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谨防心脑血管病,试试这些日常小动作

最近几日,气温骤然降低,昼夜温差明显增大。随着深秋的到来,心脑血管病也开始进入高发期。心脑血管病的发作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骤降关系密切,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调查表明,每年的秋冬季节和季节变化时候,因气候导致的心脑血管病突发而猝死街道、公厕、公交场所等事件都会频频发生,其发病率超过平时的5倍。所以,平时应加强血管功能的锻炼。以下这些日常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能明显改善血管功能,强健血管,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大家不妨试试。

按压双耳

每天早中晚用掌心按压双耳,一压一松,共50次,力量适中,不可过猛。耳朵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的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自己的反射区。经常拍打双耳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防止动脉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力。

张嘴闭嘴

将嘴巴最大限度张开,同时用力深吸一口气,然后闭口并将其呼出。这样一张一合,连续50~100下。嘴巴一张一合,可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使脑血管不断收缩、扩张,血管弹性增强,对预防脑中风和老年性痴呆有一定帮助。

摇头晃脑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缓慢地上下点头3分钟,然后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3次。此动作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不仅有利于预防中风,还有利于高血压、颈椎病的预防。

耸肩

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左右。每次耸肩尽量使肌肉有紧迫感,放松时也要尽量使肌肉松弛。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因而可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梗死的危险。

伸懒腰

两手交叉于胸前,自胸至头顶上伸,似举重样,将腰带起,如此数次。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或伏案工作过久时,会使血液淤积,循环血量减少。伸个懒腰,会使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使淤积的血液赶回心脏,大大增加循环血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

拍击手掌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掌心相对,拍手,动作宜缓慢,用力要适度,30次为一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遍。“十指连心”“心脑相通”,拍击手掌,不但能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消除疲劳,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症。

活动脚踝

闲暇之余,可旋转脚踝、拉伸回勾、踮脚。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活动踝关节,有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从而起到保护心脏、预防中风等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日常“小动作”
远离心脑血管病的“小动作”--LBZ1950
每天2个小动作,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小动作经常做心脑无忧-山东省医院协会政务网
预防脑中风多做点小动作 冬季须坚持五做到
“咬牙切齿”小动作收获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