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顾】JOO肺癌文献荟萃合集(17年12月-18年01月)

主编介绍

王鑫  肿瘤学硕士,博士在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研究方向肺癌基础和临床

发表论文4篇,参编著作2部,编译各类肿瘤文献、科普100余篇。


【JOO肺癌文献荟萃26】不吸烟SCLC特点∣阿法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阳性肺癌∣NGS和RT-PCR可用于检测ALK融合    


临床研究

 
【Lung cancer】周彩存教授∣国人不吸烟小细胞肺癌患者特点

绝大部分SCLC与吸烟有关,不吸烟比例仅为2%~5%。该研究目的是探索在真实世界不吸烟SCLC中国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回顾性入组SCLC患者303例,分为吸烟和不吸烟两组。局限期113例,广泛期190例。不吸烟患者69例占22.8%。较吸烟SCLC患者,不吸烟组PFS和OS显著延长,PFS8.37个月对比7.10个月(P = 0.036),OS19.73个月对比14.40个月(P = 0.044)。多因素分析提示不吸烟是PFS延长独立有利预后因子(HR = 0.753, P = 0.047),但对OS无预测作用(HR = 0.780, P = 0.236)。吸烟组和不吸烟组ORR类似52.6%对比 59.4%( P = 0.315)。另外,在广泛期一线治疗客观缓解患者,预防性脑放疗(PCI)可边缘显著延长PFS(10.57个月对比7.73个月, P = 0.075)。结论为在中国SCLC患者中不吸烟比例较高,不吸烟患者较吸烟患者PFS和OS显著延长。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7305913


A T研究

 
【Lung cancer】阿法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突变NSCLC的Ⅰ期研究

一代EGFR TKIs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延长PFS时间。入组未经治疗EGFR突变NSCLC,首要研究终点安全性。阿法替尼分为40 mg/天和30 mg/天两个剂量级,联合贝伐珠单抗15 mg/kg,每3周一次。根据剂量限制性毒性((DLT)选择剂量。纳入患者19例,40 mg剂量组5例,30 mg剂量组14例。5例40 mg/剂量组患者3例出现DLT,提示不可行。14例30 mg剂量组患者中3例出现DLT,均为3级非血液学毒性,可迅速解决。40 mg剂量组3级以上AEs分别为腹泻2例、皮疹1例、低氧血症1例、甲沟炎1例。30 mg剂量组3级以上AEs分别为腹泻2例、低氧血症1例。可评估患者16例,CR1例,PR12例,无一例出现疾病进展。结论为阿法替尼30 mg/天联合贝伐珠单抗耐受性可,疾病控制良好。联合使用是EGFR突变NSCLC潜在的治疗选择。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7305949


基因检测

 
【JTO】NGS、RT-PCR、IHC和FISH4方法检测ALK融合间大PK

ALK融合约占NSCLC 2%~7%,FISH为起初标准检测手段,因免疫组化(IHC)为可重复及敏感的方法也批准用于ALK检测。目前RT-PCR和NGS用于ALK检测在增多。本文比较4种检测检测技术。患者来自ETOP 研究,96例患者进行FISH、RT-PCR和NGS检测,H评分>120定义为免疫组化阳性。RNA提取同样来自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对于RT-PCR,引物覆盖最常见的ALK融合类型。研究目的分析各个检测技术的一致性。对于NGS,在95例患者中检测出77例(81.1%),RT-PCR在96例中检测出77例(80.2%)。4种方法分析60例患者55例表现为一致(43例ALK阴性、12例ALK阳性)。将FISH和IHC双阳性作为金标准,RT-PCR和NGS的敏感性70.0%和85.0%,特异性87.1%和79.0%。将IHC与RT-PCR或 NGS联合,敏感性相同,特异性增加至88.7% 和83.9%。NGS和RT-PCR检测ALK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了保证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应采取2种技术检测ALK状态,不一致时使用第三种技术。


【JOO肺癌文献荟萃27】局晚期NSCLC放疗和化疗的顺序∣HSP抑制剂AUY922的2期结果∣细胞毒T细胞介导IO联合放疗的心脏毒性


临床研究

 
【JCO】局部晚期或不完全切除NSCLC患者术后放疗和化疗顺序

尽管多项可行性研究证明,对局部晚期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NSCLC患者辅助同步放化疗(CRT)是安全的,但是CRT是否优于化疗后序贯术后放疗(C→PORT)还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分析那种治疗顺序更有效。


