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无所不玩无所不藏,沈从文都爱他家小院

郭德纲曾经说过,雅:代表的品味,俗:代表的渗透力。只有俗才能让老百姓接受到艺术。俗不是庸俗、低俗、媚俗,是通俗。艺术作品,并没有雅俗之分。由此可见,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传承。

王世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他玩的是弄堂小巷里的 “雕虫小技”,然而却也让其登上了“大雅之堂”,总有人说他“玩物丧志”。但实际上他不只是玩物,他还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沈从文和启功都对其刮目相看,经常前往王世襄别致的小院会友。

书香门第家庭里的“另类”

1914年,王世襄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王继曾任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母亲金章自幼嗜六法,花卉、翎毛无所不工,是著名的鱼藻画家,然而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家庭,王世襄却显得有几分另类。

少年的王世襄就在“玩”方面显示出了特别的天赋。因为父亲专门将他送到美国人的学校——北京美侨小学,其中的作业是每周的一篇英文作文,王世襄的作文却常常满篇都在写鸽子,把老师气得没有办法。

年纪稍微再大一点,他会在树叶变黄的时候趴草丛,在村舍屋宇的墙脚,砖块瓦砾堆下寻觅,就为找到一个“寿星头”,冬天还会把还没有死掉的蟋蟀养在一起,培育后代。

他仅仅凭着一腔喜爱和单纯的执著,学会了在葫芦上烫画的技巧。不仅如此,少年热总是充满了侠气,年少好动的他甚至拜清代善扑营布库(宫廷摔跤的功勋运动员)为师,学习摔跤,还凭着勇敢从他们那里赢得了信任得到了猛士才玩的品质优良的大鹰和獾狗。王世襄就这样,因为爱玩,逐渐地打开了社交的圈子,在北京交了很多社会各界的知名朋友。

等到王世襄成长到青年时期,也可没少气坏大学里的老先生。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会经常在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偷偷藏着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他的玩世不恭的样子经常被同学耻笑,认为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绣花枕头,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王世襄后来的成就却让很多曾经嘲笑他的人狠狠的“打脸”。

邓之诚在燕京大学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教授,有一次老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给同学们讲授着中国历史,突然就听见一阵子蝈蝈叫,同学们被这滑稽的情景逗笑了,原来王世襄是揣着蝈蝈葫芦进教室的,邓先生马上怒火中烧,即刻就把他请出教室。

当时在燕京大学教书的洪煨莲教授见识到王世襄是如何“不务正业”,但又觉得王世襄的绅士拥有一种特殊的、澎湃的活力,属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无奈称王世襄为“未知数”。

玩物成家,研物立志

因为王世襄玩的东西太多,光是粗粗一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但是他玩这些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些被说成“玩具”的东西,在他眼里,这些物件就是艺术品。是残存在时光里的记忆碎片,看到这些物就会想起一段温暖的旧时光。

艺术是无价的,不管是“高雅”还是“低俗”,都应该有人传承和保护的,王世襄义无反顾地从自身做起,研究起自己身边的小物件。不管是什么样的物都能给他研究出名堂来。

他为了学会如何养好一只鸽子,王世襄就直接把养鸽能手请到家里,请他手把手教学,传授经验。最后他把自己所吸收到的养分,整理汇编成了了一本对后人养鸽子有深远影响的《明代鸽经清宫鸽谱》。

他为了学会如何养好蟋蟀,他还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找来十七多种蟋蟀谱,逐段断句、改讹、勘误,终于写成了最全面的一本《蟋蟀谱集成》。

他为了玩好葫芦,还种下葫芦种子,悉心照料,耐心等待,最后终于等到细嫩小苗变得茂盛繁荣。便潜心研究,最后还写了《读匏器》。

就这样王世襄凭着一腔热血,玩出了高度,玩出了境界。把“玩”这件事,玩得淋漓尽致,因为他在玩中思考,玩中学习,可以说,王世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顶着“玩世不恭”学完了漫漫人生路。是他赋予了“物”生命,而“物”也成就了他。

因热爱而深情

正是因为在这样爱“玩”的环境下长大了,让他在文物研究领域上很有优势,王世襄“玩的范围非常广泛,那么他研究的范围也同样广泛,涉及书画、雕塑、建筑等方面。这都离不开他幼年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玩所想。他还是是一个研究对家具有着独到见解的行家,特别是对明清家具、竹刻之类的小物件特别痴迷。

王世襄还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他特别注重长期的实践和考证,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手稿,到目前为止他已写出专著10多部,论文90多篇。

大文学家张岱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爱好的话,是不可以跟他交往的,那样的人不会深情。如果这么说的话,王世襄对于此的热爱那是绝对可以证明王世襄是一个足够深情的人。有时他为了得到称心的玩物,风餐露宿几十里:为了了解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他虚心向当地民众请教,他甚至还会不惜高价购买看上的玩意儿,不然就会“寝食难安”。

甚至到最后,他那沉淀了半辈子收藏品的小院,居然成了那时文化圈聚会的好去处,连沈从文与启功都对他那位于东城芳嘉园的小院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大开眼界。

他能够游刃有余的研究学问,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在人间。可以这么说,王世襄的一生,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字“玩”,不玩不尽兴,不玩不成长,但是他可贵的一点是十分善于总结,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找乐子,在游戏中思考,从而获得养分,终有一天,再微小的热爱也能凭着一口气变得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老北京“第一玩家”王世襄,玩物成家,无所不玩,所玩皆精
京城第一玩家 | 王世襄与王家花园(上)
大玩家王世襄:女人最该嫁的,是有趣的男人
马未都的老师是谁?他到底有多牛?
一往情深迷佳音——浅谈葫芦虫具的把玩与收藏
京城玩家王世襄先生独特旧藏鸽哨首次亮相拍卖专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