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次,有外国领导人来访,外交部礼宾司给...
有一次,有外国领导人来访,外交部礼宾司给毛主席做了一套黑色中山装。哪知,主席竟怒气冲冲的说道:“为什么又做黑色的?我不穿!”

礼宾司的负责人给毛主席解释道:“主席,按照国际惯例,接见外宾应该穿黑色的。”

毛主席立刻大声说道:“外国人的国际惯例就是圣旨吗?为什么要听他们的?中国人就按中国的习惯穿,你们谁做的谁去穿,反正我是不会穿的!”

为什么毛主席如此讨厌黑色中山装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毛主席向来不喜欢黑色,他亲自定下的“毛氏服”主色就是灰色;二是在1957年毛主席访苏参加苏共24届代表大会时,与身着黑色中山装的赫鲁晓夫多次激烈交锋,从此以后他就异常厌恶黑色中山装。

当然,毛主席更多的是讨厌所谓的“国际惯例”。在毛主席眼里,这些国际惯例实际就是西方帝国主义主导建立的秩序。在一个“强权政治”的世界里,他们制定的都是对他们有利的“国际惯例”。

但像毛主席这样经天纬地,豪气盖世的一代领袖。怎么可能受这种秩序和规则约束。他老人家从骨子里就蔑视这些“世界惯例”,也在挑战和颠覆旧世界的秩序和规则!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关于大典时礼炮该鸣放多少响,组织人员一时拿不定主意。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最高规格是21响。周总理就去问毛主席:“主席,大典的礼炮应该鸣多少响呢?

毛主席想了想,对总理说道:“按我说,大典上应当鸣28响!”

最后开国大典用了54门大炮,齐放了28响。这个鸣放的炮数是有着深刻含义:54门礼炮代表当时参加新政协的54个单位和方面的人士,28响是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率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共用了28年时间。

毛主席不遵循国际惯例,而用独有的表达,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写下浓墨重彩而又独特意义的一笔。

1956年,毛主席要会见来访的印尼总统苏家诺,罗瑞卿见主席穿的是黑色皮鞋,便提醒主席:“主席,按照国际惯例,您是不是该换上一双黑色的皮鞋?”

毛主席当场反驳道:“为什么要按他们的国际惯例穿,我们就要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穿!”而在1972年2月,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毛主席脚上穿的,是大兴县一位农村老太太做的圆口布鞋。

不但如此,毛主席是在游泳池边穿着泳裤披着浴袍,跟一身正装的赫鲁晓夫第一次见面。在深夜2点50分,“三更半夜”安若泰山地在书房会见尼克松总统的首次访华。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的国家元首!是世界霸权的体现。可毛主席不管这些,他就是要按自己的规则办事,不按世界霸主的规则。

在书房和游泳池接见外国政要,尤其是会见“超级大国”国家元首的首次访问,世界可有这样的“国际惯例”?这不是开了世界历史的先河吗?不是千古之绝唱?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不但没让各国政要感觉到失礼,反而觉得比礼炮齐鸣,礼兵齐刷刷敬礼,带给他们的记忆更亲切和终生难忘。

毛主席在与国际交往中所贯穿的一条清晰线条,就是十分讨厌和不拘泥“国际惯例”。这绝不仅仅是穿衣、穿鞋等生活细节这么简单。

他老人家的真实想法,就是要从这些开始,逐步打破旧世界旧秩序,建立一个新世界新秩序。这才是真正心怀天下、天生就带王霸之气的伟大领袖的魅力所在!我们要勇于改变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改变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次,一位外国领导人来访,外交部礼宾司给毛主席做了一套黑色中山
毛主席的王者霸气:我不与国际接轨
毛主席从来没有与“世界接轨”的概念今天,看到红色小兵的一篇文章,
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一张罕见的留影,照片中的他身穿中山装,
好消息不断!马科斯刚走,又一国元首来访,中国21响礼炮高规格欢迎#召唤兔年
毛主席接见外宾,说:不要按外国的规矩,要按中国的规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