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上网就性情大变?| 网络上的失控
userphoto

2023.10.15 湖南

关注

人们注意到,许多人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情绪和情感要比在日常生活中远为夸张、激烈和极端。心理学家提出了“脱抑制效应”这个词来表示这种人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不同于面对面交流时的行为。在精神分析中,“抑制”通常指的是个体对内在冲突、欲望、情感或思维的抑制或压抑。这种内在的抑制可能是无意识的,即个体并不自觉地抑制了某些情感或冲动,通常是因为它们与社会或道德规范相冲突。 

网络脱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作者介绍:约翰·R.苏勒尔(John R. Suler),美国莱德大学(Rider University)科学技术中心心理学教授,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名誉教授,国际公认的网络心理学的奠基人。曾出版有关网络心理学、东方哲学、摄影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创造力的多部图书。其奠基之作《网络空间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是第一个、也是最广为引用的网络超文本书籍之一。

- 图源网络-


摘要
在网络世界中,有些人会表现得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大方或者更加激进,这被称之为“网络脱抑制效应”。本文探讨了六种相互作用后共同导致产生脱抑制效应的因素:匿名性,他人的不可见性,互动的时间不同步性,个体内在问题的向外投射,在线身份的解离和割裂,权力和话语权位的扁平化。反之,脱抑制效应也会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因此与其把脱抑制效应看作是个人“真实自我”的释放,不如将其理解为自我结构中的部分情绪和认知偏离真实世界的状态。

引言

互联网上的日常用户以及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都指出,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说的话和做的事是他们在面对面真实空间中通常不会说和做的。他们可以更放松、不那么克制、可以更公开地表达自己。这种现象普遍到一个术语横空出世:网络脱抑制效应。

这种脱抑制效应可以在两个看似相反的方向上同时起到作用。有时人们会分享一些自己很私密的事,暴露那些隐藏的情绪、恐惧和愿许。他们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善举和慷慨,有时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人。我们称其为良性脱抑制效应(benign disinhibition)

但是与此同时,脱抑制效应并不总是有益无损。我们会目睹网络上粗鲁的语言,严厉的批评、愤怒、仇恨甚至威胁。有人甚至专门去互联网的黑暗地下世界——色情、犯罪和暴力场——这些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会探索的领域。我们称其为毒性脱抑制效应toxic disinhibition)

一部分良性脱抑制效应反映出一种积极尝试——尝试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己、解决人际关系和内在心理问题或探索与其身份相关的新的情感和体验维度。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心理动力学理论中所讲的自我突破,或者人本义视角下的自我实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毒性脱抑制效应可能仅仅是盲目的发泄、无用的强迫性重复和出于某些不体面需求的表演,没有任何的个人成长作用。

就像所有概念上的二分法一样,良性和毒性的脱抑制效应的区别在一些情况下是复杂的或模棱两可的。比如,线上聊天时一些人的恶言相向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逆耳忠言。在网络层面上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在很短时间内泄露个人信息,但很快就会因为信息的泄露带来的暴露感、脆弱感和羞耻感而后悔。一段过于迅速甚至虚假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形成,一旦其中一位或两位开始感到过于不知所措,焦虑不安或失望时,这种关系就会随之受到破坏。同样,在各种各样的网络亚文化中,某一种在一个群体中被认为是反社会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可能再正常不过。文化相对性及心理的复杂性模糊了任何对脱抑制性效应正负面效果的粗略分界。

无论是良性、毒性还是两者的混合物,是什么导致了网络脱抑制效应?而网络空间的哪些要素导致了心理防线的削弱继而暴露出其背后隐藏着的感受和需求?至少六个因素涉及其中。对于某些人来说,有其中一、两个要素就基本可以产生脱抑制性效应。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因素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放大效应。



解离性匿名
PART 1

当人们游走于网络之中时,并不能轻易地确定遇到的其他人是谁。用户名和电子邮箱即便可见,但也不能揭示用户的太多身份信息,更何况用户名不一定真实,邮箱可以任意注册。电脑高手或许能够检测到一个电脑的IP地址,但是大多数用户仅仅只能知道他人写了什么。若想隐藏自己,人们完全可以隐藏他们一部分乃至所有的身份,连改动身份信息都轻而易举。正如“匿名”的字面意思,人们可以是无名或者至少不用真实名字。

