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不可能也不必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成为教师或助教,但须承担起最基本的责任--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非常精辟:“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都需要爸妈们帮孩子从小培养。

好习惯指什么?

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

所谓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指什么呢?

第一个层面的习惯是:行为方面的习惯

我们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我们是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们生下来就会的行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学习。

在我们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行为中,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靠后天培养和训练。我们把一种行为,教给孩子,然后让他反复练习,后来他就“学会”了此种行为。

时间一长,他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他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此时我们把该种行为命名为“习惯”:像吃饭、走路、睡觉、穿衣、说话、刷牙、洗澡、看书、接人待物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习惯。

第二个层面的习惯是:情感层面的习惯

我们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对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总要做出情感反应。我们对待每天接触的事物总是要做出是喜欢还是排拒的情感反应。

除了受自然本性影响外,就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对某一类事物固定的情感反应,那他就形成了习惯性模式。

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兴奋,他渴望战胜困难后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沮丧,他赶紧从困难处逃开以避免困难带给他的压力。

再比如,有的孩子,当他“给予”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当他能够给予别人帮助时,他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因而非常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当他“获得”的时候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他从获得别人的帮助或东西而感到快乐。

还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时候就快乐兴奋,他会不断搜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遇到“坏事”时候感到快乐和兴奋,他会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坏事情上来寻找快乐和兴奋。

第三个层面的习惯是:思考层面的习惯

人的思维习惯都是在童年形成的,优秀的人就是从小养成了卓越的思维习惯。然后,他就会不自觉地使用他的思维习惯去加工每天遇到的问题,从而决定自己如何对待的态度。

比如有的孩子养成了从“阳光”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却总是从“阴暗”的角度去看问题,他总能找到事情对他不利的一面。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却总能从别人或客观找原因。

还有,有的孩子,他总能从证明自己优秀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却总能从证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卑。

有的孩子,从小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试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却永远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永远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

幼儿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形成,父母、教师同时对他们提出了各种要求,教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等。

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指导,入园以后他们的行为又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教师。

因此,家长与教师言行对孩子的态度及自身素质,都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应该对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如幼儿在园进餐时,要求幼儿保持安静,如果教师大声与人交谈,幼儿也会边吃边聊,影响进餐。如果家长有挑食、剩饭的习惯,往往孩子也会存在相同的不良习惯,慢慢地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反之,则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如幼儿进餐时,我首先做到拿东西轻拿轻放,与幼儿交流时尽量使用手势、表情来暗示、鼓励,与幼儿达到一种默契,注意创造一种安静的气氛,幼儿专心愉快地进餐。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给孩子良好的、不可抗拒的影响,首先应创造感情交流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幼师怎样把班级日常管理的井井有条~
成人还是成才要看如何教育孩子
激励性言语对幼儿的促进作用
张健:做父母为何不轻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