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十一:满足需要,激发动力,孩子主动关电视

满足需要,激发动力,孩子主动关电视

                        (图片来自网络)


先看下面一组对话:

 

母亲:“兵兵,你现在不看电视噢。”

孩子:“我看,我看。”

 

母亲:“兵兵,现在电视不好看哦。”

孩子:“好看,好看。”

 

母亲:“兵兵,把电视关掉好不好?”

孩子:“不,我不。”

 

父亲:“兵兵!把电视关掉!”

孩子:“我不!我不!”

 

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位母亲想让孩子把电视关掉,开始进行了两次“诱导”,第三次是商量,第四次父亲是命令,结果都没有达到目的。 

 

那天下午三点多,我应约到朋友家谈点事。

聊了一个多钟,朋友的妻子接幼儿园的孩子回到了家。孩子一回家,便习惯性地打开了电视,声音开得比较大(正常看电视的声音)。

看到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来了精神。刚开完电视,便从房间里推出了一辆精美的小单车,在宽敞的客厅里骑了起来,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叔叔,我有新单车。”(朋友比我小,该叫大伯才是)

我说:“哦,兵兵的新单车真漂亮!谁给你买的?”

孩子说:“妈妈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买的。那里很多新单车,我的最漂亮!”

我说:“是,兵兵的新单车最漂亮!”


跟孩子聊了几句,我便说:“好了,兵兵自己玩单车,大伯跟你爸爸妈妈说说话,好不好?”因为朋友的妻子我也熟悉,所以我们一起谈事。

孩子说“好”,便自顾自地在那里骑着单车来来回回地转。还蛮听话的。

 

我们继续聊了十来分钟。因为有电视声音的存在,我们交流的声音比较大。朋友的妻子想让孩子把电视关掉,于是对孩子说:“兵兵,你现在不看电视噢。”

孩子正在骑单车,听到妈妈的话,停了一会,看看电视,说:“我看,我看。”

妈妈没话说了。

 

又过了几分钟,好像总感觉电视声音的存在对我们谈话有影响,朋友的妻子又对孩子说:“兵兵,现在电视不好看哦。

这回,兵兵连停都没停,便接口说:“好看,好看。”

妈妈又没话说了。

 

又过了几分钟,这位妈妈还是不死心,对孩子说:“兵兵,把电视关掉好不好?”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不!我不!

 

又过了几分钟,这回是做爸爸的来气了,瞪着眼看孩子:“兵兵!把电视关掉!

孩子忽然听到一声怒吼,停了下来,也瞪着眼看爸爸:“我不!”接着又来了一句:“我不!

 

眼看他们父子就要陷入僵局,我赶紧打圆场:“兵兵,骑单车好不好玩呀?”

孩子看了我一眼,没说话,转眼又看他爸爸。

我说:“兵兵,听说你很聪明哦,你会不会关电视呀

 

孩子从小单车上下来,还有点气乎乎地走到电视机前,伸出手,“啪”地一声观点掉了电视,说了一声:“当然会了!”转头玩他的单车去了。

 

朋友转怒为喜,转过头对着我,伸出了大拇指,说:“厉害!”。


 

亲爱的年轻朋友,在养儿育女的道路上,您是否也常常会遇到类似上面这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烦恼,而困惑的事?

面对孩子类似的“不听话”现象,应该怎么做呢?


 

为了从一个案例里悟到一些东西,先请各位年轻父母思考一个问题:从刚才的对话中,您能不能看出我的做法和这对年轻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先别往下看,思考一分钟,

 

 

 

 

 

再思考一分钟,

 

 

 

 

 

想到了吗?

 

 

 

 

 

可以往下看了:

 

这对父母的出发点,是从“”的需要(也就是这对父母他们自己的需要,)出发的,而不是从对方(孩子)的需要出发的。

 

这对父母因为感觉电视的声音影响了我们谈话,孩子又不看,所以想让孩子把电视关掉,于是妈妈第一次说“兵兵,你现在不看电视噢。”妈妈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不看电视就把它关掉。妈妈也希望孩子回答“不看”,既然不看就关掉,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不料,孩子可不买账。

我们很多父母常说,孩子不理解父母,其实我们的孩子很了解父母,父母说了上半句,孩子就知道你下半句要说什么,所以孩子说:“我看,我看。”

于是,母亲第一招失灵了。

 

第二招,母亲说“兵兵,现在电视不好看哦。”也是希望孩子说“不好看”,那不好看就把它关掉咯,也是顺理成章了。其实孩子根本没看电视,但他就是不愿意把电视关掉,他怎么会上这个当呢?所以孩子想都没想就回答:“好看,好看。”

   

前面两招的“诱导”没达到目的,于是妈妈来了第三招。

这位母亲还算是比较“民主”的,跟孩子“商量”:“兵兵,把电视关掉好不好?”这回,母亲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真正的目的),孩子早已知道了妈妈的目的就是要他把电视关掉,才有了上面两次的回答,这次他怎么可能答应呢?

所以孩子说“不,我不。”还重复了自己的态度,挺坚决的呢!

