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展播之八


2014-07-20 京铁青年

十七年不变的坚守

——记北京铁路局“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客运段李双丽

她以17年始终如一的热情,服务着每一位旅客;她用“待旅客如亲人”的承诺,弥补不能照顾家人的“遗憾”;她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几经风雨磨砺,写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17年来,她用青春见证了铁路的每一次腾飞;17年来,她将汗水洒在了列车的每一个角落;17年来,她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优秀而自信的高铁列车长。她,就是北京客运段高铁二队G185/D366次列车长,李双丽。

谈起李双丽,同事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在工作中,她严于律己,一丝不苟,曾以“十个一点”工作法成为班组管理的佼佼者;在生活中,她宽于待人,善解人意,以赤诚之心成为90后列车员口中的大姐姐。多年来,由于工作出色,她曾先后荣获段“036岗”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路局“新长征突击手”、路局先进个人和全路“火车头奖章”等荣誉称号。但提到荣誉她总是说:“成绩只代表过去,努力才代表将来。”

忠于职守——一句承诺使她坚守十七年

虽然在列车上工作了17年,但李双丽从没有忘记过自己在刚入路时说的那句话。还记得1996年,为了分担家里的重担,年仅18岁的李双丽便早早放下学业,作为第一批劳务工到铁路实习工作。刚入路时,她是一名硬座车厢乘务员。虽然在硬座车厢,但作为一名开往革命老区列车上的乘务员,李双丽感到无比光荣。在车长看来,她是一个勤快而沉默的小姑娘。每每列车运行到南方,旅客脚上的红泥总是把地毯踩得又脏有乱,成为每个车厢难以处理的问题。但是走进李双丽的车厢,地毯却总是干干净净的。原来,刚刚入路的李双丽腼腆羞涩,不善表达,面对这种情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清扫,清理的次数多了,旅客们也就不乱踩了。有一次,当她正在清扫的时候,一位年迈的旅客说:“小姑娘,你现在也就是刚来,有这份热情。过几年你还能保持吗?难啊……”说完这句话,那位旅客长长的叹了口气。谁知,一向沉默的李双丽回过头,斩钉截铁地说:“我能!”看着她那坚毅的眼神,旅客吃了一惊。“我能”,虽然是简短的两个字,在李双丽的心里却深深地扎下了根。她知道,这是她对铁路、对列车、对旅客许下的承诺。17年,一路走来,无论是在怎样的岗位,这两个字一直镌刻在她的心中,并伴随着每一次前进的脚步和成绩的取得愈加深刻而明亮。

舍小家 为大家——她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在领导眼中,李双丽好似一个“铁人”,在工作的6000多天中,她从未因事离岗一次,在每次重点任务面前,她总是冲在第一个。她经常说:“任何时候,不能在我这掉链子。”一次,当她还在陪高烧的宝宝输液的时候,突然接到电话要担当一个紧急任务。挂断电话后,李双丽果断地请医生为孩子拔掉针管,轻声说:“宝宝,咱得节约时间,现在先不输液了,先开点药回家好吗?”孩子哭着点点头,说:“妈妈又要走了。”就是在这一次次地分离中,李双丽毅然地投入到工作,从未犹疑。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1999年的一天,在列车上值乘的她接到了母亲病危的电话,心里难受极了,可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强忍着悲痛坚持了下来。工作一结束,她连夜坐火车回到了家,直奔医院。她拖着沉重的双腿悲痛地推开每个病房门寻找母亲的身影,可是最终找到的却是母亲已经冰冷的身体,直到今天她仍为没能跟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感到心痛。李双丽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动了班组所有的干部职工,带动了周围所有人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而这种精神也一直伴随她值乘好每一趟列车,服务好每一名旅客。

勤学苦练——她成为班组管理的佼佼者

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到软卧乘务员再到高铁列车长,李双丽经历了铁路的六次大提速,并与中国铁路一起步入高铁时代。这个特殊的经历使李双丽不断培养自己与时俱进、勤学苦练的品格。在班组管理中,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并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十个一点”的工作方法,即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说话轻一点,态度好一点,脑筋活一点,度量大一点,理由少一点,行动快一点,做事勤一点,效率高一点。大家在工作中用“十点”来要求自己并互相勉励。时间长了,班组乘务员自己分析问题,调整情绪,处理旅客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服务旅客过程中,她采取“自助式服务”与“引导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由“程序型服务”向“用心型服务”转变,由“单一型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突破了传统服务的不足,使服务内涵得到了创新与发展。

爱的奉献——她待旅客胜似亲人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李双丽为自己定下的人生法则。在值乘过程中,她总是善于观察旅客的细微表情,对旅客的病痛感同身受,并将旅客照顾的无微不至。她说:“从小我目睹了母亲所经历的病痛折磨,所以,对于旅客,我更愿通过我的努力减轻他们在乘车中的痛苦。”记得 2012年4月8日,李双丽值乘在由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方向的G148次列车上。当列车即将到达南京南站时,她发现3号车厢1F座位有位女士浑身哆嗦,不停地呕吐,于是她立即对旅客进行询问。原来这位旅客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随行的亲友在4号车厢。见此情形,她立即通知乘务员请家属过来陪护,并建议旅客在南京南站下车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但这位旅客强烈要求不下车。为了使旅客的病情不再恶化,身为列车长她立即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医生。不久,北京安贞医院的邢医生一行四人帮忙诊治,发现旅客血糖非常低,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李双丽通过多年行车经验告知餐车,把米饭加水熬成粥再加点糖给旅客服用。在此期间,她趟列车乘务员为旅客取来毛毯取暖,为旅客端水送饭,列车又通过广播征集药品。在列车工作人员和热心的医生、广大旅客的共同努力下,这位旅客的病情有所好转,慢慢的睡着了。在乘务工作即将结束时,旅客的父亲清华大学叶佩青博士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对李双丽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工作17年中,李双丽帮助的旅客不计其数,收到的表扬信上百余封。她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给别人一份快乐时,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

高铁给了李双丽绽放青春的大舞台,而她,以出色的表现在高铁乘务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划下了靓丽的一笔,展示了新时代高铁乘务员服务旅客创先争优的新形象。2014年3月,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李双丽从一名劳务工转为正式工。耕耘之后虽有不小的收获,但她从未止步,她经常将“常怀感恩之心”挂在嘴边,以此鞭策自己一路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家子两代人,服务铁路数十年
广铁独家风景,美炸了!你会来吗?
往返一趟列车高达27人逃票 图
【寻找春运最美铁路人】美女车长的春运一日
复兴号乘务组推“6心”服务法 为特殊旅客提供服务
高铁列车上有几名列车员?答对的人真不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