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入校,为什么越来越害怕社交?| 每周关切
userphoto

2022.09.08 湖南

关注

持续良久的高温终于落幕,转眼到了开学季。因为疫情,很多学校的开学时间延期了。对于那些即将升学、转学、复学的孩子来说,面对新的校园环境,有人充满期待,但也有人焦虑不安。

焦虑学业?的确有,但那往往是家长最焦虑的。很多孩子焦虑的,却是社交问题。

《中国青年报》今年公布了一份面向全国大学生的问卷,有多少人“社恐”?高达87.76%

当“社恐”成为年轻人的常态,对于那些有抑郁、双相等精神困扰,或有霸凌创伤的青少年来说,就更是如此。

身体和心理更敏感的孩子

社交焦虑更严重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洁琼表示:“有抑郁、双相或霸凌创伤的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普遍更加敏感,恐惧社交是常态,更别说面对新环境了。”

在学校被老师和同学霸凌的初中生月笙(以下孩子和家长均为化名),在几个月的挣扎后最终决定转校,这个秋天,她就会离开过去的苦海,投向新的校园环境。

但心理创伤并未完全消解的她担心,新环境会不会是另一片苦海:“学业我倒不太担心,那是一个人的事,倒是可以靠努力来提升。但新老师新同学能不能相处愉快,却是我和别人共同的事。我不知道TA们怎么样,我想象不了,也没法控制。”

在过去一年初中生活里,月笙的记忆是灰暗的。同学的排挤和孤立,老师的轻蔑和忽视,让她心灵遍布创伤。尽管逃离原先的环境让她松了一口气,但长期被霸凌的经历,多少损害了她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平衡。

“我很害怕重蹈覆辙,如果我在新环境又被霸凌,那会不会就是我的问题?我非常担心,只敢小心翼翼地跟同学相处。我甚至有点回避社交,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新认识的人。”月笙感叹道。

有霸凌创伤的孩子担心霸凌复现,另外一些抑郁休学后复学的人担心重返社会的社交生活。

一年前确诊抑郁的楠楠,休学了一年后打算复学,即将在疫情封控结束后重新面对校园生活。尽管休学期间得到了一定恢复,但要重新进入社会环境,她心里很没底。

休学期间,楠楠在抑郁青少年社群中结交了一些病友。TA们在彼此身上获得了很多支持,但楠楠还是担心自己的情况不被其他没有类似经历的同学理解。

“现在的状态比刚确诊抑郁的时候好很多了,但不得不说,我是高敏感人格,又比较内向,这一年多身边只有病友,大家能够在很多方面互相理解。但去了学校,就要面对大量同学和社交,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跟TA们处好关系。”

更让楠楠担忧的是宿舍生活:“如果大家能保持一定距离还好,但要每天住在一起,我的确很担心。”

另一位即将步入新校园生活的抑郁症患者晓枫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我最担心的是住宿问题,我一直在服药,睡眠不太好,对环境更敏感,男生宿舍又比较随意,大家作息可能不一致,还有怕碰到晚上打游戏的室友。但感觉让他们都来照顾我一个人的作息又不太好,怕别人觉得我矫情。”

孩子社恐不愿进入新环境?

评估和信任必不可少

担心被霸凌,担心别的同学不理解自己的情况,担心宿舍生活不和谐……孩子的担心也会让家长察觉,但有的家长理解不了孩子的这些焦虑。

月笙的家长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亲黄民对我们表达了困惑:“既然都让孩子转学了,已经是新环境了,那些霸凌的人都远在天边了,TA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担忧?”

也有家长为孩子的焦虑感到忧心,楠楠的妈妈李然也害怕女儿休学一年后回到学校会适应不了:“说实话,女儿的一点担忧都让我更担心,我有时候甚至比她还焦虑,晚上会失眠,但我知道这样不好,所以白天都尽量不表现出来。有时候看她退缩时,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让她复学去面对新环境。”

那么,当孩子面对新环境感到退缩时, 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孩子对新环境很焦虑,到底该继续上学,还是先恢复一段时间?怎么判断这个界限?这的确很棘手,不管是无法对孩子感同身受的黄民,还是完全能共情到孩子的李然,都在这方面感到困惑。