 

妈妈的三招失灵了,这回轮到爸爸上阵了。

爸爸大概认为,电视的声音确实影响了我们的谈话,而孩子不看电视又不关掉这种“不听话的行为”需要“教训教训”,所以用命令的语气吼道:“兵兵!把电视关掉!

但是,孩子已经连续三次被安排到说“不”这个角色里了,要让他“屈服”,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动用武力揍他一顿,那也只能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可能是心不服口也不服,那就只能对抗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这对父母的出发点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对方(孩子)的需要出发的,所以没有达到目的。

 

我的方法为什么凑效呢?

第一,我先跟他说了几句话(如:“兵兵,骑单车好不好玩呀?”)缓和了一点点气氛。

第二,我表扬了他:“兵兵,听说你很聪明哦。”又缓和了一点点气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其实孩子一边开了电视又要一边玩单车,就是为了让客人知道他有新单车,而且会骑单车,这就是一种表现欲),我的一句话“你会不会关电视呀?”正好激发了他的表现欲,也就是说我的这句话正好是从他的需要出发的,所以就达到了目的。

 

呵,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是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我们的需要出发。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呀!

 

各位年轻父母,您,做得到吗?

 

重要的话说三遍:

 

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是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我们的需要出发。

 

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是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我们的需要出发。

 

 

有点累了,休息一分钟,再讨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先别看,休息一分钟。

 

 

 

 

 

喝了一杯茶,来精神了。

接下来我们讨论:正常情况下,针对孩子“开了电视不看又要玩单车”这件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想想,平时如果没来客人的时候,孩子回到家是不是一家子一起看电视?(这个我没问,但从孩子一回到家就开电视这个细节估计应该是这样的)

 

第二,今天来客人了,按常理,如果孩子没有玩单车,是不是我们可能就要一起看电视?那这样一来,我们的谈话是不是更受影响了?

为了不让谈话受影响,可能有两种做法:1、让妈妈带孩子出去玩;2、我们换一个地方交谈,让妈妈陪孩子看电视。这不是更麻烦了吗?

所以孩子愿意自己玩单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好事哦!

 

第三,孩子开了电视又去玩单车,其实电视的声音对我们的谈话虽说有点影响,但影响也不是太大,完全没必要要求孩子把它关掉。

 

第四,就算要把电视关掉,为什么要让孩子关呢?做爸爸或者做妈妈的悄悄过去把他关掉不就行了吗?

考虑到孩子一直以来的习惯,可能孩子会不让关掉,但我估计悄悄关小声一点,应该没问题。因为孩子正全神贯注地玩单车,关小声一点他应该觉察不到,就算觉察到了也应该不会有异议。

但是为什么做爸爸的或者做妈妈的就不去把它关小声一点呢?根据我接触过很多类似的现象来判断,估计是“懒得动”(就是不愿动)的可能性很大。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玩他的单车(或者玩其它的玩具、游戏之类……),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我们做父母的为了我们的需要而打断,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会越来越烦躁,做事会越来越没耐性,上学以后注意力会越来越不集中

各位年轻父母,千万记住这一条!

 

还要记住:哪怕这个目的,我们认为是为了孩子,比如叫孩子吃饭,催孩子写作业等等,我们认为是为孩子好,但其实那还是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千万千万记住,如果不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我们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

 

那难道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不!

一个优秀的老师(父母)总是善于把我们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孩子的内心需求,而后适时地加以激励和引导。

怎么转化,怎么引导呢?这是后话(其实今天也讲了不少)。

 

回到刚才的话题,今天,针对孩子“开了电视不看又要玩单车”这件事,最好的做法就是:

父亲或母亲悄悄地走去把电视关小声一点。

 

简单吗?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也许你会问:林老师,你当时怎么不会悄悄地走过去把它关小声一点呢?

我的回答是:我并没有觉得电视声音影响了我们谈话。

 



 

再休息一会,还有更经典的!

 

 

 

 

这个案例,我曾经讲给一个很爱学习的朋友听。朋友一试,果然很管用!

不过后来这个朋友问我:“林老师,上次您说到的那个小朋友,他关了电视以后有没有再开了?”

我说:“没有。”

朋友说:“奇怪。”

我说:“怎么了?”

朋友说:“我表弟那个孩子,也是四岁左右,我用你的办法,他果然把电视关了。不过后来他又打开了。再让他关他就不乐意了。”

我说:“你那个表弟的孩子,在你让他关电视的时候,他是不是在看电视?”

朋友说:“是。”

我说:“这就对了,你表弟那个孩子他当时正在看电视,你让他关了,他当然要继续开。我这个朋友的孩子他当时根本没看电视,所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岁少年突发缄默症模仿弟弟形影不离
【幼儿教育】走出形象误区--妈妈爸爸在忙什么
调位,不是好孩子,怕让别人听见,妈妈生气了
爸爸带孩子看电视,妈妈洗碗后看见一幕笑喷,基因也太强大了!
跟娃“哭穷”好还是“炫富”好?父母这样谈钱,孩子将来财商更高
每个不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不肯放手的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