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100天读10本家庭教育好书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与我一起在100天里读10本家庭教育好书!


我们读书,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读书,做孩子阅读的榜样

我们读书,在书中收获生命的无限可能

 

上周五读书分享后,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数百条留言,很多朋友的读书分享长达数百上千字,这些有温度的文字很是打动人。我相信,这些读书的记录、观察、思考、体会和实践,会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估量的成长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翰?霍特,他出生于1923年,是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被很多家庭学校教育研究者称为“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之父”。

 

说到学习,父母们总是充满了担心和焦虑。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霍特先生通过一个个案例记录和学习方法的科学举证,来呈现孩子如何成功运用自己的大脑大胆而有效学习的,案例都是客观且具有代表性的,有的案例来自于学龄前儿童,有的案例来自于小学生。我们选择读这本书,就是希望与大家一起探寻孩子学习的有效方式,进而缓解大家的担心和焦虑,思考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什么,从而引导孩子有效地、快乐地走在学习成长的路上。

儿童的学习规律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


霍特认为,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而不是在学校培养出来的,而且所有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霍特通过对幼小的孩子的观察,他发现孩子的大脑一直都处在对世界的探索之中。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试验性的,不仅仅通过观察,还会品尝、触摸、掂量、甚至通过破坏去尝试理解事物,发现事物运作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努力,不怕犯错误,很有耐心,能忍受大量的不确定、混乱和无知。他愿意等到意义自动跑到他面前,然后享受成功之后的开心。所以,霍特强烈呼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相信孩子。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知识,是让孩子从小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的第一步。很多对人生有用的本领,比如说阅读的本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得到。

 

孩子有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式


在本书中有一段对学校孩子的观察手记,内容是这样的,霍特带了一个旧军号到小学去,在孩子休息时胡乱吹了一两声,孩子们大声嚷嚷要求霍特让他们玩,不少孩子看到霍特做过之后,就知道了如何用他们的嘴唇去吹,还有些孩子把这个吹口全部放进嘴里,像吃棒棒糖那样,不过他们也很快意识到这样做没有用,然后他们就会用正确的方法试着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会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会体现在孩子的游戏和试验中,体现在孩子学说话、学阅读、学运动、学绘画、学数学以及其他知识中。对孩子来说,他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生动的、充满活力的、令人愉快的体验,他们的记忆力在没有强制外力作用时效果最好。



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既然孩子与生俱来就拥有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情,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中,有这么多孩子丝毫不享受学习,甚至厌恶学习呢?霍特认为,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关键。由于害怕失败,惧怕受罚,担心丢脸,加上对没完没了的考试的焦虑,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就会严重下降,这会进一步导致孩子厌恶读书。霍特大胆断言:有些孩子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那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的结果。我们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不经意间说出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呢?对于孩子敏感的心来说,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

 

孩子拥有天生的错误纠正机制


奉行“信任孩子”哲学的霍特认为,孩子都有强烈的是非感,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错误纠正机制,使他们最终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对于正在学说话的年幼孩子来说,他们知道的和理解的东西远远比他们能说出来的要多。当孩子说错话时,我们不要纠正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不是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纠正错误,而是由我们指出并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就会越来越感到受挫,越来越害怕。用不了多久,他就可能决定再也不说话了,因为说话总给他带来那么多麻烦。

 

孩子出错并非出于偶然,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有益的东西来对待,这可能与我们平时的观点不太一样,但非常值得学习和转变。

父母扮演哪些角色


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生俱来,他们也总是渴望学习,但是这不意味着孩子无所不能,他们其实是敏感且脆弱的。孩子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出发,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我们需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按照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快乐成长,小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自然快乐地学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当我们通过读书和学习到了意识的转变,还需要通得过行为转变来真真正正地让孩子受益,让他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自然快乐地学习。

 

首先是信任,做一个好的观察者、陪伴者


孩子无论是学习说话、阅读、运动,还是学习绘画与逻辑等等,都是有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只要不是有先天性缺陷,我们都应该相信孩子能够很好地走过每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自然条件,静静地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陪伴者,允许孩子跌倒、允许孩子“鼓捣”、允许孩子长久的观察和内心准备、允许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细胞比其他孩子晚熟。我们还需要相信孩子的性情并无恶意,很多时候,他们的尝试性行为只是为了获得关注。如果孩子处于咿呀学语阶段,我们就做好孩子晚开口说话的准备,如果孩子正值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就做好孩子入学后慢慢适应环境的准备。

 