这种匿名性是导致脱抑制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人们有机会把网络上的行为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和身份中剥离开,自我的暴露和表达所带来的脆弱感随之减轻。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他人都无法直接联系到发言者的现实生活。在解离的过程中,他们的线上和线下的身份分裂了,因此也不需要为线上的行为负责。线上的自我成为了一个割裂出来的自我。就算表达敌意或其他异常行为,个人也可以规避这些行为的责任,好像在网络中,超我的限制和道德思考都被暂停一样。事实上,人们甚至会说服自己,“做这些事的人根本不是我”。


不可见性
PART 2

在许多线上环境中,尤其是那些文字主导的环境,人们并不能看见彼此。当人们浏览网站、留言板、甚至一些聊天室的时候,除了极个别人,其他人可能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除非是网站管理员或者其他能够监控网络使用的人,但即便如此要监控成千上万人中的一员也是很困难的。

不可见性给人们勇气去浏览一些网站、做一些原本他们不会做的事情。它与对身份起到隐蔽作用的匿名性有重合之处,但二者仍有重要区别。在电子邮件、聊天、实时信息和博客的文字交流中,人们的确会知道许多关于彼此身份和生活的信息,此时,他们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匿名性,但却依然存在不可见性。

即使每个人的身份公开,物理上的不可见性依然放大了脱抑制效应。人们不必担心自己打字时的样子或声音,也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发言的的看法或评价。然而,当我们看到皱眉、摇头、叹息、厌烦的情绪,或者其他明里暗里的不满或冷漠时,都可能会抑制原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正如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分析师会坐在病人的身后,保持一个物理上模糊的存在,不透露任何的身体语言或者面部表情,从而使来访者有自由的空间去讨论他/她想要表达的任何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来访者因为分析师的身体反应而感到表达被抑制。这个情形并不仅出现在心理咨询室,在日常的关系中,当讨论到一些私人的和情感的话题时,人们有时候会习惯性的转移视线。回避眼神接触和面对面的可见性可以削弱了他人的反应对自己在表达上的抑制。正如短信交流自带了避开眼神的机会。



非同步性
PART 3

通过网络对话框产生的交流是不同步的,人们并不与他人产生即时互动。屏幕的另一边的那条回复,可能会立即出现,也可能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数月之后才会出现。这种即时互动的消失会增强脱抑制效应,放在现实中,这就好比我们可以在跟一个人说完话之后让时间暂停,等准备好了听对方回复时再让对话继续。

现实中的对话会产生一个有持续性反馈的循环,可以加强/抑制某些行为,他人当下的回复可以极有效地把个人在对话中的自我暴露和行为上的表达向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上塑造和引导。而在网络对话中,反馈是被延迟的。在email和留言板里,反馈是有延迟的,所以人们既有可能表达更多善意,也有可能更多违反社会规范。有人在发完充斥着私人的、情绪化的、充满敌意的消息后“逃离现场”,这就是在进行不同步的交流。这种把内心的说话释放出来还可以放手不管的体验让人觉得安全。一名线上心理治疗师Kali Munro曾经恰当的描述过“有的人可能会参与一种'情感上的肇事逃逸'的活动。”


自我中心的内化
PART 4

缺乏面对面交流中产生的信号,加之纯文字交流,这样的体验有可能改变自我边界。人们很可能感受到自己的思想和网络上同伴的思想融合到一起。我们会在心里朗读他人的信息,感觉就像对方的存在和影响已经被融入和内化到了自己心里一样。正如阅读他人回复的同时,仿佛他的声音也出现在脑海中。尽管我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人的真实声音到底如何,我们会主观地赋予他人一个声音、样貌甚至行为, 他人从网络同伴变成在我们内心世界里的一个角色。在文字聊天中,这个角色被我们自己的形象所塑造,同时也被我们的期待、愿景和需求所塑造。

当网友在某些方面与生活中亲近的人相似时,或者当你基于过往经历或者影视作品去脑补网友的人格时,你就会因为移情反应而塑造内摄形象。

当内摄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变得更加具体和主观真实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开始把这种以文字为基础的对话当做真实出现在我们头脑、想象中、内心世界中的对话,正如作家在写一本小说/戏剧。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甚至不需要网络关系的参与,很多人的头脑中还是会没日没夜地上演这样的对话。

