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禅宗的情欲观

文:李满

​几乎所有宗教都为信徒设置了情欲关隘,佛教也不例外。宗教情欲关隘以戒律的形式存在,佛教也是如此。在佛教戒律当中,食戒和色戒是涉及人类基本情欲的。恰如儒家所言:“食、色,性也。”饮食之欲和男女之欲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其一关乎人的自体生存,其一关乎人的群体繁衍。

中国汉传佛教的饮食戒律包括禁止饮酒食荤,还包括“过午不食”;色戒则包括禁止婚娶和亲近异性。鉴于出家人多为男性,因此酒肉和女色应该是戒律最严加防患的。修行者视酒肉女色为洪水猛兽,避之而唯恐不及,认为一旦破戒,则不仅前功尽弃,且必万劫不复。

禅宗乃佛教教派之一,典籍却屡屡出现禅师无视戒律任性而为的记载。此类记载到底是偶然出现的例外情况(个别和尚犯戒出轨),还是禅宗教义导致的必然结果?换言之,禅宗作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到底如何看待佛教的食戒和色戒,到底具有怎样的情欲观?这就是本文要透彻阐述的问题。

食戒、色戒之于禅宗

佛教认为修行的最高目的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永生;而生理欲望是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源,因此节制食欲和禁止色欲是佛徒修行之必须。

节制食欲的戒律主要有“过午不食”和“戒酒戒荤”。然而,史籍上却有许多禅师不守此戒的记载,影响最广的莫过于道济禅师。道济又名济公,乃南宋高僧,被尊为禅宗五十祖和杨岐派六祖;有《镌峰语录》10卷存世,其诗作多收录于《净慈寺志》和《台山梵响》。此公嗜食酒肉,毫无禁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即此公名言。

史籍上有许多禅师不守此戒的记载,影响最广的莫过于道济禅师。

高僧大德饮酒食肉者非此一人,《指月录》记载:

阳(汾阳善昭)一日托以梦亡父母,命库堂设酒肉为祀。祀毕,集众僧令食。咸不听,阳因犹自饮啖。众曰:酒肉僧岂堪师法。尽散去,惟师与大愚六七人存。阳翌日上堂云:许多闲神野鬼,祇消一盘酒肉,断送去了也。

酒肉尚且不忌,“过午不食”则更不在禁忌之列。据《五灯会元》记载,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大珠慧海)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与“饥来吃饭困即眠”类似的语录在禅籍中比比皆是,如汾阳善昭说:“坦荡荡,勿拘结,粥饭寻常茶又啜。”可见这并非大珠慧海个人风格,实乃禅宗家风。禅者人人如此,并无禁忌可言。

相比于食戒,色戒是更为严厉的佛教戒律。食戒只是节制食欲,色戒则是禁绝性欲。然而,史籍中关于禅师犯禁越戒的记载却屡见不鲜。

赵州从谂是唐代蜚声禅林的高僧大德,《五灯会元》却有如是记载:

尼问:“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尼曰:“和尚犹有这个在。”师曰:“却是你有这个在。”

更有甚者,据《五家正宗赞》记载:

无着(女)未为僧,慧(大慧宗杲)馆方丈,师(道颜)常叱之。慧曰:“彼虽妇人,大有长处。”师不诺。慧抑令相见,师不获已,通报。着曰:“首座(道颜),作佛法相见,世法相见?”座(道颜)云:“佛法相见。” 着云:“却去左右请师入。” 师(道颜)至帐前,见着寸丝不挂,仰卧于床。师指曰:“者里是什么去处?” 着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皆从此中出。” 师(道颜)曰:“还许老僧入否?” 着曰:“者里不度驴度马。”师(道颜)无语。着曰:“与首座(道颜)相见了也。”遂转身觑里。师(道颜)懡·而出。慧曰:“却不是老畜生无见识也。”师(道颜)有愧。

大慧宗杲是名满天下的宋代高僧,其首座弟子道颜亦非无名之辈,师徒二人却有如此作为,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在笔者看来,上述禅师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禅宗义理实践的必然结果。

禅宗的终极追求及其在情欲行为上的体现

禅宗的终极追求并非所谓“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永生”,而是活得自由自在,心灵获得彻底解脱,精神达到绝对自由。

惠能有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一般佛徒看来,酒肉和女色是最可怕的尘埃。而依惠能偈义推衍:得道者心空而物空,内空而外空,故放眼望去,世上了无一物,当然亦无尘埃存在。酒肉女色如同无物,又岂能污染人心?

