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健康】大数据告诉你,严厉可能是最危险的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作为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教育方法?
中国人传统的观点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当代有很多“虎妈”、“狼爸”式的父母,都采取非常严格,甚至近于苛刻的教育。但是,严厉的教育未必会带来想象中的教育效果。
大数据告诉你,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将孩子进一步引入歧途。
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的“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分析表明:
打骂和说服教育孩子的父母比例并不低,但并不奏效。
在违法犯罪之前,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通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中打骂的比例较高,父亲占6成左右,母亲占4成左右,平均近6成的父母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的。虽然采取打骂和说服教育孩子的父母比例并不低,但这些孩子还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为什么严厉教育不管用?
有个孩子回忆,读初中的时候,他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师一找家长,父母就骂他,有时还打他。每天早晨父母离开家的时候,他还没起床,父母走的时候都要嘱咐一句“别出去瞎玩”。而且,有时母亲在气头上,什么“不学好”、“早晚得进监狱”难听的话都说。
他听得烦了,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母亲不让做,孩子偏做。没想到,这个孩子就真的“不学好”,“进了监狱”。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母亲的本意。母亲这种诅咒式的“严管”对孩子是莫大的伤害,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良性的激励,所受的劣性刺激不断累积,加剧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最后甚至破罐破摔背离家庭,直到触犯法律。
另外,“调查”显示,有高达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且未成年犯恨过自己父母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中学生。
当问及原因是什么?“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理解我”、“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这三项被选比例最高。

从孩子恨父母的原因来看,青少年自我意识很强,有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父母习惯凌驾于孩子之上,对他们的“不理解”、“不关心”、“不让做”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的“爱”及其表现在教育行为上的“严管”,难以使孩子产生情感共鸣,难免成为“恨”的根源。
一旦父母过于“严管”,家就成了对孩子的“枷锁”,离家出走便成为孩子摆脱父母的束缚和管教、寻求自主权利和更大的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
而孩子一旦脱离家庭闲散在社会上,将很有可能像脱了缰的野马,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这将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那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鲁迅先生曾经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给出了答案: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其次要指导,再次是解放。

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另外,长者不该是命令者,而该是指导者、协商者”。此外,长辈要教给他们自主做事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先生提出的理解、指导、解放,正是我们为孩子创造宽松而温馨的家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准则,但具体的教育准则还是要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落实。
关于家庭教育常见问题,您可参考以下文章进行深层次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数据告诉你,严厉是最危险的教育
大数据告诉你: 严管反而出逆子
孩子犯罪凸显家庭教育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教师成为学生的杀手
李开复谈如何教育孩子
母亲被侮辱杀人,而那些把母亲杀死的孩子经历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