人们想象自己和老板调情、争执, 想象自己坦诚地告诉朋友们内心真实的感受。毕竟在想象中,每个人都是安全的。人们自由自在地畅所欲言,甚至为所欲为,这是现实世界无法满足他们的。甚至在那一刻,脑海中的那个是世界才是真相。线上的文字交流似乎被编织成一种内化式的心理织物,我们脑海中的想象力是针,编织着各种幻想出的角色。这种“手工活”通常是无意识的进行的,而且脱抑制性相当高。网络世界更像是一个舞台,我们仅仅是里面的演员。

在读别人的信息时,你可能会“听到”网友在用自己的声音说话。人们会默读阅读的内容,因而将自己的声音投射到他人的文字里去。这种自我对话可能会让人下意识地感觉是自己在和自己说话,这种体验其实会刺激个人使用更激进的和敌对的语言,因为和自己讲话会比和别人讲话更加安全,因此也更加肆无忌惮了。对于另外些人来说,与自己对话就像对质自己,可能会激起强烈的心理反应。


解离想象

PART 5

如果我们把轻易从网络事件逃离或分离的机会和创造心理角色的过程相结合,我们会得到另一个加大脱抑制效应的力量。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认为他们创造的虚拟角色存在于一个不同的世界里,自己的在线人格和其他网友一起生活在一个不受真实世界约束的虚拟维度里。

他们将网上的虚构和现实的真实分隔开来。Emily Finch是一位研究网络身份诈骗的刑事律师和作家,她认为有的人将自己的在线生活视为一种不受现实生活准则约束的游戏。他们相信一旦关掉电脑回到日常生活里,就可以放下那个游戏和游戏里的身份。那个世界和现实没有关系,他们也不用为在那里面的行为负责。这种解离性想象的影响在用户刻意创造虚拟角色的幻想游戏环境里清晰可见,但也会出现在网络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如果一个人天生就难以区分个人幻想和社会现实,那么也会难以区分网上的幻想和社交场景。在被媒介主宰的现代生活方式里,电子游戏的幻境有渗透现实测试的能力。


社会权威和地位的减少
PART 6

在网络中,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可能不为人知,身份也不会对网络产生什么影响。现实生活中,权威人士的生活环境、言行举止和穿衣打扮,会成为表达他们的阶级和权利的符号。而网络中,这些符号的缺失,会削弱这些权威的影响力。退一步,就算某个大人物在现实中的身份和权力人尽皆知,他在网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还是会打折扣。在很多网络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为自己发声,不论阶级、财富、种族甚至性别,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尽管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或多或少还是会塑造他们在虚拟世界的身份, 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一个人能够产生多少影响力还是取决于本人的交流能力(包括写作能力),毅力以及他们观点的质量和技术上的精通。

除此之外,在名人权贵面前,普通人通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毕竟对被否定和被惩罚的恐惧是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但是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更像是同辈,权威感因此被极大地弱化,人们更愿意,也有了发声的勇气,不过随之而来,也有进行不良行为的勇气。传统的互联网哲学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而网络的意义就在于同龄人之间分享观点和资源。网络被设计时的起始点是去中心化,随着它愈发的成熟和扩大, 它创造新环境的潜力似乎愈加不可估量。很多互联网居民认为自己是标新立异的、思想独立的探索者和先驱者。网络中这样的氛围和哲学,也为话语权扁平化贡献了力量。


个体的差异性和倾向性
PART 7

网络的去抑制的情况并不是导致人们在虚拟环境中自我暴露和产生行为的唯一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这之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说,个人的内在感受、需求和驱动水平会影响人们对于去抑制效应的敏感程度。个体性格的极大的差异性也影响着防御机制的强度和对于抑制或表达的倾向。情绪起伏大的人往往会非常开放、情绪化,而克制型性格的人往往更为收敛。网络的抑制效应和性格特征相互作用,有些人的网络行为与在真实生活中的行为相差不大,有些时候却会有天壤之别。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于 什么样的人,在哪些情况之下,会更容易倾向于哪种网络抑制行为。


