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炼平和力,在于养成钝感力

来源:单非的专栏/专注传统智慧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烦恼与解脱,可以说是人的根本性课题,出世法与世间法的核心交汇处。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说到底,莫不围绕于此,生命人生的质量也全系于此。而关于这个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我最近有些新的体会。

有个词叫“粘着”,在佛法中也常说到,指的是心与境交时,会与境纠缠粘连在一起,执着、着相、缠缚、住着等说法,便都是同义语,粘着则更为形象生动。这正是不得解脱的原因所在,因为不粘,就是解脱。就像手上沾了糨糊,自然摸哪粘哪,粘哪都难受。

如果把粘着对应于一种人的通常而普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也就是这层糨糊,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便是“敏感”。

我们可以回想下我们那些烦恼,那些与人事物的粘着,必定统统伴随着一种敏感——因为是你在意,而在意就是敏感。别人对你的评价和态度会影响到你,因为你在意,这是敏感;自己混得怎样别人又混得怎样会摇动于你,因为你在意,这是敏感;痴迷于某个人或某件事会左右着你,因为你在意,这是敏感;过去的阴影、对未来的担忧扼住了你,因为你在意,这是敏感……总而言之,一切烦恼其实都是某种粘着,一切粘着都可以还原为某种敏感。

然后我们再来看,当这种敏感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反映和表现又是怎样的——往往要么是被其裹挟推动着走,要么是只顾排斥拒绝而陷入了更深的纠结和痛苦中。不论是哪种,你都未曾直面而自觉于你的烦恼和情绪。

而这就是不得解脱的要害所在——因为摆脱敏感,即是形成钝感。要形成钝感,就要对其进行熟悉,因为敏感正是因为不熟悉,就像我们在陌生人面前总是有些拘谨,我们对未知往往有着恐惧。这些不熟悉追究起来,其中情绪要么是偏小而没有引起你注意,要么是太大让你无力注意,要么是新的、很陌生而让你本能就想逃避,总之你没有注意;即使不大不小、不新不旧你也没有注意,因为你就没有注意的意识。而要熟悉,就在于直面,看到它、观察它、体会它,因而熟悉它。

熟悉之后,敏感即变成了钝感,就像那层糨糊风干了,自然就解开了粘着,自然就能从中解脱。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了解了熟悉了,感知体验上就迟钝了,便不再有那种强关系了,认知上也有了一种了然于胸、成竹于胸的掌控感,自然就能风轻云淡、游刃有余,这就是平和,这就是智慧。

我住的地方挨着一所大学,刚搬过来时,觉得校园真大,风景真不错,像个大公园一样,没事就要去逛逛。一年之后,逛遍了逛多了,就觉得学校变小了,风景也变成了平常。虽然如此,却觉得在这里更亲切、更自在,走在这里也会更多地关注一草一木,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便是个例子,一方面是有了钝感,另一方面你又有了一种更深层、更真切、更贴身的敏锐。

所以这就是修炼平和力,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办法。其中枢,是向其中的敏感原理开战;其要诀,是直面自己的烦恼和情绪;其目的,是养成钝感力,解开粘着,解脱自在。人人可以上手,处处可以下手,用了就能见效,实是妙药一副。老子云“不与人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不敏感,便天下莫能困住我。

而看似高深的所谓修行,看似高大上的那些相关词汇,其实也全都指向这里——这就是所谓“内求”,这其中自然就有“觉照”,这就是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意,这就是《金刚经》的“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就是禅宗的“直下承当”……只看你钝感的摄受广度,即是证量;你钝感的进入深度,即是究竟程度。所谓大道至简,所谓平常是道,所谓本分事。

直面而承担自己的真实,便是最好的生命自我疗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就死定
脸皮厚的人,混得比你好:被“敏感”扼杀的年轻人,缺的是什么?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敏感”体质
人生的心态要放宽
​当你的眼界太低,世间的烦恼就越多
人生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