或有人谓禅宗此论纯属欺人之谈,然而,惠能偈子是有佛学依据的。经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佛学此论不无道理。

宇宙自然的本来面目人类无法知晓,恰如康德所说:“物自性,不可知。”我们已知的一切现象,无非人类意识所呈现之现象。如拙文《禅宗佛性论之终极解密》所言:“在适应和能动交互的动态关系中,人使宇宙本体(物自性或“本来面目”)在自己意识中呈现出种种现象:‘科学心’生科学现象世界,‘艺术心’生艺术现象世界;‘功利心’生功利现象世界,‘善良心’生善良现象世界。此佛理禅语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在恒常变化的动态进程中,人又使种种心生之现象湮灭于意识之中:科学心灭,则科学现象世界灭;艺术心灭,则艺术现象世界灭……此即佛理禅语所谓‘心灭则种种法灭’。” 这也就是禅语所谓“境由心生”“象由心显”。

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中心真空至寂而整体无限能动性,此性可称之为恒常变化性和变化恒常性

境由心生而象由心显,则一切境象无非心象:清净心生清净象,污染心生污染象。故《维摩诘经》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净土净。”

何为清净心?何为污染心?

清净心即释迦牟尼所谓“涅盘妙心”,即中心真空至寂而全体无穷妙用之心性。此心性六祖惠能谓之佛性。

惠能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然而,佛与众生毕竟有别:净用佛性者是佛,染用佛性者是众生。净用佛性者呈现清净心,染用佛性者生成污染心。惠能道:“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也就是说,佛性是同一的,运用佛性的方式则分两种:净用和染用。

凡夫俗子执于实用工具理性而循二元对立文化模式认知和行事,此为染用佛性,由此生成污染心。此心人为造作,由此而生成一系列二元对立之价值观念,如正邪、善恶、美丑等;由此又衍生出拣择趋避之行为和高低贵贱荣辱之心理意念。之所以称此心为污染心,是因为此心导致这样的结果:使人执着于人为造作之价值观念,拘束于人为造作之行为模式,迷失于人为造作之心理意念,而使人本来具足之佛性被遮蔽、滞塞和羁役,使人本来具足的无限能动性和绝对存在性(佛性)沦为相对有限性,使人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和圆融无碍性(佛性)沦为人为造作性,使人本来具足的自然而然性、应机自动性、应境自如性、应变无穷性(佛性)沦为不知所措而无所适从性,使人本来具有的自由自在性(佛性)沦为委琐迷惘而动则得咎性。

《五灯会元》

想象一下凡夫俗子面对自己的自然情欲时的心理和行为,就足以明白禅宗所论合乎事实。

《五灯会元》载:“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大珠慧海)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所谓凡夫俗子,就是背离自然生态而丧失本来佛性之人,所以“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时时迷失在人为造作的得失须索和利害计较中,而完全丧失了本来具足的自然而然性和自由自在性。

《指月录》载:“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当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婆子说得对,这位庵主就是凡夫俗子。因为他就是背离自然生态而丧失本来佛性之人。当妙龄女子抱定他时,其心理情状不难想象,必是一惊一乍而一喜一忧,患得患失而妄想颠倒,强行压抑而终归死寂。设若其是得道之人,而得道者必然自然松快而心如明镜,对这样一个毫无缘由蓦然扑来纠缠自己的女子的用心岂能无察?而凡夫俗子的反应则是:窃以为自己乃帅哥一枚,该女子为此而非礼自家,正窃喜时又悚然惊觉:此乃红颜祸水沾染不得,我得守六如龟而守意如城,切不可被她坏了佛身,于是乎强作正经而道貌岸然曰:“你是枯木,我是寒岩,你再死缠也没用。”此等心思真是见笑于大方之家。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这位道学家眼里只看见“淫”。正所谓“象由心生”,这位庵主是“淫心所生,悉为淫象;淫眼所见,悉为淫女”。换言之,这位仁兄心不净。其心不净,故所见所为皆不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净土净。”如此修行,方可得道。

