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孩字写不好,是神经系统出问题么?

一个周六的下午,一对焦急的父母带着一个男孩来到了咨询室。父亲说他儿子刚满7岁,上一年级,经常因为没完成课堂作业而被留学,在家里做作业拖拉、磨蹭,每天搞到很晚,让父母疲惫不堪。老师说孩子很有问题,上课不专心,老喜欢趴在桌子上,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写字时就更夸张,每写三个字就要甩一下手,五个字头就后仰一次,错别字特别多,现在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老师怀疑小孩的神经系统是不是出问题了,建议去医院看看。父母很着急,赶紧去大医院检查了一番,并没有发现生理方面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带到我们中心来了。

在儿童游戏治疗室,小男孩躺在地毯上,抱了一个垫子,卷缩在墙角,当我进来时他低着头抬了下眼皮,看了我一下,又迅速回避了我的眼神。这是一个非常敏感、自卑、害羞的孩子。我趴下来向他打招呼“你好,我叫乐乐,你可以叫我乐老师,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么?”

“明明”,他低着头回答。

“嗯,明明,今年几岁了?”

“7岁”

“我们一起来玩几个游戏好么?”

他抬起头看着我,一副惊讶的样子,说:“是做游戏么?”

我们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如单脚平衡、蜘蛛爬、串珠、传真机、警察抓小偷、积木等,初步评估了一下,他的小脑平衡功能、大肌肉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听觉分辨、听觉记忆、视觉分辨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基本正常,想象力还较好。并没有神经系统的问题,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出现面部或身体的抽动,就是比较畏缩、不敢放松了去做,不停地看我的脸色,似乎很怕做错了什么。看我一直只是温和的陪着他玩,玩到后面话也多起来了,一边向我介绍一边不停地把积木摆成各种造型。

“今天的游戏先结束了,愿意明天来我们这里继续玩么?”

“嗯!”明明显得很愉快。

我向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情况,父亲说自己做点小生意,夫妻两文化水平也不高,平时很忙,没太多时间陪孩子,也没多关注孩子,从出生到小学前都还基本正常,幼儿园老师也没反应孩子有问题。上小学了,才关注到现在的情况,现在孩子在学校里除了成绩问题,是不是身体也有病,还被同学完全的排斥,也没有朋友。他们对儿子几乎全是负面的评价,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几乎没有一件事情是做好的,反正就是做什么都是错。他们在给明明的注意力量表和多动冲动量表上几乎都打了勾。

根据明明的情况,我们安排他参加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整个课程有30次,每周二次,每次2小时。

在初始阶段(大概5-6次),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明明的关系,让他充分信任我们,详细观察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初几次课中,明明表现出一种努力克制自己的状态。静心时,他浑身不自在,不停地扭动,似乎有很多虫子在身上爬,但还是努力坐住,不发出声响。这个阶段他无法让自己静下来,但为取悦我们,努力表现得非常好,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

两次课后,我发现明明写字确实很有问题,虽然不至于像老师说的那么夸张,但确实有很频繁的甩手抬头动作。再仔细观察发现他握笔特别低,而且很用力,手不停地往下滑,写几个字后几乎是握着笔芯,当手握到笔芯时他的头也已经贴在了桌子上,再用力写几个字,估计脖子不舒服了,他就甩甩手,把笔握高一点,再活动一下脖子。又因为他这样趴着写字看不全,经常写漏、写错,同时速度又奇慢。

为改变他的握笔写字习惯,我们买了几个各种样式的握笔套,让他选一个舒服的套在铅笔上,并送他一个让他在平时使用。他写字时手不下滑了,但由于惯性头还是会趴下去,甩手和抬头的动作有所减少,但还是经常要做一下。我们知道这只是他的习惯性动作,利用行为疗法的自然消退法,也不刻意去提醒他。大概到十几次课的时候这些动作就自然消失了。同时我们也收到了老师的反馈,他上课时精神面貌好多了,而且以前最让老师头疼的所谓神经系统的问题,也好转了。

心理辅导课继续进行下去,明明开始觉得这个环境是安全的,老师不会向家长告状,也不会无故批评或警告他,明明开始不断表达他的情绪和真实想法。游戏时输了会表示不高兴,也会不愿再参与,说自己本来就什么都做不好的。我们设计了几个游戏,在游戏棒游戏中,为了让他能玩下去,老师会故意输掉游戏,并说自己会掌握方法,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几次过后明明掌握了方法,能完全屏息静气,全神贯注的跟几个同学玩,有赢也会输。赢了自然会很高兴,信心十足,输了也不会太气馁,因为他知道了游戏输赢是常态,下次还是可以赢回来的,每次下课后还玩得不亦乐乎。

当然为了增加他的自信心,改变他因受学校老师、父母影响而形成的自我印象,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地以事实为基础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比如“这根都让你拿起来了,你的手可真灵巧!”“下面那根确实是没压住,你观察得真仔细,我都没看到呢!”

在另一个游戏中,大肌肉运动系列如小推车、蜘蛛爬、青蛙跳。明明的大肌肉运动能力本身基本正常,在和团体中和其他孩子的比较中较占优势,显得较有信心,还经常愿意做一下示范。老师也会不失时机地告诉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会有自己的长项,也会有自己薄弱的地方。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暗示孩子他们的手臂力量不断增强,写字可以更多更快了更轻松。

进入结束评估阶段,明明在训练课堂中会表达自己的失望、不满,有时有一些小调皮,小幽默、也会和老师开点小玩笑。整张脸完全的舒展开来了,看上去阳光又自信,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静心时盘腿而坐,能非常安静、放松地享受静心的过程,头顶纸杯,十分钟时间纹丝不动。父母反应这段时间回家自己主动愿意做作业了,显得对自己特别有信心。学校老师也反应明明的成绩有所上升,有几次达到了中等水平。

最后一次课,明明用回行针换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结束了这次团体心理辅导。

经过我们的陪伴,孩子变得自信开朗多了,但是让我觉得遗憾的是,明明父母一直认为这些都是孩子神经系统的问题,现在我们把所谓的问题治好了,就不愿继续训练,对孩子的目前行为进行巩固,也不愿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做出改变,还是不停地对孩子贬低、批评、指责、辱骂,同时对他心理需求的忽视。

明明的案例并不是个案,对孩子情感的忽视,在很多父母忙于生计的家庭中很普遍。在幼升小的特殊阶段,这些家长们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陪伴。碰到了问题后,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一味指责、批评,甚至打骂。明明在入学初期没有掌握正确的握笔,出现问题,老师、家长不停地提醒、指责他把笔握好、把头抬高,在后期甚至不停地禁止他甩手、抬头,而他的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

一年后我们进行了回访,妈妈接的电话,家里又添了个小妹妹,更没时间管明明了。妈妈对明明的评价基本上还是负面的,吃饭、睡觉、作业等没一样不被抱怨。让我略感欣慰的是,明明觉得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对自己有信心,他不是妈妈所说的一无是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上课总坐不住?专家用5个注意力培养法则,帮娃提升成绩
回应家长(6):如何回应家长常问的200个问题
【原创第1862篇】人在旅途 | 我就是不想理你
管太多,这8个点建议你不要管孩子
三年级亲子活动课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