使用国家癌症数据库,选择至少接受肺叶切除非转移NSCLC,要求术后接受多药化疗和放疗。研究分为2个队列,队列1为R0切除及pN2期,队列2为R1~2切除不论淋巴结状态。使用COX回归倾向匹配评分分析OS。队列1和队列2分别纳入患者747例和277例,中位随访时间32.8个月和27.9个月。在队列1中,C→PORT患者中位OS 58.8个月,CRT患者中位OS40.4个月(P < 0.001)。在队列2中,C→PORT患者中位OS 42.6个月,而CRT患者中位OS38.5个月(P = 0.42)。使用倾向匹配评分后,队列1中C→PORT较CRT的OS仍有改善(HR1.35,P=0.019),队列2中2组间无差别(HR1.35, P = 0.19)。结论为对于R0切除pN2患者,先化疗再放疗较同步放化疗改善生存。对于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治疗顺序与生存改善无关。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4.4771


临床研究

 
【JTO】HSP抑制剂AUY922治疗晚期NSCLC的Ⅱ期结果

依据基因突变类型分为EGFR阳性、ALK阳性、KRAS阳性和三个基因均阴性三组。均接受>2线治疗。EGFR突变须接受EGFR TKI治疗,除非原发耐药(如T790M或20外显子插入突变)。给予AUY922 70 mg/m2 ,每周一次静脉注射。首要终点为评估第18周时有效性。自2010年10月至2104年11月间,在全球21家中心纳入患者153例。在ALK阳性组第18周时ORR和SD分别为31.8%和9.1%,在EGFR突变组ORR和SD分别为17.1%和8.6%,在既往<2线治疗EGFR突变组ORR和SD分别为9.7% 和 22.6%,在KRAS组ORR和SD分别为0%和 7.1%,在以上三基因均阴性组ORR和SD分别为8.8%和8.8%。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AUY922对19外显子缺失、T790M突变、20外显子插入优先。最常见(≥40%)AEs为腹泻、恶心和食欲下降。视力相关异常发生79.7%(大部分为1~2级),35例(22.9%)患者存在夜盲。结论为AUY922治疗NSCLC有效,特别是ALK重排及EGFR突变患者。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7)33083-6/fulltext


免疫研究

 
【JTO】PD-1介导放疗相关心脏毒性与细胞毒T细胞有关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导致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致命性心肌炎。近期研究显示PD-1抑制剂可与胸部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NSCLC。本研究目的分析免疫治疗增加放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机制。利用鼠模型,发现2周内急性放疗相关心脏毒性从0%增加到30%(p= 0.023)。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 0.01)。组织学分析心脏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增加,而CD8 淋巴细胞减少,说明急性死亡与细胞毒CD8 细胞有关。为证实上述结果,临床常规5天分割放疗(6Gy)同时使用抗PD-1药物观察到类似的死亡率、心功能异常、组织学改变。结论为临床前研究显示PD-1抑制剂联合放疗,通过PD-1轴介导放疗相关心脏毒性,提示临床实践中设计放疗计划时要避免心脏毒性。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7)33081-2/fulltext


【JOO肺癌文献荟萃28】 meta分析 IO二线治疗的预后因素∣驱动基因阳性多发脑转移可考虑放疗外科


免疫研究

 
【JAMA Oncol】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二线治疗NSCLC预后因素Meta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替代多西他赛成为晚期NSCLC的标准二线治疗,但缺乏临床和分子特征的预后数据。纳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派姆单抗或atezolizumab)对比多西他赛的随机对照研究。收集试验名称、发表时间、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型。


Meta共分析纳入5项研究晚期NSCLC3025例,随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427例[14.1%],派姆单抗691 例[22.8%],atezolizumab569 例[18.8%])或者多西他赛(1338例[44.2%])。与多西他赛比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延长OS(HR 0.69, P < .001)。亚组分析,EGFR突变亚组无获益(HR1.11,P = .54),KRAS野生型亚组无获益(HR 0.86, P = .24)。生存获益与吸烟状态(无吸烟[HR0.79],曾经吸烟[HR0.69])、PS评分(0 [HR0.69],1 [HR,0.68])、年龄(<65 岁 [HR0.71]、≥65岁 [HR0.69])、组织学类型(鳞癌[HR0.67],非鳞癌 [HR0.70])、性别(男性 [HR 0.69],女性 [HR0.70])无关。研究结论为较多西他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二线治疗NSCLC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在EGFR突变亚组OS无获益,提示在其他有效治疗失败后才能考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Meta分析结果有助于试验设计和结果的解释。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666760?redirect=true