心理结构内部的变化
PART 8

我们可能会得这样一个结论:脱抑制效应其实让人释放出心灵内部中更深层的部分,它释放出人们隐藏在日常生活的面具下的真实需求、情感及自我属性。现实中忿忿不平的男人在网络上大放厥词,展现出他的真实想法。现实中腼腆害羞的女人和线上网友开朗地交流,分享自己的私密的情感。甚至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在网络上才更像“真实的自己”,类似的论调也加强了这一结论的说服力。受到弗洛伊德对心理的考古式研究方法的启发,似乎所有观点都在指向一个假设:人的性格结构是层级化的,真实的自我存在于最核心之处,外面包裹着多层防御和日常社交的的角色面具。

然而,一个人“真正的”性格其实是由个人及文化的价值观决定的。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积极正向的一些属性,但弗洛伊德也指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相和好斗的倾向等负面属性作为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也是人格动力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样,日常社交中的那些看起来“浮于表面”的角色对人的生活正常进行仍然十分必要,它们服务于个体心理的基本需求,是人们身份认同中稳定的、重要的方面。

脱抑制效应的概念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认为思考“到底什么是脱抑制效应”,比去了解“抑制和脱抑制的过程是什么”更“真实”和重要。但是抑制或脱抑制的过程究竟怎样,对象又是谁呢?在人格动力学中,认清这个对象或过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其它的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精神分析师认为处理防御和抵抗——即性格中那些被抑制的部分——是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当治疗降低了防御机制的强度后,遗留下的部分依然可以在人格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调节功能,或者脱离曾经的防御职责,进化为更有建设性的部分。

实际上,个体并不会独立于表达的环境单独存在。例如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将其攻击性很好地隐藏,在网络世界里却骂骂咧咧,这两种行为其实都是自我展现:一个是特定环境下的谦逊,另一个则是特定环境下的好斗。同理,一个现实中害羞而网络上外向的人,他人并不能评判哪一种性格是更真实的,这两种性格是在不同环境下的自我表达。正如荣格所说,人类性格的不同面是在相对两极对立的动态空间里运作着的。

与其把内心世界看作是一个层层构建起来且和外部环境独立并列的世界,我们不如按照传统的观念联合理论来理解它,将它看作是包含情感、记忆及想法的相互交织的集群。有些集群是重叠的,有些则相互独立,不同的环境影响着这些集群之间的联结程度,人格动力学在自我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脱抑制效应:当人进入网络世界中时,他的线上自我会和线下自我分离开,不用再顾及现实生活中的焦虑、负罪感。这种性格分离模型和目前有关解离和信息处理的临床理论很符合,能够用来解释脱抑制效应以及一些其他网络现象,比如身份实验、角色扮演、多任务处理,以及人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格表达的微妙变化。一个完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线上自我”或许是不存在的,事实更可能是:人在网络上的表达是不同的网络环境、个人情感、记忆和思想共同影响的集合体。

不同的在线聊天方式以及不同的环境也许会引出不一样的自我表达方式。每种境况都可以让我们看见一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并不存在哪一种个性更为真实。基于对网络环境中多种心理特征的多维分析,一种系统的网络空间心理疗法理论有助于构建氛围更好的网络环境,让人们的自我构建可以在其中自由表达、成长,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克制和约束。

  编译者注释:

[1]解离想象:个体在面对压力、焦虑或困难情境时,通过创造性想象和幻想来应对问题。这种想象力的使用可以帮助个体暂时逃避现实,寻找内在的安慰和满足,或者构建新的内部现实以应对外部现实的挑战。这种内部世界可以是幻想、梦境、故事或其他形式的想象,用来处理情感冲突、焦虑、创伤或其他心理挑战。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可以在心理上逃避困难,同时也可以寻找内部资源来应对困难。

然而它也可能导致问题,特别是当个体过于依赖内部幻想以逃避现实,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需求和挑战时。因此,这种解离想象的使用需要在心理健康治疗和咨询中进行适当的探讨和管理,以确保它对个体的福祉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John Suler(2004).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7(3):321-6


《重拾交谈》里写道:“面对面交流是最具人性的事。这是一种相互间的完全呈现,我们可以学会倾听、培养同理心,还可以体验被倾听和被理解的快乐。另外,交谈还能促进我们的自我反思,也就是进行自我对话。这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基石,而且会贯穿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树林 | 各种人设来回切换的你,在想什么?
我的社交软件里怎么全是叫momo 的人?
哪来的一拳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2)
福已将至,祸已远离
近乡情更怯?——退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首因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