Tachyarrhythmias)和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Secondary Sick Sinus Dysfunction)。
病窦的“慢快型”与“快慢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严重和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等证据,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前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为被动性;而后者在无房颤发作时表现为正常窦性心律,房颤、房扑或房速发生在正常窦性心律基础上,即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动性。
有研究表明:快慢综合症中的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是由肺静脉和(或)腔静脉内肌袖的电活动驱动和触发心房活动所引起,可由导管射频消融隔离大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而消除。更重要的是,当这些病例的阵发性房颤根治后,术前房颤终止后出现的长时间窦性停搏和严重窦缓也随之消失,表明阵发性房颤后的窦性停搏可能是由于窦房结功能的一过性抑制所引起,可随着房颤发作的消除或明显减少而恢复。因此提示这些窦性停搏可能是频繁,长期的快速紊乱心房电活动介导的窦房结重构的表现;而这种重构是可逆的。提示岁这部分病人的治疗应首先考虑房颤的导管消融,从而使其避免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附:《中国医学论坛报》第1091期(循环周刊)有这样一篇文章“莫要将房颤伴长间歇者的窦房结功能‘判死刑’”如下:
法国学者Hocini等报告,阵发性房颤终止后的窦性停搏可能与窦房结功能抑制相关,房颤根治后,窦房结功能可以恢复,提示窦房结电重构可以逆转。[Circulation 2003, 108(10): 1172]
该研究对20例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时间窦性停搏(≥3秒)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窦房结功能显著改善,平均心率(P=0.001)、最大心率(P<0.001),以及心率范围(P<0.001)均显著增加。术后即刻和24个月后行间期为600 ms和400 ms的S1S1刺激以测定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CSNRT在600 ms(P=0.016)和400 ms(P=0.019)S1S1间期时均明显缩短。平均随访26个月后,18例患者(85%)在未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没有房颤复发,也无与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相关症状出现。2例患者房颤发作减少,1例患者须置入心脏起搏器。
而对于慢快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应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植入以心房为基础的永久心脏起搏器,应将起搏模式程控为AAI或DDI模式,并将模式转换功能打开。同时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另: 

快慢综合征:常见于平素心律及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时心率大于200bpm,伴明显的ST-T改变,心动过速中止时常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心律失常,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出现晕厥,阿斯综合症发作,甚至猝死。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确切机制不明,考虑同急性冠脉缺血和急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有关。
慢快综合征:系病窦综合征亚型,由于窦房结和其周围组织产生基础病理改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心律失常,当病变累及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时,常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颤或其他室上速。快速心律失常可以看作是一种代偿,当其中止时,正常窦性节律不能及时建立,造成长R-R间期,在快慢心律的转换过程中,易产生晕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基础】病窦综合征的再认识:不是所有的病窦都需要起搏治疗!
【病例】李广平:阵发性房颤伴窦性停搏,治疗怎么选?
杨延宗:快慢综合征的认识误区
【干货】祖秀光:慢快综合征 vs. 快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大不同!
祖秀光:快慢综合征及慢快综合征·365医学网
慢快、快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与处理,要点全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