脑转移

 
【JTO】放疗外科治疗驱动基因阳性多发NSCLC脑转移

EGFR突变和ALK重排NSCLC脑转移(BM)较驱动基因阴性患者预后好,因此更倾向选择毒性较低的治疗方式,然而WBRT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仅放疗外科而不联合WBRT适用于1~3个脑转移病灶,但在更多脑转移病灶的应用还存在争议。


纳入2008年到2017年驱动基因阳性阳性NSCLC,要求脑转移病灶≥4 个接受放疗外科治疗。共入组患者35例,中位随访4.1年。接受单次放疗外科脑转移病灶个数为4~26个,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脑转移病灶个数为4~47次。从诊断BM计算中位生存期3.0年(ALK阳性患者为OS4.2年,而EGFR为2.4年)。中位生存期与放疗外科次数、总体脑转移个数,单次放疗手术治疗脑转移病灶数无关。放疗外科可耐受,5年无5年神经系统死亡为84%。5年免于WBRT比率为 97%。放疗外科治疗多发脑转移还有争议,但对于EGFR突变和ALK重排NSCLC是合适的。该研究支持单次或多次使用放疗外科不联合WBRT治疗驱动基因阳性4个及以上病灶的NSCLC脑转移。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7)33107-6/fulltext


【JOO肺癌文献荟萃29】Tivantinib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纳武单抗真实世界研究∣合并分析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的数据


靶向治疗

 
【JTO】Tivantinib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 MARQUEE研究亚组分析

探索性分析Ⅲ期MARQUEE研究的亚组数据。入组未经治疗EGFR、MET抑制剂治疗,既往1~2线治疗进展的非鳞NSCLC患者。随机分为厄洛替尼组和厄洛替尼  tivantinib (360 mg 每日两次)组。共入组1048例,伴有EGFR突变109例(10.4%)。厄洛替尼  tivantinib组(n=56)较厄洛替尼单药组(n=53)显著延长PFS,分别为13.0个月和7.5个月(HR0.49,95%CI0.31~0.77)。死亡73例(67%),联合组和厄洛替尼单药组中位OS分别为25.5个月和20.3个月(HR=0.68, 95% CI 0.43~1.08)。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腹泻、皮疹、乏力,厄洛替尼  tivantinib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缺性发热更多见。研究结论为厄洛替尼  tivantinib可耐受,较厄洛替尼单药可更有效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7)33112-X/fulltext


免疫治疗

 
【Lung cancer】纳武单抗治疗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

纳武单抗批准用于NSCLC二线治疗,但仍缺乏真实世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自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入组以色列5个中心连续晚期NSCLC260例,主要评估OS和毒性。其中,49例患者可评价ORR和PFS。


结果为中位年龄67岁,男性占68%,吸烟占76%,ECOG评分≥2占46%,非鳞和鳞癌分别占70%和23%,脑转移占21%,肝转移占21%,1线、二线及三线及以上使用纳武单抗分别占6%、64%和26%。中位随访18.5个月,死亡155例(60%)。中位OS5.9个月。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仅有ECOG评分与OS显著相关。ECOG评分0~1分和 ≥2分中位OS分别为9.5个月和3.5个月。对于49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位随访8.4个月),ORR35%,中位PFS2.8个月,假性进展发生率9%。除粒缺性发热和心包炎(各1例),纳武单抗安全性与文献报道一致。在真实世界中,纳武单抗有效但疗效低于临床试验报道。ECOG评分≥2分预后差。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7305822


