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程粹言选 (一)天理 1、 吾学虽...
二程粹言选 (一)天理

1、 吾学虽有所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程颢
   我的学说虽然有人传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己体会出来的。

2、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
                  ——程颐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们顺应它处事就顺利,违背它处事就困难。如果处事都尊循事物的规律,何用自己再下力气呢?
 3、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无少欠,百理具备。
——程颢
所说的天理,是没有穷尽、不会停止的,它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运行,不会因为尧帝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夏桀的暴虐而停止运行。天理对人来说,不会增加什么,也不会损失什么。这上面不会有存亡加减,而它自己却百理具备。

4、理则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之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王不易之理。故敬则只是敬此者也,仁是仁此者也,信是信此者也。
——程颢
世间万事万物的理是相同的,所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像考察天地万物之理、尧舜禹三王之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故敬就要敬此理,行仁义就要行此仁义,讲诚信就要信此者。
5、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程颐
天下万事万物都可用理来衡量。因为有物就有其构成的规则,一物都有其自己形成的规矩。
6、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程颐
人心有私欲,所以很危险。道心天理,很精深微妙。去掉私欲则天理就明白了。
7、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
                  ——程颐
人们在视听言动时要做到非理不为,这就是礼。礼就是人所遵守道理。人做不到天理的要求,便是有私欲。人虽然有意为善,也是非礼。能做到无人欲便是天理。
8、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程颢
  天地万物的构成原理,没有是独立存在的,都有与之相对的方面,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非有意安排的。每到夜里想到这种现象,不自觉高兴得手舞足蹈。
9、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
                    ——程颢
万物都有与之对立的方面。如阴和阳,善和恶。阳增长多了阴就消失一些,善增加了恶就减少。
10、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理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恒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程颐
天下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终而复始,因此才能恒久而不会穷尽。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固定不变则不能长久。只有随时变动,才是长久之道。天地常久之道,天地常久之理,非明于道的人谁能了解呢?

11、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程颐
一阳复生,春天天地万物开始复生,显示了天地生物之心。过去的儒者都以静为天地之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动而未动之初才见天地之心。不是深明大道的人,谁能认识到这一点呢?

12、静中便有动,动中自有静。
                 ——程颐
看似静止的事物中有变化,看似变化的事物中有不变的方面。

13、天地之化,既是二物,必动已不齐。比之两扇磨行,使其齿齐。既动,则物之出者,何可得齐?转则齿更不复得齐。从此参差万变,巧历不能穷也。
                 ——程颢
天地的变化运行,由于天地既然是两个物体,必然不会整齐。就像农家的两扇石磨磨面,不动时上下磨齿是齐的,可只有转动才能磨面,转动后磨齿就不会对齐。天地运行也是如此参差万变,无穷无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程天理语录60条
时势造英雄,而王阳明不属于任何时代,他的心学智慧你不懂!
《传习录》解读(三)
二程对“天理”价值观构建的贡献
推广│王阳明之“心即理”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