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肿瘤转移新搭档:CTC-中性粒细胞团!

Trends in Immunology特刊亮点点评

转移新搭档:CTC-中性粒细胞团

近日,Trends in Immunology发布特刊New Advances in Neutrophil Immunity,在此期特刊中,一篇亮点点评引起小编注意。

背景

Nature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Szczerba et al. 2019;556:553-557)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存在CTC-中性粒细胞团更容易促进CTC增殖和转移灶形成。这篇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可能参与肿瘤发展的一种新机制。

CTC与中性粒细胞

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CTC与更差的预后、更容易发生转移密切相关已得到充分证实,并作为肿瘤诊断和肿瘤监测过程中重要的新型液体活检标志物,尤其是基于CTC的多种分子分型可为治疗药物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CTC在血液中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结伴而行,例如CTC与CTC形成的CTM,也可能是CTC-免疫细胞团存在的形式。

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也不断增多。致瘤小鼠模型的基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存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可能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活性氧ROS、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细胞外基质重塑等。

检出CTC-中性粒细胞团的患者预后

Szczerba在70名乳腺癌患者体内检测到CTC-WBC细胞团的比例为3.4%,其中绝大部分WBC是中性粒细细胞。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风险,这些CTC-中性粒细胞中大部分是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LY6G 的中性粒细胞,并表现促癌N2型分子特征,即与免疫抑制相关。该研究的主要发现之一是:检出CTC-中性粒细胞团的乳腺癌患者比检出单个CTC和CTC细胞团的患者预后更差。

CTC-中性粒细胞团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验证CTC-中性粒细胞团的功能,研究者通过多种类型的小鼠模型试验发现,CTC-中性粒细胞团更容易发生快速转移,生存期显著缩短。进一步做scRNA-seq分析后发现,与中性粒细胞相互结合的CTC细胞增殖和DNA复制明显增加,并通过ki-67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CTC-中性粒细胞团主要分泌四种细胞因子,其中IL6,IL1B与增殖增强密切相关,而4T1细胞则缺失IL6和IL1B受体。

与中性粒细胞结合的CTC突变分析

中性粒细胞相关的活性氧ROS已在基础研究被证实能增加肿瘤突变负荷,因此研究者对与中性粒细胞结合的CTC突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这些CTC更容易出现特定的基因突变,例如Tle1基因,此基因主要参与炎症抑制。

这篇研究提出了自身免疫系统可能参与肿瘤进展的新机制。但有更多未知领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除了乳腺癌,其他实体恶性肿瘤是否存在CTC-中性粒细胞团?

其他癌症的CTC-中性粒细胞团具体发挥怎样独特的作用?

TANs数量增加的癌症(如肺鳞癌)是否更容易检测出CTC-中性粒细胞团?

NETosis能否促进血行转移和种植?

这篇研究为我们带来了重要新发现,更为我们打开了关于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如何相互作用的另一扇天窗。

愿你我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六一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URE:中性粒细胞可护送循环肿瘤细胞
老谈 | 肿瘤转移的前沿进展
演变中的肿瘤微环境
沈阳药科大学:仿生纳米海绵消除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并抑制乳腺癌转移
GUT:“癌王”越化疗越“强”的原因竟是这样!
循环肿瘤细胞(CTC)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