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明佛义(三)三觉之义

三觉者,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如上图所示:
凡夫著有,心逐境生,常迷不觉;即我等凡夫皆以六根之感受为存在与否的依据,心念随着外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梦中之人,以梦境为真,不觉其幻。
二乘(声闻、缘觉)著空,但能自觉;指二乘人心常住于空性见地,但能觉知一切境界本非真实存在;如人在梦中,但能觉梦非真,心不随境转而变。
菩萨既能自觉,亦能觉他;所谓自觉者,如二乘之觉梦非真;觉他者,即能令他觉,此又分理觉与事觉。理觉者,教他明理,令其自证自觉;事觉者,如有人能直接进入他人梦中,令其觉知是梦,如幻非真。
觉行圆满是佛之果地功德境界

图表中提到了儒家思想的大学之道,《大学》原文起首便开宗明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看下来,是不是忽然发现,这似乎就是一篇修行止观三昧的方法次第呀?!(呵呵,孔老夫子果非常人也!)

由此,我们就可以对大学二字的含义作一个明确:大者,究竟之道也;学者,修行之意也。大学之道,即修行证知究竟之道的方法也!

对此文所言之法须以佛法知见解释,方可与大乘修行之法相应:明明德即知法总相,见一切法当体即空,是名入佛知见;亲民者,即六根之用遍一切觉所及处,破我执;止于至善者,以幻修幻,以如幻之身度如幻众生,圆成福德(即觉行圆满)成就佛果也!

所以大学之道是通大乘见解的!

但同样是儒家的四书之一的《中庸》则不同,其文中有: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一句,此即是将功夫用到了一念无明上。《中庸》系孔子的孙子——子思最终整理成书的,由此可见,他比孔子的境界明显差的远了!

故如图表所示:自觉即是本觉理,明了一切诸法之自性本空,亦如身在梦中,而知梦非真;觉他者,以自证力从梦初醒,亦能利他,令他梦醒,故名始觉智;觉行圆满者,觉至极处,证得自他不二,如《金刚经》曰: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故名究竟觉!

=================================

本节小结

明了三觉之义,实为三乘(二乘、大乘与佛)修行之纲目。且可知大学之道亦通大乘菩萨之道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宽容与认识
唯识与中观:到了这个程度的境界时候,恶念是丝毫不能起,善念一毫也不能存在,有存在已经是:实际理地已着...
~?全是你自己心里变现的
转发:佛家和道家的境界
五蕴是什么
刘立夫|《信心铭》今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