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校研究生】我在 flomo 的 想法速记、间隙日志、每周计划

和大家讲讲你的背景或经历?

我是一名博一学生,目前用了三个月多的 flomo ,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对应的工作流,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 flomo 使用经验。

日常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 flomo 来做什么?

我主要用 flomo 来:想法速记、间隙日志、每周计划。

1.想法速记:把日常偶尔冒出的想法、令我触动的感受、以及脑海中的待办事项统统放进 flomo 中,然后在每周末的时候进行归纳和整理。

2.间隙日志:这个想法主要借鉴了 @少楠 的想法

我将其运用在两个方面:

1)结果总结:用 flomo 来记录每次的实验结果。做完实验后,我会把实验的结果和下一步行动简单地记录在在 flomo 中。一周结束后,就能够直观地看到我到底完成了什么。

2)另外,我会用 flomo 做每日总结,大致记录每天干的事情。

3.会议纪要:实验室每周有例会,有时老师也会单独对我进行指导。我一般先在本子上速记,然后整理到 flomo 中,分为信息和下一步行动两部分。其中,信息部分重要的东西我会流转到印象笔记中整理保存,下一步行动中能执行的部分流转到滴答清单中。

4.每周计划:我的计划和回顾都是以周为单位。我建立了一个“每周计划”标签并在最上方置顶。每周末的时候我都会把下周重要的任务和大致安排给打上这个标签,每天工作之前都会先看一眼,以确定这个星期工作的重点。

这可能是受了《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要事第一”时间规划表格的影响(这是我第一个版本的时间--任务管理方法,虽然现在系统早已更新换代,但是其中的一些习惯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我)。

除了 flomo ,还会选择哪些工具配合呢?

我选用的软件是:滴答清单和印象笔记。

目前我的工作流程是:用 flomo 快速记录,将待办事项流转到滴答清单中,将重点内容流转到印象笔记中。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用纸质笔记本作为补充。

1. flomo:收集器

我会将所有能引起思绪的想法(不管是否有用)都一股脑地收进 flomo 中,然后每周进行一次归纳和总结,把重要的东西存到印象笔记中沉淀,任务放入滴答清单中执行,然后把一些无用的清单(比如说临时的买菜清单)删掉。

另一些关于思想的涟漪,则继续存在 flomo 中,等待着“每日回顾”的时候给我一些小惊喜。

2. 滴答清单:任务管理

我将 flomo 中需要执行的任务流转到滴答清单中,用滴答清单的看板模式管理我的任务,作为Trello(另一种任务管理工具)的“平替”。

我个人觉得看板比清单更一目了然,能够更好地管理不同的待办事项。目前我用的列表主要是对GTD 的改进版,将看板分为【收纳箱 — 等待 — 本周待办 — 本日进行 — 已完成】。

在每一个具体的卡片上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 重要性:“ 重要、比较重要、一般”;

  • 性质:“工作、学习、生活”。

3. 笔记本:执行辅助

虽然相比较电子笔记,纸质笔记本有着种种限制。但不可否认,在具体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纸质笔记本反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发散性的思考、事件的随手记录、执行的步骤分解等等,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以实验为主的学生来说,纸质笔记本更是不可缺少的实验见证者。

4. 印象笔记:整理与支撑

我将 flomo 中重要的内容,按照 PARA 的原则(关于 PARA 是什么,P.A.R.A. 是什么及在 Notion 中的应用 - 少数派[1])),归档到印象笔记中。

这里介绍一下我的一个经验:

在用印象笔记对项目管理的时候,我往往是将所用的项目资料给汇总到一个超级笔记当中,用表格和笔记目录加以定位和区分。直到单条笔记膨胀到不足以管理整个项目的时候再加以拆分。拆分的时候,也一定要做一个目录进行统一管理。

总而言之,我个人的经验是,对于单独的一个项目来说,似乎把东西都放在一起,而非拆成最小个的原子,更有利于管理和回顾,也能有效地降低因为笔记的碎片化带来系统的膨胀。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印象笔记的使用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

如果用 Notion 的朋友可以借鉴这几篇 flomo 与 Notion 联动的文章 ——

flomo weekly vol.027 用 flomo + notion 打造流动的知识体系

flomo weekly vol.034 - flomo to Notion

另外,推荐手机版本的 flomo,配合键盘自带的语音输入,可以大大节省打字时间。

写在最后

记忆是很不稳定的,flomo 对我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真正能够随时记录,从而让我抓住了那些原本大概率会逝去的灵感。

References

[1] sspai.com: https://sspai.com/post/61459

题外话 · 壹

如果你也有一些故事想和我们分享,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填写问卷,我们会主动联系你。

题外话 · 贰

如果你也希望找到更多同路人,一起交流使用心得,欢迎加入 flomo 共建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高效提升自己,这6个App足够了
用户投稿 | 互联网HR新人如何用滴答清单实现了工作生活all
2023年第8周复盘:健康第一
复盘不知如何下手?试试这三种复盘思维
【经验】我用这个笔记工具,代替了使用 6 年的印象笔记
flomo丨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值得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