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态度的问题
吴南京

  的学习态度的问

  对于学习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月前,网络上有人推荐了一个尿毒症的患者来让我治疗(自然也是网络上让我开方)。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网络上我所能做的也仅是根据对方描述开了个处方,给对方提供一个思路而已。因为我觉得药方只是一个思路,疾病则是千变万化,所以我治病时,一般不会把药方开死的,特别是针对治标的药和对主药进行制约的药用量都会偏小。比如气虚血瘀,补气药我放得较足,而活血药则放得较小,比如天气转凉、吃生冷食物、情绪压抑等情况出现,会直接影响气血的通畅,病人来电话告诉我一些情况,我会叫病人另外再加一些活血化瘀、温中运脾的中成药配合,如果没有什么情况变化则原方服用;如果是痰湿闭阻的,则化痰药另外随机应变的加用;水湿重,天变下雨,则会嘱病人另外服用薏苡汤等等。

  因为在治病过程中,饮食、起居、衣着、运动、情绪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这样把治标的药和制约主药的药放轻点,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随机性的灵活变化,自然能提高治疗效果,只是这样一来,医生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变得像个保姆了,精力有限,所以也就不可能对每一个病人都一样的对待,态度上必定会有所不同。

  网友推荐的这个病人,吃了两三剂药,听说病人吵架情绪压抑什么的,在当地找了一个老中医,药后效果很好云云。我也很认真的把这老中医的药方收藏,不过我是觉得此老中医的药过于滋腻,不利三焦通利,效果如何我也在观望。病人见舌红苔薄,我用桑叶、杏仁、菟丝子、补骨脂、生黄芪、党参、枳壳、茯苓、泽泻等药为治,我对于慢性虚损之人,多用柔药,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药性和纯之药以缓图之。除非是病标很急,才会用药性很偏的药以急治,等到标之急得到缓解,用药上又恢复到柔药为治。比如利水药,偏缓和的是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药又经比茯苓强,防已、薏苡仁又更强些。所以利水之用,多先用茯苓、泽泻之属,防已用得不多,更不用说是商陆、大戟之类的猛药了。

  尿毒症我治过不少,特别是多囊肾和肾萎缩,的确难治。多囊还好点,如果是肾萎缩,要通过中药逆转,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本人治疗数例肾萎缩的病人,重用补气活血药,是有些许效果,但因为病人到些地步,家里的经济条件问题,也没有进行长时间的治疗,所以对于远期效果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观察和总结,是一大遗憾。而对于肾结石引起的的水肿,有的医生吓唬病人说是尿毒症,这些病人口中所说的尿毒症,治疗起来就很轻松了。所以治病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对西医检查有必要参考,切不能还死抱着一个所化问题不放,温阳气化能把结石化掉?我不信。

  其实对于一个医者来说,治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认真,我相信很多人都很认真,但很多人学习是偏于一个点,比如大学数年学习,考试上的五选一选择题,觉得都懂了,但治病效果不好(中医师考试的五选一选择题进行考试,是很可笑的事。这样的考试和实际的治病,相距何止是万里),于是去找一些怪里怪气的理论,比如黄无御的《四圣心源》,这些书,如果会说好,只能说读者没有看过李东垣的《脾胃论》和明朝的肾命学说,只能说学者起码的知识面不够。还有人大批温病学说,只能说此人《伤寒论》没学好,所以看不懂温病学的内容。这是思想太偏的问题。有人说曹家达也批温病学,的确,曹家达是批,他的《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践录》等书我很认真看过,里面就有很多温病学说的内容。这就要考虑为什么他学习治病时会用温病学说内容,而写书时会批温病??这是时代的问题,因为民国时期,西学盛行,不得不尊圣,管他张仲景这号人存在不存在,但只有尊圣,学者才能找到一个根本。所以看书,一定要看作者的生存时代背景,离开时代背景,是很难真正看得懂作者的原意。

  现在的时代,是网络的普及,大量的信息不断的冲击人们原有的思想文化。如果学识浅薄之人,实在很难区别其中的真伪。于是造成国民的一种不安全感,思想的回归得有一个过程,只有吃过亏的人才会明白这种信息的真伪带来的利弊。加上社会的重心向经济建设发展,于是思想没回归的人,就会急于求成。以前有些人到金华跟我学中医,他们的目的不外是看看我有什么秘方和绝招,弄个笔记本抄去现用。因为他们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一些秘方和绝招,于是也就不和我联系。这就是心急的态度。

  什么事都想找现成的,这还是社会嘛??有现成的谁不想捡?我也想,可是不现实。医生的治疗水平,还得不断的学习,让眼界开阔起来;不断的总结,让已得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

  梁启超说自信和骄傲不一样,自信是沉着,而骄傲是浮扬。我只能说,自信得有大资本,而骄傲也得有小资本。如果连起码的资本都没有,怎么骄傲。能骄傲的人,说明了还有两下子。我并不认为骄傲有什么不好,不外是因为中国人听虚伪而好听的话听多了,谁都知道对方讲的是屁话,只要中听还是高兴听。而真话却很刺耳,于是大家不想听。见谁半天放不出一个屁来,讲一些大道理,就觉得此人有修养。这是中国人的观念。我们要尊重这种儒化后的观念,但对于学习上是大大不利的观念,学习上还是要讲真话,大实话。

