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格格散文:过年的仪式

   

    小时候过年,从进了腊月门后,家长们就天天在耳边念叨:要过年了,小孩子不要乱讲话,不许说“不得了了”诸如此类不吉利的话,如果不小心说了,便会招来母亲狠狠地白眼。如此禁忌,使得那时的小孩子对过年有着无师自通的神秘感觉,所以那时的过年才是隆重的、敬畏的、期待的。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年的春联都是父亲亲自书写。

    挑一个暖暖的午后,在朝南的窗户下,擦干条桌,铺上报纸,把要写的对联先抄在小纸条上。这时候,父亲会考考我们小孩子,或者让我们各自想几则对子,或者问我们这些对子的意思,或者一个人说上联,另个人说下联,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新春,都是那个年代常见的内容。然后父亲仔细裁好对联纸,认真砚墨,写好后大大小小铺满一地。

冬日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户,照在红通通的对联和父亲高大脊背上,黝黑的墨迹未干,在阳光下反射着温暖的光泽。我们像几个小书童,殷勤地围在父亲屁股后面,一张张大声诵读。我们家的大门对联几乎都是写“白鹿家声鹅湖四泽”,,父亲说,那是我们宗族的姓氏,懂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家姓什么。

对联全部写好后,父亲总是多写几张小的,上面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之类的,意思是万一我们小孩子家管不住嘴,说了一些个混话,就不要跟我们小孩子计较了。

大年三十贴春联用的都是现熬的浆糊。浆糊粘上的春联非常瓷实,光刮掉前一年的春联就是个大工程,非半天时间搞不定,还得全家上阵累得满头是汗。再接着熬新一年的浆糊,爬高上低把春联和年画贴得里里外外满满当当。

镇上的新华书店一到年底就会在店堂里挂满花花绿绿的年画,那时的年画真是好看,新华书店每天都被买年画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上初中后,家里选购年画的工作就由我负责了。学校离新华书店不远,每天放学,我都和同学拐进去看,看到满意的,就买下来,带回家藏好。家里一共需要几张,这张贴在哪里,那张贴在哪里,都是我盘算好的。清楚记得有一年,事先看好的一张年画没买到,失落了好几天,最后只好买了一张杨开慧的蝶恋花组照。

到三十那天拿出我选购收藏的年画,家里人都夸好看,我小小的心里满是骄傲。

写对联贴年画同蒸年蒸,做炒米糖,炒花生瓜子这几项,都是那个年代小镇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仪式,隆重且喜庆,日子里满是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除夕迎新年
春联的记忆
【轻声漫语】【353】年味
回味贴春联——太仓日报
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
一年了,我们和家人终于团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