靶向治疗

【Ann of oncology】奥希替尼治疗T790M阳性NSCLC脑转移:两项II期研究合并分析

NSCLC多见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早期临床研究显示奥希替尼可有效治疗CNS转移。为评价奥希替尼CNS活性,合并分析AURA扩展(NCT01802632)和AURA2 (NCT02094261)两项II期研究中CNS转移数据。既往EGFR TKI治疗进展的T790M阳性NSCLC,奥希替尼80 mg,每日一次 (n = 411)。稳定无症状脑转移可入组,允许既往接受过CNS治疗,要求基线≥1处可测量的CNS病灶,独立影像评估中心(BICR)评价CNS的疗效。首要研究终点为BICR的ORR,次要终点为DoR、DCR和PFS。


纳入基线CNS转移患者128例,可评估疗效50例,确认CNS  ORR和DCR分别为54%和92%,疗效与既往放疗无关。中位CNS的DoR(22%)未成熟(1~15个月),在第9个月时,75%患者仍维持有效。中位随访11个月,中位CNS  PFS未达到(95%CI 7个月~不可计算)。安全性数据与总体人群类似。研究结论为奥希替尼可有效治疗CNS转移,DCR较高,ORR令人鼓舞。


https://academic.oup.com/annonc/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annonc/ mdx820 /4774219 redirectedFrom=fulltext


【JOO肺癌文献荟萃30】 质子治疗局部晚期NSCLC∣限制局限期SCLC放化疗的因素∣T790M比值高奥希替尼疗效好


放射治疗

 
【JCO】质子治疗和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类似

随机比较质子治疗和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NSCLC,均联合同步化疗,目的是质子治疗在不影响治疗疗效情况下能否降低毒性。使用贝叶斯法适应性随机,保证患者接受更合适的治疗。计划入组181例,最终纳入149例,调强放疗组92例,质子组57例,两组基线特征基本均衡。质子治疗组心脏照射剂量显著小于调强放疗组(P= 0.002),但在肺和食管上的平均照射剂量无差异。12个月时放射性肺炎和局部复发的合并发生率,调强放疗组为17.4%,质子治疗组为21.1%,两组没有差异(P= 0.175)。调强放疗组和质子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29.5个月和26.1个月((P= 0.297)。在局部晚期NSCLC中,调强放疗与质子放疗在疗效和毒性上差距不大。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4.0720


小细胞肺癌

 
【JAMA Oncololgy】那些因素限制局限期SCLC不能接受放化联合治疗?

分析影响局限期SCLC实施放疗和化疗的因素。纳入2004年至2013年国家癌症数据库70 247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女性占55.3%,中位年龄68岁。放疗和化疗比例为55.5%,仅接受化疗20.5%,仅接受放疗3.5%,未接受任何治疗占20.0%,四类患者对应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2个月、10.5个月、8.3个月和3.7个月。多因素分析没有保险是化疗(OR0.65,95% CI 0.56-0.75, P < .001)和放疗(OR 0.75,95% CI, 0.67-0.85,P < .001)率低有关。结论为在美国局限期SCLC未接受放化疗比例较高,与预后差相关。未接受放疗主要与政府保险有关。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667733?redirect=true


靶向治疗

 
【Lung cancer】高T790M 与EGFR突变比值与奥希替尼疗效相关

三代EGFR TKI奥希替尼可克服耐药突变T790M,但T790M与EGFR活性突变的比值与奥希替尼疗效间的关系还不明确。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奥希替尼治疗44例,利用ddPCR技术分析细胞学标本33例,计算T790M与EGFR活性突变的比值,分析与奥希替尼疗效的关系。平均T790M与EGFR活性突变比值为0.420。21例患者比值≥0.4,T790M比值≥0.4的有效率显著高于<0.4,分别为92.3%和52.6%( p = 0.0237)。T790M比值与肿瘤缩小显著相关r = 0.417 (p = 0.0175)。T790M比值≥0.4的PFS为355天,T790M比值<0.4的PFS为264天,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对于T790M比值≥0.4,从一线治疗计算中位持续时间为931天,显著长于T790M<0.4的567.5天(p = 0.044)。结论为T790M与EGFR活性突变的比值与奥希替尼的疗效相关,比值越高治疗时间越长。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730630X


