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

问题: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

前言

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

这首诗是一首题于寺庙的题壁诗。破山寺(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盛唐诗派中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之称。

一、诗体与变格

这首诗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 五言律诗目录下,是一首体式比较特别的律诗。

1、偷春格

五七言律诗的中间二联要求对仗,首尾联不必对仗。但是这首诗首联对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颔联不对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首五言律被称为偷春格。其他有名的偷春格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也是首联对(不过这首最后一字平仄不对),颔联不对仗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三仄尾

出句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平平仄仄仄,被称作三仄尾,这首诗有两处三仄尾:

清晨入古寺,平平仄仄仄。

山光悦鸟性,平平仄仄仄。

三仄尾在唐诗中非常多,可当作正格看待。

3、半拗体

出句的仄仄平平仄的变格仄仄仄平仄,被称为半拗体,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这首诗里采用了救拗的方式,钟,这个位置可平可仄,用平声就是救拗。

万籁此俱寂,仄仄仄平仄。惟余钟磬音。平平平仄平。

二、简析

《四库全书总目》称常建“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对常建的山水诗的评价极高。这首诗四联都是写景,唐人高处不加议论,纯以景胜,一切景语皆情语。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勾勒出古寺的环境,颔联深受欧阳修的赞赏,其中曲径、花木、禅房等意象表现了一个深幽寂静之地。修禅之人无欲无求,五蕴皆空,偏偏户外却是曲径通幽花木葱茏,诗人不著色相,只从景物描写中生出意蕴,令有心者自去联想。

三联稍起波澜,“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其中悦和空的使动用法,不同于一般的散文语法。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唐人山水诗的妙处在于只从景物描写,自有寓意令人寻味,不必一定要说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老街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题破山寺后禅院》时,这些基础的律诗知识,您未必清楚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绝的“出格”问题
学诗笔记之:五言律诗的格律变化规律及名篇欣赏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期杂诗是律诗吗?写的是哪一场战争?
诗词知识大全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