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禁养政策不能“一刀切”!相关部门对环保理念认知还需健全


随着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环保风暴来看,各地不达标的大小养殖场都面临着改造和重新规划的格局。将那些不符合环保规定并且没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养殖场进行取缔和整改。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开始有了积极的行动,而各大养殖场也开始增强饲养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对于粪便的排泄问题有了更加环保的无害化处理流程。

但在各地政府的政策中,网上却传说广东某地政府却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将所有的养殖场全部取缔,甚至连那些已经达标的养殖场都在清理名单之内,一头猪都不能留下。这种情况自然和国家的政策相背驰,也寒了广大养殖户的心。毕竟环保风暴的来袭并不是一刀切的政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保证养殖户的利益不受伤害。而环保局针对这次的牲畜污染物排查中,明确指出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饲养场才会被盘查和清理,对于50头一下的个体户养殖者并没有一定的政策要求清理。不然农民光靠种地并不能赚多少钱,而个体户养殖生猪也只为了多赚点生活费。

之所以出现一刀切的禁养政策,源于大家对牲畜饲养的片面认识有关。很多人认为饲养过程中的粪便排泄则会污染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但这些人并不会理解小型个体户的养殖模式。

一般个体户的养殖中,粪便并不是随意的丢弃。每到耕作的时候,不管是种植什么农作物,动物的粪便都会被农民撒到农田里,这就是国家提倡并大力支持的有机肥。这和那些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废弃物排放有本质的区别。

而今天环保法的实施是为了促进绿色、安全、健康的产业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规模化的养殖场为了提供效益、减少投资成本,随意的将污染物排泄出去,导致环境的大量污染。一是有些地区因为让空气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会不顾现实的情况,针对饲养场采取极端的禁止模式。这两种极端都是因为对农业和绿色理念认识不健全的情况。

对于养殖户来说,只有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建设符合标准的养殖场,才能为自己和社会带来便利。而有关部门也要认识到粪便的排泄并不是污染物,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引导过程,那么粪便就可以变成沼气和有机肥。

所以有关部门要能够起到正确的示范效应和监督作用,让废弃物能够充分的造福于民、造福于环境,实现种养结合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一味的禁养和限养等一刀切的手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畜牧业要发展_环保须跟上_污染要杜绝
禁养区划定有什么标准?禁养区养殖户该何去何从?
【行业看点】2018养殖行情分析!这些养殖户要赚钱啦!
胶州市畜牧业环保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养殖业5大趋势已形成,不想倒闭,赶紧转型!
最严环保法”≠“禁猪令”超排养殖户何去何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