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不到这几点,就别往宝宝身上贴“熊孩子”标签

一位妈妈发愁地问:

罗老师,我家孩子刚2岁,可是简直就是个熊孩子!哪里危险就往哪里跑。你要拦他,他还会打大人。他这样算不算问题,是不是太多动了?还是我敏感了……

很多父母都会将孩子的探索行为,视作“问题”。其实,大部分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有类似表现,是完全正常的。两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而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需要,很容易会过多阻拦了孩子的探索行为。孩子还无法流利地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于是就付诸行动,“打了父母”。

给这类父母的建议,就是去尝试把孩子的行为“概念化”,替孩子表达出来。具体做法就是:

孩子的探索行为,都是出自他们赖以生存的游戏本能,都是合理且应该被满足的。父母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提醒必要的规矩,比如不能打扰到别人,或者帮孩子做好排序、时间上的管理等,而非粗暴阻拦。

当孩子的行为的确存在危险性/不合规,需要阻拦、又遭到孩子反抗的时候,请采用句式:“妈妈做了(某某事),你觉得(开心,害怕,生气)……”。如此给孩子的行为一个语言逻辑上的描述,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字,孩子的焦虑就有了落脚处。于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得可控。

情绪得到缓冲后,父母再用温和坚定的方式,去给孩子示范可以接受的行为是怎样的。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理解与安抚,探索行为又能够得到满足,等于身心发展得到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容纳之地。安全感得到了建构,心智也得以促进。

上面这位父母之所以被此类问题困扰,只是未能读懂孩子这个阶段的需求,于是判定自己的孩子就是个“熊孩子”。

细细品,“熊孩子”是个有意思的词。一般,对于太顽皮、不听话的孩子,尤其是倔强的、反复违背父母意志的孩子,父母都会冠之“熊孩子”之称。似乎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无力的父母。父母搞不清孩子身心发展的合理需求都有哪里,找不到回应孩子的恰当方法,内心充满焦虑、无助。为了逃避这种焦虑、无助,以及深深的挫败感,于是把问题归结为:这孩子的确太顽皮了……这样,父母把问题推给了孩子,自己也才能好受些。

从这个角度说,不接受孩子的“不好”,其实是父母不接受自己“不好”的那一部分。若父母能够放下要做“完美父母”的需要,接受自己的挫败、无助,也才能真正蹲下来,去平视孩子,去接受孩子的全部。

如果我们学不会接纳孩子的顽皮、各种“熊孩子”行为,就一定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阻滞。如果孩子的探索受到阻断,那么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会影响孩子的体能发展。“探索”一旦被大人定性为瞎玩、胡闹和搞破坏,那就意味孩子正常的游戏和学习受到阻碍,体能发展则将最直接受到影响。

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因为孩子手部精细动作是孩子后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等良好发育的基础。探索频繁被打断的孩子,进入学龄期后,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毛毛糙糙等行为。

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过于压抑、或者过于逆反的情况。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那些动作的操作对孩子的耐心、坚持、自信心等均有促进作用,因为每一次成功的动作操作,对孩子而言都是一次美妙的成功体验。而耐心、坚持、自信与自尊的品格,也将是孩子以后社会化交往的基础。

如果当孩子一有探索的尝试,父母就上前干涉,在探索中一遇到困难,父母就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面对挫折时,会条件反射要找爸爸妈妈。父母保护过度,使得孩子缺乏探索,也就无法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也无从建立。

另外一个可能出现的极端是,在家庭中孩子的探索欲求未得到满足,他们一定会寻求其他机会去进行探索,去寻找机会去昭示自己的独立意志,这种时候,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失控、过当。

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期“静观育儿”脱口秀节目里专门说起过:▼

在上面的视频中,我提到了面对熊孩子们的调皮探索行为,比制止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运用转换技巧,巧妙沟通

在孩子1岁半以前,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基本不需要担心把孩子惯坏。之后,父母则可巧妙地将规则引进来了。

拿玩水为例。当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而父母认为该停止的时候,直接打断或者阻止,绝不是好办法。我一般会说:宝贝,今天我们玩10分钟的水,然后我们要下楼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样也会非常有趣的。这里,父母其实是在用其他事物,将孩子的注意力悄悄地在进行着转换。

实际上孩子懂得权衡的,如果一天的时间她都花在玩水上,她会觉得后面很多的活动都参加不了,那可不行呀。慢慢地,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我遵守了这个规则,那么我享受到的快乐和自由就会更多。于是,孩子也就开始学习遵守规则了。

保护性撞墙

所谓保护性撞墙,即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向孩子指出探索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

执行保护性撞墙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说不。在阻拦孩子做危险动作的时候,说再多的“不”都没有意义。因为对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个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不是你的声音。

3岁以前,保护性撞墙会更多被使用。因为孩子单一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必须要亲身尝试才能获得对外界的认知,讲道理没用,他们更不会因为所以的推理。到3岁以后,孩子思维开始能够逆转、从一维到多维,就能体会到多种解决方法、多样选择的存在。此时,父母则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面对一项探索的挑战时,启发性地问孩子怎么办,或者和孩子一起讨论,多听听不同的观点。最后,再执行保护性撞墙,将最后的选择权留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父母则守护在孩子身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青春期的无助和烦恼,大脑知识帮你化解
超市里孩子拿起可乐就喝,店员制止反被父母怼,路人:害了孩子
行为敏感期,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人来疯”行为,防止成为熊孩子
正面管教,轻松搞定“熊孩子”
我宁愿要一个熊孩子,也不要他太懂事!
让爱满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