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相大白:我们必须改写生命的定义!

王建平:《感知理论一句话问答录》(14)

1. 问:人需要粮食,粮食也需要人吗?

答:如果没有人的存在,粮食也不存在。

2. 问:只是名称不在,物质不还在吗?

答:否,物质的属性不在,物质怎么存在?

3. 问:难道世界因人而存在?

答:人的世界因人而存在,鸟的世界因鸟而存在,它们都因感知关系而相互存在。

4. 问:人与世界相互存在对个人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你的世界独一无二。

5. 问:人与世界相互存在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人类共同的世界独一无二。

6. 问:独一无二的意义何在?

答:你有义务经营好因你而在的世界,你有理由为因你而在的世界骄傲,你有权利为因你而在的世界感到愉悦,你的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有意义。

7. 问:每个人一个世界吗?

答:对,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

8. 问:个人用这个世界做什么?

答:让这个世界愉悦地存在,从愉悦的世界中取得你的愉悦,这便是人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9. 问:你的世界对他人有什么意义?

答:补充他人的世界,他人的世界也补充你的世界。

10. 问:个人的价值是什么?

答:是他人的感知资源。

11. 问:物质的价值是什么?

答:是可以被反复利用的感知资源。

12. 问:财富的价值是什么?

答:被感知,财富的价值与被感知率成正比,不被感知的财富无价值。

13. 问:呆滞、闲置的资产有价值吗?

答:不被感知利用的资产无意义,无感知价值的资产等同于不存在。

14. 问:物质的意义要被重写吗?

答:生存的意义消失以后,物质的意义在感知,感知度、感知率和感知值高的物质有价值。

15. 问:物质的存在性质会改变吗?

答:必然会改变,物质不再是生存的材料而成为感知的材料,利于感知存在成为选择利用物质的新标准,物质只服务于感知存在。

16. 问:物质与人的关系会改变吗?

答:物质不再是被人占有而是被人感知,物质的能量不再被浪费。

17. 问:拜物主义还会存在吗?

答:物质服务于人的感知,存在于感知的流程中,私有意义丧失,拜物成为过去。

18. 问:物质享受难道不是感知吗?

答:是感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内容,不是感知的目的与结果。

19. 问:感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愉悦。

20. 问:物质享受不愉悦吗?

答:物质只是构成愉悦的条件和环境的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仅靠物质不会获得愉悦的感知。

21. 问:现在人为什么非常看重物质享受?

答:因为其他条件恶劣,仅能依靠物质松解一下自我。

22. 问:现在人们的生活感知很差吗?

答:人生存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很恶劣,除了竭力占有个人利益,以之求得暂时的和小范围的安逸,人不可能获得需要的感知结果。

23. 问:个人利益有利于人吗?

答:个人利益是鸩酒,毒性不小,成瘾性也不小,个人性成了不可救药的顽疾。

24. 问:个人性不合理吗?

答:合生存理念之理,人不依靠个人性不得活,自私是必然的产物。

25. 问:能够消除自私吗?

答:不能,自私是生存理念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符合社会伦理的行为,众多理论和教条都试图改变人的自私观念,结果全都无能为力。

26. 问:人的自私性不可改变吗?

答:这是生存理念的本质特征和标志性特征,只能随生存理念的结束而消亡。

27. 问:私为万恶之源吗?

答:私是表象,生命存在才是根源。

28. 问:取消生命理念,人还能活吗?

答:只会活得更好,人从生存理念下解放出来,只会有更多更广阔的自由。

29. 问:人可以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吗?

答:人对自己的感知负责,这是存在的高级形态,生命观念只是存在的低级形态。

30. 问:感知可以无视生命吗?

答:感知机能的良好运行是感知运动至关重要的过程与环节,人作为感知体只会存在得更好,不会受到生命环境下的各种压迫,这就是人的彻底解放。

31. 问:个人遭到生命的挟持是吧?

答:对,生命观对人的囚禁、压迫让人苦不堪言,人生往往是生命的一次逃亡过程,所以这样人生毫无意义可言。

32. 问:人能够超越生命至永生吗?

答:人生不愉悦,生命还需要永生吗?那样的永生只能是更大的灾难。

33. 问:人类遭到生存的挟持是吧?

答:是的,生存观念控制了人们的思维、限制了人们的认识、扭曲了人们的存在理念,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生存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为生存抗争、搏斗,创造了纷纭复杂的人类文明史,人们走不出生存的理念,在这种悲剧性的环境中度过了整整一个纪元的时间。

34. 问:生存纪元有什么价值?

答:人类在生存纪元付出的代价为升级到感知纪元提供了可能性,后人类会感谢今天的作出牺牲的祖先们,他们用自己的存在证明了一切,为后人类的存在赢得了时间。

35. 问:今天人们的所作所为告诉后人们什么?

答:人曾经这样愚昧过,这将成为后人们感知的材料,主要作为笑料。

36. 问:人通过科技的发展能改变一切吗?

答:科技可以改变世界,但不能改变人,更不能改变人的生存理念,人寄予科技太多的希望,最后会成为失望。

37. 问:科技崇拜说明什么?

答:科技崇拜是物质崇拜的另一种表现,是人走入生存死胡同里的执迷不悟,科技是执行人意志的工具,崇拜工具证明了人的迷茫状态。

38. 问:科技创造作出的贡献无效吗?

答:南辕北辙的有效只能让人离目的更远。

39. 问: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对生存是什么看法?

答:怎么生存是思想家们的主要议题,为什么生存?生存是什么?被广泛地忽略,生存思维囊括了所有的思想空间,至今未见有反生存思想出现。

40. 问:反生存是个新提法吗?

答:这也许是个大逆不道的提法,反生存,立感知,是新纪元的理论核心。

41. 问:难道生存不对吗?

答:生存理念对人的存在错误地定义,用生命概念限定存在立场,由此生发一系列的错误释义,生存成为人的存在的悲剧性根源。

42. 问:反生存,立感知是什么意思?

答:反生存是反对用生命对存在释义,人及生物的存在并不是生命方式的存在,而是感知方式的存在,这不仅是释义的区别,而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必须作出选择。

43. 问:要改写生命的定义吗?

答:哲学意义的生命定义是错误的,必须重新以感知来为生物的存在现象下定义,生物应该释义为感知体,人是最高级感知体。

44. 问:从生命体到感知体有多大的不同?

答:同一存在现象,释义不同,存在关系与存在形态会有巨大的差别。

45. 问: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人,会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吗?

答:从生存到感知,存在核心的变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态,人与世界会在完全不同的规则和秩序下运行,其存在结果完全不同。

46. 问:怎样证明感知存在更有利于人?

答:人会以愉悦的存在来证明,那需要另一个纪元的时间。

47. 问:人从生存到感知还有多远的路程?

答:无需翻越整个世界,转换就在一回头之间。

问:为什么说感知理念是新纪元的存在理念?

答:因为和上个生存纪元的生存理念全面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知论-0159】观念大反转:人与世界分离对抗是万年之错?
惊天一变:让你重新做自己的主人!
【感知论-0020】我们利用物质世界来做什么?
祸根:我们从未反省的两大迷失!
高人论人类的救赎之路,超级震撼!
觉悟与理性:做人类第一代感知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