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本书告诉你,什么是「与时间相处的最高境界」

这是我在分答新开专栏的第二期。

每周会用一本书解决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让阅读真正成为我们的「解忧杂货店」。

如果想听语音版,请点击阅读原文

上一次为大家介绍了两种时间管理武器:时间日志和职业价值观。有朋友就来问我说:

章鱼,你介绍了这两种武器,是不是只适用于时间管理的初级阶段?
如果我想成为高手,是不是还有更高的玩法?
我不能只练「罗汉拳」,我还要学「降龙十八掌」啊!

其实这两种武器——特别是时间日志——虽然容易上手但并不等于初级或者入门。时间管理的高手乃至于与时间相处的最高境界也都是靠时间日志来实现的。

如果你想要了解与时间相处的最高境界,读一读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写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奇特的一生》。

这是一本传记,主人公是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

在作者看来,柳比歇夫是一个不寻常的人。首先让作者感到惊异的,就是他异于常人的关于时间的感知力。

作者曾经和柳比歇夫有过两次长谈,事后它在柳比歇夫的日记当中发现了关于这两次长谈的记载,并且还标注了时间,精确到分钟。

可是作者明明记得柳比歇夫在常谈的过程当中没有看过任何一次表,他完全是依靠自己内在的注意力而达到对时间精准的感知。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就是

对于柳比歇夫,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柳比歇夫当然不是拥有特异功能,他对于时间的敏感度得益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时间日志

他每天都会详细记录自己所做的每项工作和花费的时间,精确到每分钟。当一项工作完成,比如他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也会梳理这篇论文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从大纲准备的时间,到查阅资料的时间再到动力出现时间。每年他都会对自己的时间日志进行详细的统计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为下一年的工作制定计划。

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详细而精确的自我剖析,他的计划也往往会符合他的工作状态。

比如1968年他为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在科研上投入 570 小时的时间,而到这一年底他实际工作的时间是 564 小时零 30 分钟,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相差仅有 1%。

这样的习惯,柳比歇夫一共坚持了 56 年,也让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他发表的学术着作超过 70 部。

  • 他书写的学术论文超过 12500 页。

  • 他所研究的科学方向包括昆虫学、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进化论、农业和科学史……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柳比歇夫并不是一个我们想象当中只会埋头工作,而不知道生活情趣的机器人,在他某一年的时间总结当中,他写到,他观看的戏剧、电影、音乐会和展览一共超过 65 次,读的各类文学作品超过 9000 页,游泳 43 次

这就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回过头来看,它其实既不高深也不复杂,通过柳比歇夫常年的坚持,时间统计法在他手中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间统计法也是一个极佳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与时间相处的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了解自我,如实地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且定时地去总结,这样才能够去了解自己的手里可以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其实是有待于挖掘的。

第二个境界是约束自我,在真实的事件记录之下,我们建立了关于自我时间管理认知的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制订更好的计划,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流向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

第三个境界是释放自我,当被动的约束变成了主动的习惯,我们就已经踏入了与时间相处的更好的方式里,既不是让时间在自己的手中白白溜走,也没有在匆匆的追赶当中透支了自己的快乐和健康。

在我看来,这种与时间相处得更平和,又更精进的态度,就是与时间相处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1月份《奇特的一生》
时间管理:重新领悟「时间统计法」
最棒的个人提升办法
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那就先从这三点开始吧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
十五分钟读书系列-《奇特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