其次是引导,让孩子接近这个世界,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父母需要让孩子接近这个世界、接近生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并且理解他们。因为孩子的活动范围有限,父母要尽可能提供这种机会。孩子需要了解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唯一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亲眼目睹别人怎样从头到尾做出来。在这方面,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霍特坚决反对完全用一种抽象的方式给孩子灌输知识,他坚持要把孩子放在现实世界之中,让他们直接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给孩子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们会清楚地看到什么东西对我们和对别人来说是真正重要的,然后他们能够自己选择一条进入那个世界的通道,他们选择的道路会比我们给他们选择的更好。



让孩子做好读书的准备,其实就是让他们接触大量的印刷品,让他们的眼睛沐浴在文字的海洋中,还要让孩子大量接触成人使用的文字材料,比如时刻表、车票存根、账单、海报、合同、各种表格、使用说明书、宣传单……

 

他甚至要求家长允许孩子在一旁观看自己的工作情况,最好还能“亲子同工”并肩合作。他相信孩子通过观看家长的劳动过程,可以带动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而不是在教室里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再次是支持,只有在孩子需要时才予以必要的指导


成人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也可以妨碍孩子进步。孩子认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突然之间就从无变有,他们先观察事物,然后创建理论,再检验和修正理论。霍特精辟概括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一点一滴地把生活经验转化为知识,这个过程与科学家积累科学知识的过程完全一样,他们会观察、思考、推理、给自己提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控制操纵或改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阻碍孩子的这种学习过程,这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在创造知识,而不是获得知识。

 

家长和教师不要过于积极,应该退回一步,应该只有在孩子需要、请求帮助的时候才予以必要的指导。

 

此外,家长需要接纳并突围传统学校教育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霍特先生在书中从头至尾都在“吐槽”美国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学校的“工厂式”管理模式强行让孩子们接受各种毫无意义的教学内容,妨碍了孩子们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霍特认为学校教育实际上是给孩子获取知识、掌握本领设置重重障碍。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坚决杜绝那种往往让学生感到气馁,以为自己不够聪明,不会读书的教学方式。这种过程是破坏性的,它会碾碎孩子的自尊,扼杀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以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学,最糟糕的是,这样会让孩子离终身学习的观念越来越远。



事实上,霍特所吐槽的美国教育问题今天仍然广泛存在,应该说这些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虽然现在我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但今天的教育模式普遍还仍停留在工业化时代的样子——把学生培养成为工业社会服务、驯良的标准化产品。好消息是在我们中国这片教育热土上已经很多教育改革家在推动翻转式学习了,在翻转式课堂上,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可是一般情况下,传统学校都无法实现小班教学,无从实现针对个体差异的教学,因此,家长就需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利用好家庭资源,在充分了解孩子个性特质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和责任。

 

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也就是给了我们方向。如果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方向搞错了,即使再努力也白费功夫,反而,最后对孩子伤害会特别大。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内容非常全面,我们很多有关于孩子学习的困惑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比如,很多家长关心孩子的特长培养,该什么时候开始学?这些项目对孩子发展有哪些好处?拿音乐举例,音乐是否要从小学,否则就学不出来了呢?霍特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关于怎么教和引导孩子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霍特在书说得相当具体和细致,他说,孩子学音乐要像他们学说话一样,多听多模仿。事实上,演奏乐器水平很高的人,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让动作越发协调。简而言之,孩子学习音乐时,要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求刺激。学音乐与读书识字、学数学、学科学是一样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乐趣和兴奋。而那种过于正式和僵化的教学法,只能扼杀孩子的音乐兴趣。霍特还强调,音乐是人们情绪的表达,这高于乐趣,这才是艺术所需要的境界。

 

有位妈妈留言说,她的孩子15岁了,她问读这本书是否有帮助?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已经来到一个数字时代,关于在这个时代如何学习与成长,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西利·布朗认为, “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准备进入各式各样、很可能毫无关联的领域学习。这个数字时代,我们最佳的学习策略就是回归到孩童的状态,用玩、追问、想象的方式来处理我们所接收到的大量新信息。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连续的不确定和困惑中,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能从中健康成长。关于教育孩子,到底是成人在教育孩子,还是孩子在教育成人?或许我们需要保持更开放的心态,因为人人都在互相教育,互动成长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人把教育放在学校,聪明人把教育放在家里
你可知道当今孩子的这五大新特征?
他用整整12年,跟拍两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揭露了教育不为人知的一面……
教育的不幸在于消灭了很多孩子与生俱来的灵...
刘长铭:失掉的本能
电城镇中心小学预防溺水家长承诺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