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读点】情感教育(2):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每天读点

小编语: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爸妈妈们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却造成不少孩子不懂得体谅他人,缺乏爱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给予,只知道自我,不懂得体谅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都懂得的道理。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

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一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让我们记住——感恩,是把人从怨恨中完全解脱出来的灵丹妙药!!

感恩教育——培养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第六十三回

……

在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总是索取,不懂得回报,总是接受,不懂得感激。

这样的人表面上得到了很多,实际上却一无所有。他们不管得到多少,也不会给自己和别人的人生带来一丝一毫的乐趣。

我不希望小斯宾塞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于是我经常对小斯宾塞说,要懂得感激别人,哪怕是一点友好和善意的行为。我说,人不可能完全不依靠其他的东西而生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看到的风景都与别人的劳动有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自然,它供给我们水喝,供给我们维持生命的空气,供给我们温暖的阳光,以及植物和森林……了解了这一点,就了解了生命最起码的因果关系。

虽然几乎我们要得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通过父母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但我们很多时候都得到了多得多的给予,陌生人无偿的帮助、老师悉心的教诲、某个朋友的鼓励等等。

我告诉小斯宾塞,只有懂得感激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人不是万能的

我不希望小斯宾塞成为一个目空一切、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因为这将给他自己和别人都带来痛苦。我也深深地明白,一个不懂得感激的人,总是把得到的都视为应该如此的,总会忽略别人的善意,而铭记别人的一点点过失和冒犯。这样的人痛苦总多于欢乐,怨恨总多于感动。一个内心缺少宁静的人,是很难长期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事的。而感激,是把一个人从怨恨中完全解脱出来


云晓老师解析 中国家庭的“快乐实战”

教孩子学会感恩他人——写感谢信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一位家长介绍了这样一种方法:

为了让女儿学着去感恩他人,我总会故意引导孩子把“感谢”这个动作延长。

女儿6岁生日那天,姑姑送给她一条漂亮的裙子,女儿喜欢得不得了,一直在向姑姑道谢。

晚上,送走了姑姑,我对孩子说:“女儿,姑姑送你这么漂亮的裙子,你高兴吗?”

“高兴,我非常高兴。”

“那你怎么谢谢姑姑呀?”

“我白天早已经谢谢姑姑了,怎么还要谢呀?”

“宝贝,你看,姑姑给你买了这么漂亮的裙子,说明她很爱你,为了表达谢意,你给姑姑写封感谢信,怎么样?’’

女儿想了想,很高兴地答应了。

这位家长让孩子通过写感谢信的方式向姑姑表达谢意,这的确把孩子“感谢”的动作大大延长了。同时,孩子肯定还会思考这些问题:姑姑为什么会送我生日礼物,为什么陌生人不会送我礼物;我应该怎样感谢姑姑,姑姑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感谢……

其实,家长让孩子写感谢信,在把“感谢”这个动作延长的同时,还使孩子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由“感谢”向“感恩”转化。

在平时,当孩子得到他人的礼物或帮助时,家长常常教孩子口头表达谢意,但当孩子随口说出“谢谢”这两个字时,感谢的动作也就结束了。但让孩子写感谢信则完全不同,在写感谢信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思考,这实则就是对“感谢”的一种强化,它会使孩子对“感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所以,在这种“强化”的基础上,在孩子的心目中,“感谢”就会变成一种“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不会把别人对他们的爱当成理所应当,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父母;他们更不会去苛求别人的爱与帮助……相反,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后,他们会感激,同时,他们懂得主动去爱别人、帮助别人,这样的孩子一定能赢得大家的喜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月9日书面表达5.感谢信.ppt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笔记(三)
写给孩子的感谢信
赫·斯宾塞家庭教育经典语录
养一个快乐的孩子
第三章: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