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年前的打麦场,忘不了的麦秸垛里的时光!


这几天清晨,总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醒来。“麦黄快割、麦黄快割”,一声声,一阵阵,伴着这急切的呼唤声,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的打麦场。 

北方的五月,总是蔚蓝的晴天,空气中弥漫着热气,金黄的麦田随着滚滚热风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一眼望去,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年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

70、80年代的农村,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是起早贪黑,全家老小齐上阵 ,一起下地割麦子

填饱了肚子,戴上草帽,就一起出发。挽起袖子裤腿,挥刀霍霍向麦田。一声咔嚓,手起刀落,留下一地麦茬。

别小看了我们这群小孩子,干起活来不比大人慢多少。一天下来,互相比对成绩,干得最多的还能得到两颗水果糖,一直甜到心里。


割完后,将麦子扎成一捆捆的,便于最后搬运。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有序,竟像是刻意为之的艺术品!

虽然累得腰也弯了,汗水流到眼睛里蛰的疼,可怎么也挡不住直往上泛的喜悦劲儿。

割完麦子后,还要捡拾漏掉的麦穗,这通常由老幼妇孺们承包。虽然少,可拾到篮里都是菜,哪能浪费?



麦田里忙活完后,就要转战麦场。男人们把捆成扎的麦子装车,一趟趟运到场上压场暴晒。骡子、毛驴这会就集体出动了,没有的还是要自己拉。

等田间再次恢复静寂时,满塬遍野就像卸了盔甲的战士如释重负,只留下齐地的金黄麦茬和无数的汗水,宣告一场战斗后的胜利与喜悦,更宣告着夏收初步阶段圆满结束。


麦子摊开在场上暴晒,等着拖拉机碾压脱粒,按收割进度排序。暂时没有轮上的人家就将麦子堆积起来,形成一座座小山。


把脱粒后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要堆得美观又稳定也没那么容易。看,是不是像一个个蒙古包!


儿时的打麦场,也是孩子的游乐场。

忙活过后,堆起来的麦秸垛,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奔跑着跳跃着,攀上跳下,就算摔了也不会疼。


压场过后是扬场。这是耙子,拿着它就像八戒附身,总要舞两下直到被大人吼回去。


站在逆风的方位,用木掀把麦粒用力抛向空中,借风力吹去麦糠麦皮等杂物,剩下就是较为纯净的饱满麦粒了。



晒得干透,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入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夏收正是雷雨多发季节,天气往往多变难测。早上还万里晴空,午后就可能风云突变。

若是大意了,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那时就只有叹息的份。

一年的果实都顺利进了仓,才能好好坐下。喘口气,抽口旱烟,聊聊今年的收成,聊聊家里的小孙子。


一场农忙时节就这么过去了,我们赢得了与自然的赛跑,争夺到属于自己的收成。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来了,用汗水与双手为自己创造未来,与自然抗争永不妥协。

那样的年月,虽然辛苦却如此纯粹,即使长大了离开了也终生难忘。


来源:岁月如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年,欢口乡村如此麦收
故乡的麦子熟了吗?
汗水里悠悠的麦香
麦 假
【大荔文学·散文·朔风】打麦场
麦收畅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