【JOO肺癌文献荟萃31】 IASLC盘点2017年胸部肿瘤进展∣中国人群低剂量CT筛查∣肺免疫预后指数


综述

 
【JTO】IASLC盘点2017年胸部恶性肿瘤进展

IASLC 2018年1月10日在官方杂志JTO上盘点2017年胸部恶性肿瘤的进展,小编在此分享一下摘要内容,想深入理解的读者可阅读原文。2017年NSCLC治疗模式出现巨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非选择患者和未经治疗PD-L1表达≥50%患者中显著提高有效率和延长了生存期。进一步讲,抗PD-1/PD-L1药物联合化疗和抗CTLA4抑制剂取得令人兴奋的初步结果。ICIs又成功拓展到SCLC、胸腺或胸膜肿瘤的治疗领域。试验性靶向治疗(Rova T)和新型化疗药物(lurbinectedin)治疗SCLC取得不错的结果。


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新一代TKIs(如奥希替尼或艾乐替尼) 较第一代TKIs有效率增加PFS延长,但因缺乏成熟的OS数据及考虑到一、二代药物的有效率都很高,最佳的治疗顺序还没有答案。另外,新的癌基因如BRAF、MET和HER2突变及RET融合已加入潜在驱动基因的行列。总之,胸部肿瘤正处在突破性进展的前夕,新的治疗让医生和病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免疫治疗敏感或耐药生物标志物、合理的ICIs联合模式、癌基因成瘾NSCLC的治疗顺序为未来一段时间胸部肿瘤面临的主要挑战。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8)30002-9/fulltext


肺癌筛查

 
【Lung cancer】韩宝惠教授:中国社区人群低剂量CT肺癌筛查

文章来自上海胸科医院,通讯作者韩宝惠教授。研究目的是评价低剂量CT对吸烟和不吸烟中国社区人群早期肺癌高危生存的筛查能力。自2013年至2014年,具有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筛查组或对照组,不能确定结节或肿物最大径≥4mm判断为CT筛查阳性。入组人群6717例(低剂量CT组3550例,对照组3167例),3512例(98.9%)行低剂量CT扫描,3145例(99.3%) 接受问卷调查。筛查阳性率为22.9%(804/3512)。随访2年,低剂量CT发现肺癌51例(1.5%),而对照组10例(0.3%),早期肺癌分别占94.1%对比 20%。研究结论为与常规医疗对比,低剂量CT可增加74.1%早期肺癌发现率。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8300047


免疫研究

 
【JAMA oncology】NSCLC免疫治疗有了预后工具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去中性粒细胞)比例(dNLR)、乳酸脱氢酶(LDH)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黑色素瘤的疗效有关,但与肺癌的关系还不明确。该研究回顾性收集欧洲8个中心的数据,PD-1/PD-L1抑制剂治疗测试集(n = 161)、验证集(n = 305)、设仅接受化疗(n = 162)为对照组。收集ICI治疗前全血细胞计数、LDH和白蛋白水平。根据dNLR≥3、LDH≥正常值上限,分为3组(好:0因素;中等:1个因素;差:2个因素)。首要研究终点OS、次要终点PFS和DCR。


ICI队列共466例、男性301例(65%)、目前及既往吸烟422 例(90%),PS评分≤1分401 例(87%)、中位年龄62岁,腺癌270例 (58%),鳞癌159例 (34%)。129例患者检测PD-L1,96例 (74%)免疫组化PD-L1表达≥1%,33例表达阴性。测试组中位PFS和OS分别为3个月和10个月,dNLR≥3和LDH≥正常值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2,HR2.51)。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差、中等和好三组的中位OS分别为3个月、10个月和34个月,中位PFS分别为2个月、3.7个月和6.3个月。疾病控制率与dNLR≥3、LDH≥正常值相关。验证组验证了上述PFS、OS和DCR的结果。对照组化疗组未发现LIPI与疗效相关。研究结论为LIPI可作为免疫治疗NSCLC患者选择的工具。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668529


【JOO肺癌文献荟萃32】 氨柔比星/卡铂治疗广泛期SCLC∣NGS检测可预测免疫疗效    


小细胞肺癌

 
【Lung cancer】氨柔比星/卡铂 培非格司亭治疗广泛期SCLC

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氨柔比星为合成的蒽环类药物,单药用于治疗复发或耐药的SCLC。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评价氨柔比星/卡铂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多中心II期试验,氨柔比星(30 mg/m2,D1~3)和卡铂(AUC = 5,D1),21天为一周期共4周期。培非格司亭(6mg皮下注射)第4天给药。首要研究终点为1年生存率,目标是将1年生存率从卡铂/依托泊甙报道的35%提高到47%。


