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父母先做好心理建设



儿子4岁时,将美国小学二年级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书,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女儿7岁时,用英文讲了30分钟自己即兴编出的故事,让弟弟听得兴味盎然。


听完31卷共49小时的《哈利波特》录音带之后,念小四的女儿开始阅读700多页的英文版第五集……


这不是学习奇迹,而是亲子教育实践家汪培珽的亲身体验!



生活在一个非英文的环境中,只要持续地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听懂英文,并从中累积语汇和阅读基础,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


少年常春藤会介绍汪培珽“念英文故事给孩子听”的实际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私房英文书单,同时针对常见的英文学习风潮和认知迷思,如全美语幼稚园、英文补习或是学英文的优越感等,提出中肯建议并加以厘清说明,让父母能遵循正确的态度与方向,以最自然的形式、最温暖的亲情,陪伴孩子快乐学习、自信成长。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父母先做好心理建设

汪培珽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不是一蹴可几的事。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一件事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呢?没有,包括长大。相信很多爸妈,在家里某个角落都曾经贴过一张刻画孩子身高的记录表,刚生下来约50公分的小人,慢慢地变60、68、72、85、98,然后破100。曾几何时,我们不再计较那个渐渐变的模糊的数字,一百二十几、一百三十几、一百四十几……十几年的光阴,你说它慢吗?它却又快速地让我不忍失去。


生养孩子,是让我们来消磨人生的;是过程,不是目的。过程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本累积出来的。如果哪天发明了速成的机器,连养孩子也可以速成,那么大半的人生要如何消磨呢!


如果我一开始就想着:「要念十年的故事书啊?好久哦。」如果我一起步就想着:「要念一千本的故事书吗?好多啊。」甚至才刚开始做就想着结果,那么生养孩子的乐趣,将随着我们的目光直达终点,没了过程、也没了乐趣。而且不止父母是是如此,孩子也一样。


「我的孩子读的是双语幼稚园,外籍老师颇为『严格』。大班进入英文读字阶段,最近学校提醒我,女儿的程度落后同学,于是我将学校教材带回家再帮她加强。我一边教,女儿一边哭着告诉我,她不想学了,英文好难哦,甚至连我平常念的英文故事书也不听了,我该怎么办?逼她赶上进度?还是对孩子降低标准呢?」


这是一位妈妈的忧心告白,其实也代表了社会上许多父母对儿女英文能力的焦虑心理,并且反映出几个可能的问题:


● 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不是符合孩子的程度或接受度?

● 除了学习成果,学校是否会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热忱?

● 孩子哭诉不想学了,学校是否该考虑因材施教,而非齐头平等?

● 对老师的评语,我痛恨听到「严格」,至少该是「恩威并施」。


这么小就让孩子哭着说「不想学了」,我实在不敢想象往后十年的光景。父母的态度,往往比学校还重要,当父母的焦虑心理移转到子女身上,往往就变成学习的压力。学习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尤其在这启蒙教育的阶段,如今却变成压力,这不是很伤父母的脑筋吗?


虽然压力有时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包装来表现。父母如果不希望自己对子女的「爱」,会演变成帮倒忙的「压力」,就必须自己先做好心理建设,才得以抵挡外来的不必要压力,也不会再将这些压力移转到孩子身上。以下的经验,就是我用故事书来培养孩子英文能力时的重要原则。


中英文故事书,双向进行


家里的中英文故事书,数量上要维持平衡


这也就是说,当我买了一本英文故事书,也会记得选选中文故事书。当我发现家里的英文故事书好像比较多,就会特意去多买一些中文的来平衡。我总是以审慎的心态,尽量维持家里的中、英文故事书,以一比一的数量增加。


这是我从初始就奉行不悖的最高原则。虽然我也有跟大家一样的心态—一自己学英文的失败经验,不能再在孩子身上发生,但不论英文有多重要,中文永远还是排在英文之上。


当孩子还小时:中英文都选、都念


大约两岁之前,当孩子还没没有太多自己的意见时一—也就是说,往往父母选什么故事,孩子就听什么,每次的念故事时间,我会刻意两种语言都选,一本中文、一本英文。


中文毕竟有母语的优势,孩子如果已经很爱听故事了,中文故事书通常不会有被排斥不听的问题。而英文没有母语的优势,倘若又是在刚开始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的起步阶段,我则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对我念的英文故事很能接受,我会顺水推舟地在这个阶段,刻意加强念英文故事的时间比重,例如两本英文、一本中文,以让孩子习惯、不排斥英文故事书为最优先考量。


等孩子比较大了:强调故事,不要强调语言


当孩子大到对父母选哪本故事书来读,会有自己的意见时,就要小心「对付」。


「你要不要听这本『英文』」故事书?」我根本不会这样问。


「你要不要听这本故事书?」不要强调「英文」二字,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不同的故事,没有不同的语言。


很久以前,在孩子大概只有一两岁时,记得有那么一次,女儿自己选了一本新的英文故事书要我念,当我一开口念的是英文……


「妈妈,我不要听这个!」


那时我没有强迫她听,而是灵机一动给了她一个理由:


「上帝规定,」——请随自己的宗教信仰做变化,「妈妈看到这种字,就要这样念,不然会觉得很难受。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可以换一本故事书。」妈妈很奸诈,明明知道她想听这个故事,却又偏偏给她选择的空间。


那是我印象中,孩子唯一一次排斥英文故事书,自此以后没有再发生过。而且,那本唯一被排斥过的英文故事书,当时并没有被换走,还是念完了。为什么不换一本呢?


孩子想听的故事,是没有办法被取代的。为了要听那个故事,管它中文、英文呢!而且,反正还有翻译啊。


如果,孩子真的要换一本呢?那就换吧,来日方长。请记住,用来吸引孩子的,永远是那本书的内容和绘图,以及父母关爱的声音,那是任何孩子都抗拒不了的东西。其他任何强迫式的手段,都只有物极必反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书笔记
别干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如何给孩子磨英文耳朵?
怎么样念英文绘本给孩子听?
孩子遇事总说“我不会”, 家长3招来应对, 解决孩子“畏难心理”
先会听、说,再学读、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