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儿童获得作文的自由【三】

5.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这6种语文作文最强写法
名家的同课异构(张祖庆 吴勇)
腹有诗书气自华!1000个脍炙人口的古诗句,放进作文中句句是
这位语文老师太靠谱了,把5种最易上手的作文写法总结成5种模板,在
语文老师:看看别人的中考满分作文,你考不了高分就对了!
特级老师:把800个''高分美句''打印成册,学生记熟,个个作文满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