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炎何以解忧?既要辛散苦泄,还要甘缓酸收

很多人因为工作的繁忙而不能按时进餐,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又或者是为了节约时间,选择吃快餐,稍微空闲,又暴饮暴食,如此一来,诸多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很多朋友饱受胃病的折磨。如何消除胃病的折磨?

一、辨证思路

胃病的病机涉及胃、脾、肝、胆等脏腑。胃与脾以膜相连,胃以和降为顺,脾以健运为常,脾健令精气敷布于全身,胃和则浊气转输于魄门。胃有病,必令脾无所输化;脾失健运,每致胃不能纳谷。

胃炎病虽在胃,但与脾不可分割。一般胃炎初期,多表现胃失和降,症见痛胀并作;以后波及于脾,健运失职,症见神疲、纳呆及气血生化不足的虚象。

脾虚反过来又影响胃的通降功能,形成脾胃皆病,虚实互见。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肝胆与脾胃是木土相克关系,肝胆主疏泄条达,也关系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若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木郁不达,中土窒滞;肝火亢炽,迫灼胃阴;肝血不足,胃失滋荣。

胆与胃皆主降,胆有邪可影响于胃。临床上某些胆汁反流性胃炎,出现口苦、呕逆、泛酸诸症,大多因胆有郁热,胃气上逆,故见是症。胃炎的发作或证情的进退,常与情志变动有关,其病机离不开气机郁结,肝胆失于疏泄,进而殃及脾胃的升降使然。

二、治疗大法

胃炎何以解忧?辛散苦泄,甘缓和中或加酸收。

胃炎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虚,重在脾胃气阴虚亏;实,主要是气滞、血瘀、湿阻等;寒,多由饮食生冷,积冷成寒,或脾胃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热,缘因嗜食辛辣酒醴,湿热内蓄或脾胃阴分不足,阴虚而生内热等。基于上述认识,故治疗慢性胃炎崇尚辛散苦泄,甘缓和中或加酸收之法。

辛散苦泄法针对胃炎出现寒热互结、升降失司而设,《内经》云“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本法以苦辛合用,寒热兼施,一阴一阳,一开一降,有开泄痞塞、解散寒热、调节升降、疏利脾胃气机的治疗作用。

大凡气得寒而凝滞,得热则散行,故用辛药有开结散痞、温中散寒、通阳运滞之功,临证时根据证情轻重、相机选用。

苦寒药不仅可降上逆之胃气,清泄胃中之蓄热,且有健胃之功。胃为六腑之一,有“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以通为补,苦以降逆,正顺应了胃的生理特征。再说,与辛药配伍,又有相反相成的作用。若再稍佐疏理肝胆、调畅气机之品,则其功益彰。

至于甘缓酸收法,针对胃炎久病脾胃虚弱而立。其中脾胃气虚者,用甘缓以建中;胃阴不足者,用甘酸以化阴。尤其要说明的是,对慢性胃炎出现心下痞胀一症,用甘药与辛散苦泄之品并用,使痞消结散,胃脘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裘沛然 > 证治经验 二、辛散苦泄,甘缓酸收---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传授中医治胃病秘诀!(一步到“胃”)
裘沛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要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国医大师裘沛然的五大经验方
当代胃病临床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