《指月录》

净用佛性,方得清净心。而清净心即释迦牟尼所谓“涅盘妙心”。

“涅盘”意为中心真空至寂,“妙心”意为妙用无穷。中心真空至寂,才得妙用无穷;恰是妙用无穷,可证真空至寂。

此中心真空至寂而全体无穷妙用之心即人之佛性。

人之佛性从何而来?纯属自然秉赋。

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中心真空至寂而整体无限能动性。此性可称之为恒常变化性和变化恒常性,亦可称之为自然大化性和圆融无碍性。变化转换必有其轴心中枢。而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和无限转换之轴心中枢,其自身必然是绝对的真空至寂。万物变化绕此而运行,此中枢但有壅塞滞碍,变化即行中止,宇宙即不成其为宇宙,自然即不成其为自然了。禅宗所谓佛性,首先即指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之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而人乃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本来具足佛性,具足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人若净用佛性,则时时处处不失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

以此观之,真正的禅者不能为任何事物所碍、所困、所惑、所蔽、所障、所羁、所役而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丧失本来具足的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而凡夫俗子的人生常态却正是为情所困、为欲所役、为意所拘、为念所羁。

且以此理来解读得道高僧与凡夫俗子的所作所为:

道济禅师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实属至理名言。此间真义在于:逢着便吃,吃了便放下;事先不起意,事后不贪恋;来而不拒,去而不留;一任自然,了无挂碍;随缘任运,自由自在。而另外两种对待酒肉的方式恰属凡夫俗子:一种是贪嘴好吃之徒,见了酒肉便眼冒青光而迈不动腿;一种是视酒肉为洪水猛兽而避之惟恐不及。所以说其属凡夫俗子,因为这种行状并非人饮酒吃肉,恰是人被酒饮,人被肉吃。换言之,这不是人的自由自主状态,而是人的不由自主状态。确切地说,这是人被本能欲望或人为意念所支配、主宰、羁役,从而丧失人本来具足的天然自在、自由自主性(佛性)的生存状态。

或有人谓道济行状只属平常,然而,此平常心、平常行却有非同凡常之处。有个禅僧名坦山,一日与另一和尚行脚至一河边,恰逢一妙龄女子求助,坦山二话不说,横抱女子趟水过河,至岸放下,各奔东西。同行者疑曰:“出家人不近女色,怎能将女子抱在怀里?”坦山答曰:“你还抱在怀里呀,我是早就放下了。”

坦山行状可谓“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一任自然,了无挂碍。同理,“逢酒吃酒,逢肉吃肉”,同属一任自然,了无挂碍;“逢河过河,逢人抱人”,亦属一任自然,了无挂碍。而这正是佛性净用而彰显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的行为。这正是禅者了空得道的明证。

赵州和尚

此间非同凡俗处在于:行者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绝迹人为造作,达于自然大化之境;是所谓应机自动、应时而至、应境自如、应变无穷。与同行和尚及前述庵主等凡夫行状相差何止千万里!与一见酒肉美色便食指大动而情难自抑等凡夫行状同样有天壤之别。前者是被人为造作意念所羁役,后者是被本能欲望所羁役,同样是丧失了人本来具足的自由自主性(佛性)。

至于赵州和尚掐小尼姑公案,当然并非如小尼所疑,是赵州见色起心而趁机揩油;其实是赵州菩萨心肠超度小尼。小尼对异性行为如此敏感惊惧,恰似前述庵主,是未透过情欲关隘,自以为美女一个,他人必欲染指享用。而赵州法语一针见血,当即点破其心不净。经此当头棒喝,小尼幡然省悟亦未可知。

至于无着与道颜佛法相见公案,当然并非某些论者所谓淫言邪行,倒是恰恰证明某些论者“淫心所生,无非淫象;淫眼所见,无非淫女。”凡心俗眼,岂能见道?

无着彼时虽未出家,然其行状证明她所达境界已非寻常。以世法相见,她自然会衣着严整而以礼相待。所谓世法,即现实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所谓佛法,即超越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而达于自然大化之境的禅宗之道。世法规定男女有别,行为有范,不可越雷池半步。佛法视之,一切自然、天然、本然。以佛法相见,自然是以本来面目接人、示人。故无着祼呈自体而毫无愧色。当道颜指问时,无着亦以自然之理答之。当道颜说:“还许老僧入否?”无着道:“此处不度驴度马。”这是不认可他的道行,非是拒绝其性要求。当然,道颜所言,亦并非提出性要求。禅者语句皆为“活句”,若仅以字面义解读,是为 “参死句”。若读者不能省悟句中所蕴言外之意——言外之佛理禅意,是为“参死句”。未悟佛理禅意而未达禅境者,必自死于语句之下而不得省悟。前述某些论者应属此例。

