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年俗文化】桶蒸糕 打年糕 焋糕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年俗文化】

桶蒸糕 打年糕 焋糕

上海人素来爱吃糕。“”与“”同音,有节节高的口彩。迎新吃糕也是上海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饮食文化。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上海年俗中的三“糕”——桶蒸糕、打年糕、焋(zhuàng)糕

桶蒸糕

桶蒸糕闵行颛桥地区的传统年俗小吃,名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桶蒸糕由大米和糯米混合磨粉制成,用专门的杉木桶作为蒸具,蒸好后呈直径三十厘米、厚十多厘米的圆筒形。

闵行颛桥桶蒸糕

打年糕

俗语云:“有钱没钱,蒸糕过年。”因“糕”“高”同音,年糕寓意美好。如果要选取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过年食俗,年糕当仁不让。

上海各地抟粉打年糕习俗略有区别,以崇明年糕最为有名。崇明年糕较之别处更高、圆、厚、重。崇明年糕称“笼”,一笼年糕的主料为二十斤左右的米粉,其中糯米占七八成,白米占两三成。加适量水,拌入糖及枣子、核桃肉、栗子、蜜饯等配料后,盛在竹木制成的蒸笼里蒸。蒸熟了倒扣出笼,重约三十斤,高二十公分以上,够一家人从岁末吃到年初。

有时将年糕切成宽约两公分、长约十公分的“糕丝”,方便储藏食用。大年初一清晨做成年糕酒酿汤,俗称“酒瓣糕丝”。崇明还有另一个习俗——吃撑腰糕。《崇明县志》载:“二月二日,祀土地神,吃撑腰糕。”即在二月二这天重新蒸煮春节留下的年糕,迎接春耕生产的到来。

焋糕

焋糕是上海一道传统又独特的小吃。由于如今在街头难以买到,被称为魔都“奢侈”的年味,代表了许多老上海人儿时过年的记忆。如今沪郊金山、松江、奉贤等地仍保留焋糕的年俗传统。与年糕寓意类似,焋糕吃的也是祝福,祈祷生活节节高

焋糕 - 摄影:方曦

,意为装米入甑熏蒸,因此焋糕又称蒸糕。焋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粳米,二者混合比例因地而异。蒸前在糕粉里加入糖水不停揉搓,叫做“溲(sōu)糕粉”,糕粉溲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焋糕的质量。将溲过的糕粉用筛子过滤一遍,使口感更加绵密,叫做“插糕粉”。接着将筛好的糕粉洒入模具中。

与桶蒸糕、崇明糕不同,金山、松江等地的焋糕多用三乘三、四乘四、五乘五的方方正正的竹制模具,方言称之为“糕正”。之后挖洞,在糯米粉中放入豆沙或枣泥等甜馅料,再用糕粉填平模具。翻面后,揭开上面盖着的模板,糕点就有了精致的外形。最后一步是将焋糕送上灶头,蒸过后的糕点可以在寒冬腊月放上个把礼拜不坏。上海市非遗吕巷白龙糕就是焋糕的典型代表。

吕巷白龙糕

与焋糕类似做法的还有松江叶榭软糕,由于配方不同,具有松、软、甜、香、肥五大特点,吃起来松软香甜而不腻。这种用土灶蒸出的美食源自明万历年间,是松江糕点的经典之一,同样名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软糕有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三个品种。方糕以猪油、豆沙、枣仁、红绿瓜丝、绵白糖为馅心,外现呈正方形,色泽鲜艳,特点为肥、香、甜;素糕混入上等绵白糖,外现呈大块长方型,雪白细腻,线条清晰,特点为松、软、甜、凉,糯而不粘;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猪油、豆沙制成,外观呈圆盘形。

松江叶榭软糕

资料:上海文旅智宣

来源:乐游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海 | 糯叽叽、甜蜜蜜!阿拉过新年,少不了这口美味!吃了就吉利!
年年高!上海人过新年,就是要吃“糕”!这些全吃过的举手!
上海黑暗料理界地图·糕
正宗上海人的垂涎之物
只有土生土长的老上海才知道的经典小吃Top40!
过年糕点大盘点 绝大部分的金山人都没吃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