  几天前北京王会长来杭州商谈中医爱心基金的事,我带了一本《医学入门》在看,金晓峰同学说我为什么还看这种书。其实我看的《医学入门》是明朝李梴所写的,内容很是精要,是一本很好的书,和现在一些100天学会中医等书,质量上明显的不同。书中的内容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断重复的,但也就是要这种不断重复,打铁一样,一次一次的锤打,才能让一些核心思想深入灵魂,临床应用才能得心应手。

  湖南有一个妇女(我不知道她是谁,她自己说是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的,但现在做的是西医),网络上说起现在医疗环境不好什么的。我觉得很好啊,网络的问题,让病人对医学的常识已经有很多理解,医患双方都能很好去面对治病问题,不是配合得更好嘛?当我说到她西医学的水平也不行时(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不会用中医治疗,反而选择西医,这样的人的确很少见到西医学水平能高到那里去。更别说是一些基层的小医生),对方马上发飚的拜拜,我也就识趣的把对方删除。只能听别人说好听的话,这样的态度要学好技术,难。

  同样两个网络上的人,给我推荐尿毒症病人的网友,刚开始时,也觉得很牛,不断的给我留言,我也只是看看。但通过这个尿毒症病人的推荐,以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表现,觉得对方的确是在思变。他发来的一些蜈蚣粉煮鸡蛋治疗疾病的内容,我也一一收藏,以静观之。当然,对方说到说到菟丝子温阳会燥,只能说明他治的病人还少,不知菟丝子是一味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药,只是药力较弱,以王道慢补以见功,而不是如偏胜很强的药以救命之用。就算是桑叶好了,虽教科书上是归于风药,但桑叶久煎,清肺养阴的效果的确不错,本人治疗失眠见有郁火者,多重用桑叶久煎,以取清肺肃气之效,效果理想。可见同一味药,煎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病有标本缓急,药有偏性强弱。病急用偏药,病缓用和药,这是治病的一个常识。只能说病人心急,医生无定见,随着病人走而乱用偏药。

  比如阳虚之人,救命之时用干姜、附子之偏,但慢性病的阳虚,过用干姜、附子之偏,反而常生他变。要知补虚没有速效之法。古人治疗虚损性疾病,都要病人独居静养,而现在的人一心为钱,拼命的工作加班,吃进去的补药还大大不够工作的消耗,怎么补。所以治疗虚损性疾病,一定要让病人明白补虚之不易。如果病人无法理解,一心逑速效,只有放手不治,另找高明好了。比如长期失眠、长期拉肚子的病,那有元气不虚的。医生自己熬夜两天看看,人会不会没精神?所以对于一些慢性病,医生一定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想下,如果是自己长期失眠,长期拉肚子,会怎样?如此换位思考一下病人的病情,治疗上就不会急于乱下猛药。当然,一些慢性病,又不得下下猛药,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癫痫、哮喘等疾病,顽痰死血久闭于内,不下猛药,无法撼动病根。这就是上面所说治病要针对标本缓急的问题,病标固结严重,在确保元气可支的前提下,治标之药就不得不猛攻。

  所以医生治病的态度,要缓则缓,要猛则猛。这个度的把握,可不是上大学能学得到的。这得通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来锤炼。这也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医者对病人的态度问题。这也是一个医者对学习的态度问题。

  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一个纯粹的人(任何行业都一样),要放弃很多,放弃社会的世俗成见、放弃一些金钱、名誉。别人还不理解你,认为你的思想和正常人不一样,是一个疯子。因为别人不是医生,不懂医,无法理解治病的辛苦。特别是面对久病之人,病人因病而郁,医生不得不用移情之法来治疗,更表现得像疯子一样。世俗的问题,一个医生要尊重,但医生不是政治家,考虑的不是大众心理问题,而是考虑怎样把病治好的问题。这点和政治家刚好相反。也就是说,治病之时,最关键要考虑的是病人的个体问题。搞政治是考虑大众性问题。但又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疾病谱的问题,某一种疾病的发病率,这也是大众性的问题。所以医生很累,要考虑的不仅是个体问题,还要考虑大众性的问题。

  这都得有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病人来骂,这是正常的事,要么别当医生。把别人看你是一个怪物,一个另类,一个神经病,等等。这些社会眼光全部丢一边去。纯粹的当一个医者,不为病人的情绪所左右。但这个痛苦也只有医者能体会。

  一月前,我妈从楼上掉下来,脚伤了。可能是我平时把她的身体照顾得太好,以至于老人家心里很急。一个发烧都要半个月来养,何况是一个老人的伤呢。于是我激怒了下母亲,以免她气滞郁结,又再讲一些医学道理来安慰。对自己的亲妈都要这样做,何况是对其他患者。

  我是2007年到金华行医的,病人基础也较扎实。但是近些年这些老病号渐渐的远去,主要是因为我太忙,病人来电话我没空,再来电话我还是没空,时日一久也就此结束。但我还是很感谢他们,是他们当时对我的信任让我的技术得到提升。同时我也感谢我和交流的同行,他们让我看到更多层面的中医。

  2012年,我在北京拜师时,我师父陶广正教授叫我再沉十年;今年五月份拜吴中朝教授为师是,二师父特别的叮嘱我多看书。我不敢懈怠,我的车里,枕头边,到处是书。

  疯吧,神经吧。

  吴南京

  2016年11月7日星期一

  于杭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学的宝藏
一位民间土医生的肺腑之言
陈新华:一个民间中医的学医之路
转贴:李可老中医---作者:医者佛
一个民间中医的学医之路(难得的经验)
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