道颜确实未彻悟佛理禅道,未达于自然大化之境。若已然悟道,他不会无言以对,当自然应曰:“驴眼所见皆驴,佛眼所见皆佛。仁者所见是何物也?”则无着当不至于转身向壁,拒其于千里之外。而道颜亦不必“懡㦬而出”,有愧而败。

若有人谓辩斗机锋何必以此惊世骇俗之方式,答曰:这常常是禅者的不二选择。所谓“嵯峨万仞,鸟道难通。剑刃轻冰,谁当履践。宗乘妙句,语路难陈”。佛法禅理恰是以如此直截峻烈的方式,方得以超常示现。正因为本能欲望情欲关隘是役使和拘禁人心最深重最严厉的东西,故以此方式能够最直截了当地勘验和印证来人是否真正彻悟禅道而达于超然尘外自然大化的至高境界。如果道颜能坦然面对异性本来天然的面目,自然而然、悠游自在、游刃有余地对答如流,自然证明他内不为本能欲望所主宰羁役,外不为无着色相所迷惑左右,而达到了应时而至、应运而生、应机自动、应境自如、应物无尽、应变无穷的身心境界。这便是了无滞碍而超然尘外的自然大化之境,即是身心灵肉圆融无碍而绝对自由自在之境。

禅宗情欲观所蕴涵的现代文化意义

从理论上说,禅宗追求的终极人生目标是活得自由自在,心灵获得彻底解脱,精神达到绝对自由。由此推衍,其情欲观应该是百无禁忌而一任自由的。然而,史籍上并未发现禅僧实质性的两性交合行为的记载。禅宗是否真能接受实质性的两性交合暂且不论,禅宗有其独立不羁的情欲观则是无庸置疑的。

禅宗情欲观一言以蔽之,禅法自然。与老子“道法自然”意思一致,一脉相承。(切勿以为放纵原始本能即为自然。任由原始本能主宰自己,恰恰是禅法自然的反面)。

如前所述,禅宗所谓佛性首先即指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之自然大化性,故佛性即自然性。人之佛性即人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人之佛性即人天然本真的自然性。自然至纯,自然至净,自然至真,自然无限能动,自然无穷灵动,自然无所不至;故情欲达到自然大化的境界便是极致,便属禅道。

境由心生而象由心显,则一切境象无非心象。

可惜,人自进入现实社会生活时起,便堕入了人为造作之途。人之情欲或则进入道德性的自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思;或则进入宗教性的自洁,即将全部情欲投入神明的怀抱,与神同在而与之融为一体,从而背离自然大道,迷失佛性,障蔽自然大化性,失却清净心,生成污染心。因此禅宗再三教导众生自净其心。

自净其心,即是去除人为造作性而重归自然大化性,就是超越人为之道德观念及心理意念而达于自然纯朴之身心境界。

惠能道:“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置于人类文化语境中来理解,这里所谓“迷人”指社会生活中被人为的道德观念和心理意念所制约和支配的人,“悟人”指超越人为之道德观念及心理意念而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人。“迷人”谨守现世道德或宗教道德而严防情欲自为,以期得到社会共识的认可和赞赏,是谓“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则自觉去除道德理念的羁绊和情欲本能的拘役,是谓“悟人自净其心”。自净其心即是返朴归真,回归自身天然本真性情。此性即佛性,即众生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绝对存在性、恒常变化性、圆融无碍性。

故惠能道:“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这里所谓“自性”即人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正因为人人天然本具,所以也称作“身中净土”。

人一旦回归佛性而达于自然大化圆融无碍之境,则一任自然而了无挂碍,得大自由得大自在。此即惠能所谓“悟人在处一般”,也即佛经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在惠能看来,人心本净;也就是说人本来具足天然本真而一尘不染的佛性。所谓一尘不染,意思是一无所执而一丝不挂。凡夫俗子心有所执而常有挂碍:或则执着于本能欲望,或则执着于功名利禄;或则为两性情感所困惑,或则为道德理念所羁役,因此而丧失天然本具的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绝对存在性、恒常变化性、圆融无碍性。故禅语曰:有执皆妄,有求皆苦。故老子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也就是说,自然而然才是正途,自然大化是为真道。

惠能认为人心本净,去除人为造作之污染,回归天然本真是正道。所以《坛经》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意思是:不沾染人为造作之是非纷繁,自身的佛性就纯朴清净了;不痴迷于俗世所趋之金钱权力美色,自身的佛性就灵明智慧了;不为俗世是非得失利害成败所扰乱,自身的佛性就宁静安定了;自身具有的佛性本来具足,但有人为增减,便失却其绝对无限性;身外之物和心内之念,自然生灭,自然来去,此乃自然之道;我心真空至寂而了无挂碍,应对自如而自由自在,这就是至高的禅道。

