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我有个孩子,我不希望他太善良……



我们总说,孩子富养,不单单要给她最丰盛的物质,也要给她最好的教育。


我们总说,精神富养很重要,但是精神富养,就是一味的灌输‘善良论’吗?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对善良的理解越来越模糊,老辈人眼中的善良,是非常单纯的。


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要与人好好相处,真心对待你的朋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同样的真心。


但是这套‘善良论’真的适合用来教给孩子吗?


请真心对待你身边的朋友,但请你保持自我


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杰作。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脾气。


前天我们同楼层的邻居王姐跟我倾诉,说她们的宝宝性格很独特,平时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执,她表现的很执拗,不懂得谦让,也不懂得分享。她总是教导孩子,一定要善待身边的小朋友,有了好东西,一定要分享,这样别人才愿意和她接触。


她跟我这么说的时候,我就反问她:那宝宝有没有跟你解释,说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她回忆着说:当然了,她说她的芭比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儿,她们总是要揪娃娃的头发,她不让人家玩儿,把人家孩子逗哭了,还不要道歉。


我笑道:那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道歉呢?孩子并没有错啊,错在对方,她不该揪芭比娃娃的头发,不知道爱惜玩具,不是吗?


她惊诧着说:可别的小朋友哭了呀!


我反驳:对,就因为别的孩子哭了,所以问题本质到底谁错不是关键,关键是有一个孩子哭了。哭了的那个一定要享受到特权,一定要得到另一个孩子的道歉才可以。但是她揪芭比娃娃的头发,破坏掉了一件美好的玩具,难道就不是错吗?


王姐沉默了半天,最后点点头,赞同了我的观点。


教育孩子善待身边的朋友是对的,但是善待不等于忍让。假如知道对方做了不对的事情,还要惯着他,不对错误做出反驳的话,那这样的善待就成了纵容他人的推手。


所以我要对我的孩子说,你可以善良,但要坚持自我,千万不要让‘大人的话’成为你纵容他人的压力,这样就算你将来走上社会,你对某件事情的坚持,也许会让你遇到命中的贵人。


不要让孩子做假大方真小气的事儿


你一定要做个大方的孩子,有了东西要跟别人分享。


这几乎是所有家长教育孩子的必备台词。虚伪的大方是违背诚实的。


还记得我们有几个朋友一起带孩子出来过周末,朋友a的孩子是个小男孩儿,朋友b的孩子是个女孩儿。两个小朋友在一起吃零食,朋友a让自己的孩子,将零食分给朋友b的孩子一半儿,没错,孩子当着家长的面,的确将零食分给小朋友一半,但是当朋友转过身去,男孩儿a就指责女孩儿b说:你真没出息,居然吃我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孩子的本意,是不想给这小姑娘吃的。但就是孩子这个‘暗中的举动’坐实了他在其他小朋友心中小气的印象。


我们完全可以不用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儿。而是将‘分享的快乐’细致的讲解给他听,告诉他‘分享’后看到别人的脸上的笑容,是一件发自内心高兴的事儿,只要他明白了其中的寓意,相信他会体会到这其中的快乐的。


你可以善良,但绝不能伪善


成年人对善良的定义很简单―――对我喜欢的表达我的喜欢。


是的,正因为大人有分辨自己喜欢和厌恶的能力,我们只对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善良,对厌恶的人只有远离。


但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犯一个通病,无论对面站着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都要对他保持微笑。


可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脾气,他也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假如对一个不喜欢的人也强颜欢笑,勉强喜欢的话,势必会影响孩子长大后接人待事的观点。


假如孩子对你表述了,自己不喜欢某一个人的观点的时候,请你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尽量避免孩子和他‘不喜欢的人’碰面,就算是在一起,也不要强迫孩子去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表达善意。有些时候,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友情,才更能锻炼孩子的交友能力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以想象 幼儿园竟有“性感玩具”(图)
德国小朋友的成长教育
女孩的心头好玩芭比娃娃,会损伤娃到自信心,很多家长还在买
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了,是教她分享还是抢回来?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宝宝有脾气 父母有绝招
图。怀孕的芭比娃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