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速识别釉上彩和釉下彩

由于我国的彩瓷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有创新,因而彩瓷品种繁多。尤其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彩瓷品种琳琅满目,十分繁芜。彩瓷绘,专指那些带有色彩装饰的瓷器。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

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它的烧成温度比釉下彩低得多,700-850℃即可烧制。它的性质几乎不受釉的组成所影响,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是为釉上彩。釉上彩的特点,是在装饰上由简单到复杂,彩色由单一到多种,不但色彩鲜艳明亮,同时装饰艺术性更强。

釉下彩装饰性的特点主要在于彩色纹饰处于透明釉的覆盖下,是用色彩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出现在唐代。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最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

一、产生年代不同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二、烧制温度顺序不同

釉上彩:先用1200-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彩画装饰后,再用700-850℃进行二次入窑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绘制各种纹饰,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入窑经高温1200—1300°一次烧成;如果是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三、制作过程不同

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然后用各种彩料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绘制各种纹饰再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彩绘的纹饰于釉彩是分开烧的。

釉下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四、外表触感不同

釉上彩: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下彩: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

五、品种分类不同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古彩是一种较古的传统装饰方法,其名称是有别于粉彩而言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线条刚健有力,具有浓厚的民间年画的风格。

粉彩是在釉上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色彩多样;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了明暗的洗染,风格和笔法上是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无论工笔写意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

新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彩绘方法,在表现技法上用西画的方法,也可用国画的方法。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青花是用一种经高温烧成后呈现蓝色的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在不表现方法上,是以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其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很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钟爱。并且在世界的制瓷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釉里红用一种经高温烧成后呈现暗红色的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其表现内容和方法与青花无异,烧成后的沉着热情,故一般用来表达吉祥、富贵。高级制品中常用此法。

釉下五彩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色彩绚丽、锦绣灿烂,因为其在高温中也是变化多端,烧成不易,所以很少用来装饰日用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釉下五彩瓷
瓷器14种彩大全!每一件都美到窒息,不愧是国瓷
中国著名国画家:张伟先生
常见的五种釉下彩瓷及其容易形成的各种缺陷汇总
元代景德镇瓷器类别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工艺篇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