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通2个月,今天带你走进这座铁路小站
通往金桂站的路,不太好走。



从叙永县城出发,只有唯一的一趟通勤火车。
如果是开车去,没人指引,哪怕打开地图导航,也很可能找不到。


司机大哥说,“从这里拐弯进山,开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抵拢就到了。”
连续颠簸、多处急弯,翻过一个小土坡,视线瞬间被高台之上、白墙之内,一幢红顶白身的小楼吸引。
此处便是金桂站了。


金桂站,叙毕铁路上的一个五等小站。

去年12月21日,叙毕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在这条全长192公里的线路上,共设有14座车站,它便是其中之一。

小站群山环绕荒无人烟。

荒到离这里最近的人家,都在对面山上,周边更是连个小卖部都没有
这里虽然海拔只有600余米,但位于2个隧道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喇叭状的风口。
站在室外,时常会有一阵混着雨点的大风吹过,让人顿感阵阵寒意。
下车后,拾级而上,便来到了站内。
小站由2栋3层楼高的房子组成,整个面积约300㎡,房间则达到了20余间,除了车务部门的生产生活用房以外,还有其他设备单位的设备用房。看这规模,应该是个挺大的车站。
但现在,这里只有2个人当班值守。

金桂站目前在岗3人。

1名站长、1名副站长和1名值班员,实行“三班倒”,日常上班就2人。
“如果这中间遇见谁家里有事请个假,这时间便更久喽。”

已经待了12天的金桂站副站长窦鹏川边记录工作日记边说道。

作为叙毕铁路的一个中间站,金桂站目前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每天,有2趟客车和4趟货车从此通过

小站职工除了接发列车的工作以外,就是对接设备单位对线路、设备进行检修及施工。
300㎡的站房,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运转室了。

去年10月,在叙毕铁路正式开通前,小站的3名职工便提前介入,来到了金桂站。

初到小站,各项设施设备都不完善。他们积极想办法,生活用水紧张就利用山涧的沟渠水缓解,同时还要克服上厕所不方便、采购物资不便捷等各种困难。

这一待就是两个月。

提前介入以来,小站职工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勤。

由于李果、窦鹏川、雷晓群3名职工家都在内江,如果选择乘坐通勤列车上下班,需要从叙永乘坐大巴车前往泸州,再从泸州坐高铁列车回内江。

花在通勤路上的时间达到了5、6个小时,稍微耽误下,一天就在路上了。

因此,车站3名职工都选择自行开车上下班。

开车回家的时间也有3个来小时,而且一趟来回算上过路费、油费等开销也是一笔大数目

有时,在站上待久了,窦鹏川还是要时不时去热热车,防止电瓶没电,让自己安心。


其次,他们还面临另一个难题,吃饭。
由于金桂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开车去最近的村民自开的小超市采购物品,来回也需要花费近2个小时。

因此,小站食品补给基本靠通勤列车运送或职工自带。

目前,通勤列车每4天为小站送来一次食物补给。

由于当班职工需要一直在运转室值守,所以,小站也在当地请了一名村民专门负责职工伙食。
由于地处偏僻,手机信号不稳定。在室内手机基本没信号,接个电话需要在室外来回“巡走”。

在金桂这样的小站里,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孤独。

好在今年1月, 内江车务段为小站装上了WiFi。

因此,闲暇之余,看电视剧、电影,成为了小站职工打发时间的“不二选择”。

但即便如此,小站的生活仍是枯燥的。
窦鹏川工作之余,还会坚持自己健身的兴趣爱好。
或是,面对群山,抡起自己的杠铃举重杆。


或是,双手提着两桶5L矿泉水,猛练自己臂力。

“工作得干,日子也得过。”窦鹏川边练边说道。
“把音箱打开,跟着唱唱歌”“绕着站房小院子散散步”,这些都成为了车站职工打发时间的另一种选择。

当然,用手机给家里人多问候几句,是每天的必修项目。
小站的职工们内心清楚,其实自己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但承担了这份工作,很多亏欠只能自己默默调节。


这里,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山区,山高谷深,地貌复杂
金桂站就“藏在”这翠绿之中,两隧之间。
显眼且偏远。

这里,300㎡,20间房,2个人。
是“人均建筑面积最大的车站”,是“人均房间数最多的车站”,也是“人均孤独份量最重的车站”。
这是金桂站,“豪华”且孤独。


很多时候,经历了他们的经历,才知“家家有本难念经”的道理。

也就理解了工作和生活的苦与乐,明白了偏远小站职工的不易。

在全国铁道线上还有很多如金桂站这样的小站。这些小站不办理客货运输,有些甚至连站牌名都没有。

但正是这样的小站,守护着万里铁道线的运输安全,为旅客及货物列车运行保驾护航。




来源: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内江车务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游湘桂益湛,2677/8次运转纪实
跨越70年,“新中国第一路”的车站有了怎样的变化?
-50℃极寒中过新年!7名铁路职工坚守四等小站
坐绿皮小火车,领略沿线风土人情
只有一个人的火车站,到底有多寂寞?
【小站情怀】工作51年的新河火车站就是我的家 | 散文 闫嗣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