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中医的看法
         随电视剧《老中医》热播,网络中对中医的争论泛起,分成两派,泾渭分明。个别朋友将是否支持中医与是否爱国挂钢,甚至有的上纲上线,将对中医的态度上升到中国文明传承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有点实在雷人又吓人。
           01目前不少朋友对中医西医的划分存在盲点。查了一下文献,'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也划到这个范畴,比如蒙、藏、苗医等等,因为它们受中原医学影响,原理相近。西医表面上是西方传统医学,现在实际并不是了,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数据库建立,所谓的西医一般指'现代医学'。
           无论所谓的中医、西医与几十年前的概念已大不相同,都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中医也进入'分子级'了,而不是原本的'察言观色'阶段了,诊断更科学准确,同时西医也引入中医手段,都没有固步自封,在中国大的医疗机构已进入融合阶段了。
         02排除一些不良因素,比如一些医者良知与职业操守低下,个别医院唯利是图现象,'医',都是治病救人,只要能为大众健康着想,以最小的代价救治好病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可称之为'良医',毕竟人的生命权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吹的再神乎其神,都将被抛弃,从这个角度看,中医西医之争根本没必要,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去发展各自医学技术为大众谋福利,因为'医'事关人命健康,最讲究淘胜劣汰的。
        03医学是实用科学,最讲究经验,所谓'医生越老越值钱',中医尤甚。
           中医的经验,更注重于医生个人的经验,长期从医的积累,在他的脑海当中贮存了许多个药方来面对不同的患者,它能根据人的面色、病情、呼吸、身体状况等因素,哪怕是同一种病所开出的药方也是不同的,更具有'人文关怀''人情精神'。以中医必须谓之老!中医​成材率低,成材慢的特点也制约了中医发展。(现在满地的中医神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中医不是好事,因为违反了中医人材定律,'遍地是神医,必定有玄机'---一位中医正高级主任朋友对笔者原话)另外,中医不存在所谓'少年天才之说',没有经历大量的'望闻问切'实践,没经历大量的中草药'醺',不认识几千上万种中药难成真神医。不少有前途有天赋的中医从医者过早栽到西医怪圈-------未成才先谋利。
           西医的经验是从大量患者身上获得的,最初很不人道,药物上市前有的直接拿人体做实验,取得大量数据后,根据患者身体化验指标与正常指标对比确定病情种类及轻重。
        所以西医对医者'人的'要求比中医低,更容易成才,且成才周期短。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诊断过程当中都存在误差,对中医医生来说,经验越丰富,诊断越准确,误差就越小。而对西医来说,这方面医院要求就比较低,化验结果越准确诊断,也就相对准确,当然这时对医生诊断的患者数量要求也越高,他诊断的患者越多,对不同患者的病理反应的经验越丰富。
        04我对中医的态度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病患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博大精深,她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人,对中医的感情非常深厚。
         (以下来源于中医概述)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最积极的一面是损害少,'人文精神''人情'味足,代价少,毒副作用小,缺点是见效慢,草药熬制时间太长,对熬制工具,时间、食用时间都有明确要求,忌口太多,另外药汤味道难以下咽,在快节奏社会中就大量流失年轻患者,婴幼儿患者。所以中医院老头老太居多。
           现在网络上,两种倾向我认为很不好,中医派对中医心里膜拜,认为中医包治百病,打倒西医,无限上纲上线,西医派认为中医落后,落伍了,应该抛弃,中医能治疗的西医都可以治疗,而西医能治的病,中医不一定能治。这都是不科学的,我们的从医者一定要秉承'患者为大,生命第一'原则,给患者较好的合理、科学建议。在宣传中应尽量客观些,既不能神化中医,又不能中医说的一无是处,同样对西医也是如此要求。
          05中医没落的根源。一百多年来中医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的医疗手段,中医的人才产生的周期本身就长,所谓的名家大家非常少,再加上他们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导致在'医'的这个环节落户于西医,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一个片断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只是电视剧为了突出'神医',没深究罢了,《老中医》中翁医生对祖传'秘籍'产生怀疑是由于他接受了新医学思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江湖郎中,江湖神医太多,人民大众上当受骗太多,而导致的对中医的偏见,同时,中医当中的神话色彩太浓,时间久了露馅多了,就被大家'隔离'了。
          第3个原因是,西医的到来,解决了原来许多的所谓不治之症。读鲁迅小说,药当中的肺痨其实就是肺结核,还比如,天花,水痘,这种导致婴幼儿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西医到来以后解决得很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西医的态度。
         西医的到来提高了我国的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不足40岁提高到今天的73岁,所以在公共安全方面,各届、各级领导更重视西医。
         因此,中医要进行振兴必须采取科学化,融合化的方针,打破壁垒,扬长补短,采取更合理科学的中医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使药效更充分,更高,更多的年轻人接受
         06对朋友的一点建议。是我本人诊疗'心'病的真实经历,感受过以后写给朋友们。
         第一,对所谓的神医,不要道听途说。要打听清楚再去就医,否则容易耽误病情。因为如果是真正的神医,他不会偏安于那样一个地方。
        第二,对偏方治大病,要看是否适合于自己,所谓的偏方,它适用的人群非常少,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果你试用,一定要慎重。
        第三,没有真正的所谓,包治百病,无论中医、西医。一些疾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目前阶段都无法解决,否则,那些有钱有权有势的大佬们有的就不会眼睁睁等死。《老中医》上说的很客观,但这个时候,中医可以尽量的延长人的生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第四,对一些小地方的土神医尽量敬而远之,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权属于自己。
       由于是朋友问我看法,尤其是原来龙之声的老朋友我感情深厚,就我的一点经历、经验形成的看法提供给朋友们。
         不喜勿怒。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主张(265):凡大医者,集医道、医学、医术三者之大成也
医字
中医是救人命的医学,中医大夫不做“商人”不经商!2020年郝大夫感言之二
网上神医倪某厦、张某本、胡某林等等治愈疾病必须条件
认清“中医” 与 “西医” !
易经全文图译及唤醒国人体现人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