入组患者80例,62%完成计划4周期化疗。总ORR为73%(CR13%)。1年生存率为38%。中位OS为10个月,骨髓毒性较重但可控。研究结论为氨柔比星/卡铂为治疗广泛期SCLC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较标准治疗没有提高有效性。即便是在培非格司亭支持下,该方案骨髓抑制仍较重。该结果与其他研究一致,氨柔比星还不能用于SCLC的一线治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00218300072


免疫治疗

 
【JCO】NGS可预测NSCLC免疫治疗疗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对部分NSCLC持续有效并延长生存期。临床需要有效的检测方法优化ICIs治疗人群。目前NGS使用日益增加,但对于ICIs疗效的预测作用还不明确。采集接受抗PD-1和抗PD-L1治疗NSCLC患者的详细临床信息和疗效数据,并行NGS检测(MSK-IMPACT法,n = 240)。使用RICIST1.1评价疗效,持续临床获益(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DCB) 定义为PR或SD持续超过6个月。比较DCB和非DCB患者TMB、基因改变、拷贝数变异的基因频率。行全外显子测序(WES)49例,定量比较NGS和WES检测的TMB。


结果为TMB与WBS有较好一致性(ρ = 0.86; P < 0.001)。DCB组患者的TMB显著高于NDB组(P = 0.006)。TMB高于总体人群中位数的患者,DCB显著更优分别为38.6% 和25.1%(P=0.009),PFS显著延长。拷贝数变异的基因频率在NDB组最高。EGFR突变和STK11突变患者ICIs无获益。TMB与PD-L1为独立变量,与联合TMB与PD-L1可富集ICIs获益人群。NGS可准确检测TMB,TMB数值增加伴随ICIs获益可能性增加。TMB与PD-L1表达不相关,有相似的疗效预测作用。将TMB与PD-L1整合可能对疗效预测价值更大。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5.3384


【JOO肺癌文献荟萃33】 JTO更新肺癌分子检测指南∣局晚期NSCLC治疗失败风险模型


指南共识

 
【JTO】更新肺癌分子检测指南


2013年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MP)为指导肺癌靶向治疗,共同制定分子检测的循症指南。为了确保指南的实用性,评价新发现基因、技术和治疗,2018年对指南再次更新。本次更新3项建议,增加18项建议。主要更新确认了细胞学标本可进行分子检测,要提高检测敏感性。免疫组化不适用于EGFR检测。关键性增加推荐:对肺腺癌行ROS1检测,可经验性NGS检测其他基因如ERBB2, MET, BRAF, KRAS和RET。ALK和/或ROS的免疫组化检测可替代FISH。对EGFR抑制剂继发耐药患者T790M检测检测方法敏感度要达到5%。当组织无法获取时,可用cfDNA替代检测目标突变。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7)33071-X/abstract


临床研究

 
【JTO】局部晚期NSCLC的首发失败部位风险模型


研究目的建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NSCLC首发失败部位和特殊病灶失败概率的模型。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5年间单个中心病例,纳入接受根治性化疗/放疗NSCLC患者251例,所有患者使用PET-CT做放疗计划。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和放疗前原发肿瘤SUV标准摄取值。使用多因素原因特异性COX分析。对局部失败患者,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每个病灶从开始到失败的风险。2个模型联合预测病灶失败风险。较鳞癌,腺癌局部失败风险明显降低(HR0.45,95% CI0.26~0.76,P =0.003),但腺癌组远处失败风险明显增加(HR 2.21,95% CI1.41~3.48,P<0.001)。分析个体病灶从开始到失败后发现,原发灶较淋巴结转移灶失败概率大(OR 12.8,95% CI 5.10~32.17,P<0.001)。SUV峰值与局部病灶治疗失败相关,每增加1单位OR值增加1.26(95% CI1.12~1.40,P<0.001)。研究结论根据患者和病灶特点可建立病灶失败特异性风险模型。鳞癌和腺癌治疗失败方式不同。部位特异失败模型可为传统预后模型增加补充信息。


http://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18)30006-6/fulltext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华】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最新」2018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一文掌握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指南共识 | 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肺癌|患者|治疗|肿瘤|支气管|
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