真正的禅者不能为任何事物所碍、所困、所惑、所蔽、所障、所羁、所役而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

自净其心而复归本真,绝迹人为而回归自然,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无限能动而无穷灵动,这样一种禅道可以说开启了人类情欲实践和情感体验通向最高境界的道路。

其一,此禅道可导向人类情欲和情感的自然至纯化。

其二,此禅道可成就情欲和情感的自由自在性和完全自动化。

其三,此禅道可超越一切道德制约和理念强迫,免除所谓负责、义务等理念压迫,免除包容、忍耐等情感勉强,也可避免一切强行的性格磨合和无奈的审美疲劳;生成自然至纯的两情相悦、两心相许、两性相交的无限灵动而绝对自由、怡然自得而安然自在的情欲实践和情感体验。

禅宗的“逢茶吃茶,遇饭吃饭”和“饥了便食,困了便睡”,道尽了一任自然而自由自在的生存乐趣,实践了“活在当下,了无牵挂”的情感体验,呈示了“随缘自在,到处理成”“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的禅宗义理。

由此可以比类相推,“遇酒吃酒,逢肉食肉”,一任自然而自由自在;“遇河过河,逢人抱人”,一任自然而自由自在。如此禅境,关键在于 “事先不起意,事后不留念”“来而不拒,过而不留”“活在当下,了无挂碍”。

由此比类相推:两性相遇若两心相慕,则自然相恋;若两情相悦,则自然相许;若两性相需,则自然交合;若情欲无继,则自然两分;若情感消逝,则自然两散。是为“来而不拒,过而不留”“活在当下,了无挂碍”。

或有人曰:此岂非放荡?答曰:此实为至纯之情至净之爱。比之于世俗惯常的两性交往形式,真有天壤之别。

世俗男女交往方式,无论是婚姻还是恋爱,必然难以超脱现实利害计较。双方的财产、地位、名声、学历、出身、颜值,无一不被拿来在计较的天平上称量一番。两性情感在此重重污染之下,真性纯情自是荡然无存。至于现实常见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皮肉买卖,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于食戒,色戒是更为严厉的佛教戒律。

即便没有上述现实利害缠绕,世人亦常为情所困,为爱所苦。所以陷入困苦,或因对方已然放弃而自己执迷不悟,或因自己已然不爱而对方死缠烂打。何以解困脱苦?禅悟可以一试。

禅联有曰:“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清潭,雁过而潭不留影。”将其置于情爱语境中,可以说这是“风竹之恋”“雁潭之情”。这无疑是自然而然至纯至美的情恋:竹,风来则与风共舞,风去则宁静自安;潭,雁来则清涟荡漾,雁去则澄明如故。是谓自然而然,质朴纯一;随缘自在,了无挂碍;迎送皆宜,去留无意。

或有人曰这未免太淡定寡情,其实这叫做“随缘而惜缘,惜缘而随缘”。正因为无比珍惜情缘,所以风来则当即迎风起舞,雁来则当下清涟荡漾;正因为无比珍惜情缘,所以风过雁去时一任自然,让双方葆有一份圆满无憾的情爱体验。

或有人谓这是不负责任的滥情,答曰:自然至纯,自然至美;至纯至美的情爱不仅与责任无关,且责任理念只能杀灭至美纯情。至于滥情之说,则纯属想当然了。至纯至美的自然情爱是极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人终其一生而不能遭遇,何滥之有?

现实生活中单方面一见钟情的事或者不少,而双方一见钟情的事势必百年难遇。其实本来并非如此难得,盖因世人入世太深而染尘太重,至美纯情自然难以萌芽滋生;而尘俗蔽心蒙眼,来自他方的至纯情愫亦难以觉察。静心反思,那星眸流盼灵光乍现的眼神,那心旌飘摇莞尔一笑的会心,我们曾因忽视而错过了多少!恰如清风一掠而过,枝叶婆娑起舞的曼妙,其至纯至美,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情到至纯便是禅,或许我们可以经由禅悟而成就自然至纯、自然至美的情爱。

作者系南昌师范学院教授、江西美学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无挂碍 一心向佛
一日禅:习忘者可以养生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心不打结 心无挂碍
哇!每天在讲的中文用语居然有30%都来自佛典|词语|众生|缘分|僧人|佛教
师法自然。境由心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