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烈的控制欲从何而来?|每种控制行为,都是抵抗成长中糟糕体验的努力


“所有的控制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保护自己”


前些天十分心理推送了一篇女护士对男友注射死的文章(点击阅读 女护士对男友“注射死”的警钟|测试你的伴侣控制欲过强的各种迹象),于是有网友留言问“非凡的控制欲从何而来”?

因为我并没有关注过那篇报道,也不了解那对恋人现实中的状况,所以也无从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当事人的控制欲望。但是控制这件事,却是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


控制的欲望,其实是我们人类内心中一种重要的调节和平衡机制,用来应对失控感,缓解对危险的恐惧。


从广义上讲,人类一生中会发展出千姿百态的控制方式,用来管理自己的内在世界,从而管理自己的行为,或是管理与他人的关系。


婴儿最早动用的一个控制方式就是“投射”。婴儿用投射的方式,把体验到的不舒服,比如饥饿、寒冷等,感受为来自外部的伤害,从而将自己与自己内部的不舒服体验分离开来:伤害来自外面,而我自己是好的、是安全的。动用投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让自己可以远离危险的体验,从而不被太强烈的伤害恐惧所湮没。


在投射的基础上,个体会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保护安全体验。这各种各样的防御方式,也就组合成了各种各样的控制体系:

  • 外显的、隐含的;

  • 强硬的、弱势的;

  • 指向自身的、指向他人的;

  • 用爱控制、用恨控制;

  • 用给予控制、用索取控制,等等。


在那篇报道中,对杀人的女护士有这样的描述“她在婚房装修、送嫁妆买车事情之中’必须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来’,态度之强势,遍布她的许多行为:翻看男友手机,对男友在婚期推迟后还过得挺滋润暴怒??”


从对她的简短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男友的强烈控制欲望,这欲望已经强烈到病态,而在这强烈的控制下面,我们也可以隐约感受到她内心强烈的不安:她内心没有一点容纳不同和失控的能力。当她的世界中出现与她预期不符的情况时,她会暴怒,会用施虐的方式试图控制事情的走向。她的世界里,缺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与不确定性共处。而这种能力的缺失,往往来自两种情况:过度剥夺,或者过度满足。


被过度剥夺的人的内心世界一直处在被伤害的体验中,无法对他人建立起信任,无法相信“爱”这种情感存在,会将周围所有的人感受为敌人。而ta自己,就像一头愤怒的困兽,时刻处于戒备状态,时刻准备进入战斗。只有当别人顺从自己时,ta才会感到片刻的安宁,然后准备进入下一场战斗。


被过度满足的人则会一直处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当然过度满足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夺:ta与现实接触的机会被剥夺。这些剥夺也让ta失去了体验失望的机会,而没有失望的推动,一个人是难以长大的。ta将自己感觉为世界的核心,而当别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时,ta的自恋式幻想就会受到冲击,就会在那个人面前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核心。于是,ta可能会用暴怒的方式试图挽回幻想中自己的权力。


若想搞明白一个人的控制欲从何而来,首先要区分出控制的行为。每种控制行为的背后,都有成长过程中去抵抗各种糟糕体验的努力。


  • 报道中女护士的那种强势控制是容易被看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人用“弱势”来完成控制。

这样的人有时会对别人唯唯诺诺,一旦有冲突的风吹草动,就先检讨自己,让别人对ta总充满了歉疚,总担心会伤害ta,于是就尽量对他保持友好。当ta成功地引发了别人的内疚体验时,就很可能已经用“弱”完成了控制的过程。


  • 有些人让自己超能,让别人感觉(这很重要,因为现实中可能完全不是这样的,所以要努力向对方灌输这样的感觉)离开了ta就没办法生活。

这是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常见的。比如父母常挂在嘴边的“我们为了你……”,这是对孩子非常有杀伤力的一句话,它会将孩子推入内疚之中,不管内心多么不舒服,也会按照父母的期待去行为,从而间接扼杀掉孩子的自主和自尊。而父母却可以保住掌控权,以及避免因为孩子的逐渐独立而不得不与孩子分离。

在坊间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要抓住老公的心,先要抓住老公的胃”,其间也充满了这样的味道:我是最棒的,离开了我你就会痛苦。其实,如果没有情感做基础,任是抓住老公十个胃,恐怕该来的还是会来。


  • 还有些人会让自己无能:我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你得照顾我。

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原本可能具有的能力,也许是因为对养育者的愤怒:你欠我的,所以现在你得照顾我,要还给我;也可能是因为无法管束的贪婪(这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你有那么多好东西,你应该多给我一些;也许可是对贪婪的抗拒:我是不成功的,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我没有拿走你的好东西;也可能是因为恐惧:如果我有能力,我成功了,就会失去我原本拥有的一些东西;也可能是出于忠诚与爱:如果我生病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离婚了。所以,当一个人让自己变得无能时,实际上,他很可能是在牺牲自己,来控制关系的走向。


控制的方式还有很多种:

  • 有人用贬低他人的方式让别人臣服;

  • 也有人用不断理想化他人的方式将好的部分保存在别人身上,从而保证自己可以获得一个可信任的依赖者;

  • 有人用逃离关系的方式来避免在关系中受到伤害;

  • 也有人用拒绝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方式来避免别人掌控自己;

  • 有人用不断给予的方式来控制对方成为自己的附庸;

  • 也有人用不断索取的方式来保持着伤害性的联结,来避免关系的断裂;

  • 有人努力去控制他人,幻想中只有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安全;

  • 也有人努力去控制自己,做一个对的、好的人,从而让别人无法对自己挑剔、伤害;

凡此种种,其实,所有的控制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

保护自己。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习得的这些保护的方式,并不具有保护性。老话说,世情薄,人心恶。当环境给人提供的安全体验不足时,人们往往就会学发展出各种戒备与战斗的方式,来防止被伤害的体验发生,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更多维持生存的可能。


人内心只有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才有可能放弃对控制的需要;也只有人内心普遍存在信任的能力,社会的基本安全感才能普遍存在,诚信、利他等等社会需求才有生存的土壤,而这些又反过来可以促进我们人类建立内心的安全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咨询:上班总是迟到一二分钟,也是心理问题?
请不要给我加标签!
五种情况下, 男人最容易出轨了
回避型为何不愿和你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新春快乐:愿疾病远离,健康平安
为何受苦上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