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历史上的四次大觉醒分别指什么?

美国四次大觉醒最先是由罗伯特·威廉·福格尔提出的。罗伯特·威廉·福格尔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人口经济学中心”(Center for Population Economics)主任;他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以他在计量经济史方面出色的工作荣获了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四次大觉醒”的概念在他的著作《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得到阐述和说明。

首先我们得明白何为大觉醒。在书中,作者认为美国宗教的兴起呈现周期性,其周期大概为100年。每个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持续一代人的时间。周期从宗教复兴开始,这时人们的信念得到强化,并导致新的概念和教义的产生。复兴阶段过去后就进入另一个阶段,新的理论会引发各种运动。这个周期是重叠的,一个周期的结束就是另一个周期的开始。宗教历史学家将之称为“大觉醒时代”。

依据福格尔的划分,美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觉醒。

第一次大觉醒的时间为1760-1820这一时间的特点是对英国社会道德和政治腐败进行批判,收到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倾向于天然权利而不是神权。第一次大觉醒对英国皇室统治的美国大革命的爆发。

第二次大觉醒的时间为1800-1880,这一时间美国领导者们灌输一个理念,美国人的使命是土地上建立一个上帝之国,人们积极的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完美。二次大觉醒导致了反奴隶制的产生,并最终引发了美国内战。同时的运动还有禁酒令和解放妇女运动等。

第二次大觉醒的时间为1890-?,这一时间科学的启示作用取代了上帝,相应的出现了社会福音阵营,把个人原因总结到社会问题上,通过劳动者的保护和社会再分配来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第三次大觉醒导致了福利国家以及推进社会多元化政策的产生。

第二次大觉醒的时间为1960-?,在第四个大觉醒时期,宗教体验再次出现,重申个人罪恶观。第四次大觉醒的中心任务是精神(非物质)平等,原来占据社会总产出主要地位的物质产品的比重开始迅速下降,非物质产品地位的上升。第四次大觉醒造成的影响在经济与政治后果正在显现之中。

福格尔的美国四次大觉醒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了宗教组织在精神资源的产生、配置和管理上的重大作用,也引导我们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来思索精神资源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玛雅预言:1992-2012年将发生大事-心容则容-搜狐博客
第二次宗教大觉醒与废奴运动的起承转折
房地产周期百年史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何炳棣这样评价毛主席
每天了解一个近代历史人物:陈独秀
施诚:“文明互动”的倡导者——纪念全球史开创者威廉·H·麦克尼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