咨询师王洁琼建议,家长应该带孩子做一些专项评估,这些评估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身体状态,包括睡眠状态、药物依赖、躯体反应等;第二是情绪稳定性,孩子的负面情绪出现比例,表达情绪的方式等等,这些需要家长进行记录;第三是社会功能,也就是跟人相处的状态,面对社交的回避程度,敏感易怒的情况等等。

以上具体可以去进行专业测试。一般来说,孩子的状态能达到70%就可以继续进入新环境,剩下的30%则需要在新环境中逐渐适应,融入社会也是康复的一部分,孩子的心理韧性需要在现实的情境里进行锻炼。

进一步,如果评估说孩子可以进入新环境,但孩子自己退缩又该怎么办?

王洁琼认为,孩子有时候在面对挫折时出现退缩和恐惧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家长既不需要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过于顺从TA们的退缩。

信任和“轻推”,是应对孩子面对新环境恐惧的两个重要态度。信任不仅包括相信孩子的能力,也包括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支持。

在信任的基础上“轻推”,即轻轻推动孩子往前走,当孩子在新环境遇到不愉快的事想要逃避时,先别着急,先帮助TA分析事情的严重程度,缓缓地推动和引导TA去解决问题。一旦成功度过难关,孩子的修复就快进了一大截。

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面对新环境的那些社交焦虑,既是TA们基于自身经历而产生的真实感受,应该尽量理解,不应随意否定;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那是一种想象的恐惧,也就是说,可以采用措施来应对。

如何应对新环境的社交焦虑?

直面恐惧,适度演练

“这些孩子的担心的确可能出现,但也可能不出现,它本质上是一种对不确定和失控的恐惧。面对不确定带来的恐慌,是处理焦虑的核心问题。”王洁琼分析道。

但应对焦虑,有很多通用的解决办法,王洁琼提出了一项非常实用的方法——列清单。

在面对焦虑时,孩子可以把头脑里能想象到的每一种恐惧的具体情形列出来。比如,同学对我不友好,没有聊得来的朋友,跟舍友生活习惯不一致,睡眠不好,成绩跟不上老师不喜欢我,等等。只要孩子能想象到的情形,家长都不要急于评判,先陈列出来。

列出恐惧的情形之后,家长就可以协助孩子找信任的人来一起分析和想象解决它的办法。这些人可以是老师、好朋友、咨询师,或者有过相关经验的人。

在想象的过程中,那些不确定的恐惧会慢慢变得有实感,比如班上有多少人,学校有哪些制度可以利用,可以做哪些事提前预防担忧的情形,遇到一些情况可以如何去应对,等等。

这个过程能够让孩子心中的失控感逐渐变成可控,让TA感觉到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办法来处理和解决。同时,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也能让TA感受到支持,从而更有勇气和底气去面对新环境。

列清单是帮助孩子处理焦虑的预防性手段,进一步,家长便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实战演练”,即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如果孩子不愿意参加亲戚聚会,去同龄人社群或参加营地活动是一个不错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真的遇到一些之前想象过的困境,而实际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家长可以一步步引导TA们去解决。

比如当孩子感觉有人对自己不友好时,家长需要进行一个详细的观察和评估,是孩子的创伤后应激反应?还是孩子比较内向,其他人不知道怎么跟TA交往,被孩子进一步误读为排挤?亦或是孩子真的不被喜欢了?请把握住孩子每次的社交困扰,这些是帮助TA们脱离创伤思维,重新修复社交功能的关键。

说到底,孩子对新环境的社交焦虑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一旦家长帮助孩子克服了它,不止孩子能实现了社会功能的最终修复,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和坚固。

.

.

添加小元进入读者群:fuxiaoyuan2021

.

.

本文专业支持

王洁琼

四川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治疗协会会员、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学应用培训十五年。

.

主编/屈华

撰文/西西

视觉/日敦社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忽视的儿童“焦虑心理”
儿童也会有社交恐惧症
小宝宝认生,其实是一件好事?5种方法轻松解决孩子陌生焦虑
“妈妈别走!”孩子不想上学? 如何解决幼儿分离焦虑?
既是父母,也是教师!7个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养处方
孩子的性格,到底是随爸还是随妈?终于有答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